第16章 宣武区遍地是流氓!

又是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苏杭终于送走了杨蜜,索性决定再去趟羊市口那边找玲花和曾毅,说起来从小富婆这边争取到的资金支持,其中有一部分是给玲花和曾毅准备的。

毕竟苏杭很清楚,这俩人手上确实是没有多少钱,只不过公交车还没来,自己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死党程刚哭着喊着要找自己。

没辙!

毕竟是真死党,可以说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好朋友,上辈子就是!

程刚蹬自行车,车链子都要冒烟了,见面就是一顿哀怨输出:“杭哥,我给你发了多少条信息了,你咋不给我回一个啊!”

苏杭站在跟程刚约好的拉面馆门口,瞧着他下车就一脸苦相的跟自己吐槽,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我这不是忙嘛!”

“你忙啥啊!忙着约李老师看电影?”程刚跟在苏杭后面进了拉面馆,俩人找了张桌子坐下,程刚一脸八卦的朝着苏杭挑起了大拇指:

“杭哥!你可真是牛逼,我算是服了你了!敢约李老师看电影,你可是整个十四中的第一人啊!”程刚跟苏杭不是同班,他在六班,显然也是听说了苏杭的光辉事迹:

“昨天你敢约李老师看电影,明天你是不是就敢约她那啥了?”

“别瞎扯!”苏杭耸了耸肩膀:“再说了,老师也是人,也需要关心和爱护,人家辛辛苦苦的给咱们上课,我就算真请她看电影又怎么了?”

“确实不怎么!不过我怎么听说李老师没同意,还给你轰出教室罚站了?”程刚挤了挤眼睛,开始拆台。

苏杭自然没啥不好意思的:“切,你不懂!虽然我被轰出了教室,但是肯定走进了她的内心深处,这个你信不信?”

“我信啊!我太信了!”程刚连连点头,一脸的心悦诚服:“我敢保证,她心里肯定是骂死你了!”

“打是疼骂是爱!”苏杭说话间,拉面馆的老板娘走了过来,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拉面馆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

基本上都是男老板在揉面,然后戴着头巾的老板娘在擦桌子,最后还有一个或者几个小孩子在写作业。

苏杭跟老板娘要了两碗拉面,随口还在跟程刚继续聊着,就听到程刚语气当中满满的都是惊骇:

“啥?你说你约了杨蜜看电影?”

“看了啊!昨天看的,欧美的爱情动作片!”苏杭耸了耸肩膀,说的是云淡风轻,和程刚这种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老大,你该不是要跟杨蜜约会吧?”

瞧着程刚这满眼的八卦之火,苏杭觉得还是有必要先保密一下,毕竟这家伙要是给传扬出去,杨蜜肯定会觉得非常尴尬:

“什么约会?我们这是在放学之后,开展一次放松身心的课外活动,这是为了我们两个能有更好的状态,来迎接期末考试,属于战略性合作伙伴,懂不?”

苏杭这话听的程刚直撇嘴:“不对!有古怪!你们昨天晚上看完电影,是不是去酒店开房了,战略性合作伙伴?我怎么听着这么不对劲儿呢!”

程刚两眼放光,这青葱的小脸隐隐透出了猥琐,别看现在大家还都是青少年,十六七的年纪,可该懂的事儿早就懂了,哪怕十四中的学风还算不错,可早恋也是禁而不绝。

甚至偷尝禁果的传闻也是时有发生!

不是都在说什么西城的美女、东城的汉,崇文的痞子满街窜,朝阳的花,丰台的草,通州的和尚满街跑。

还有什么海淀帅哥昌平的狼,宣武区遍地是流氓嘛!

眼下可不就是在宣武,现在还没并到西城区,程刚这小小年纪也已经继承了宣武的优良传统,猥琐的很:

“老大,我跟你说,我觉得你早就该破色戒了,有没有拿到first-blood!”

“你说你脑子里怎么都是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苏杭见老板娘端来了拉面,从筷子筒里取出筷子,搅合了一下面条:“你觉得我是这种随随便便的人吗?”

程刚也是跟着做出同样动作:“我觉得你那是没开始随便起来,你要是随便起来,绝对不是人了,说不定早就百人斩!”

这倒是实话!

毕竟苏杭在高二年级,或者在整个十四中,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作为田径体育特长生,现在已经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证书,算是校内短跑一哥。

而且长得高大帅气,不光搞体育,还在玩音乐,在学校里那是相当的受欢迎,只不过学习成绩方面有点儿难以恭维,属于吊车尾的存在。

可饶是如此,一点儿不夸张的讲,整个十四中,不知道有多少迷妹对他芳心暗许,只是苏杭还一直守身如玉罢了。

苏杭开始往嘴里扒拉面条,听程刚说完,马上对他嗤之以鼻:“啧!我觉得你就是鲁迅说的那种人!”

“哪种人?”程刚一头雾水。

“就是那种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歹直器,立刻想到那啥交,立刻就---”

“停停停!”程刚也不等苏杭说完,直接喊停:“别说了,我听不了这个,你要是再往下说,晚上我肯定又得跑马!”

“不是我说你!你现在都瘦成什么样儿了?”苏杭看了一眼程刚:“节制一点儿行不行?年少不知精珍贵,到老望那啥空流泪!”

“那啥?望那啥?”程刚显然没有get到其中内涵,马上开始不耻下问,苏杭嚼着嘴里的面条,三下两下咽了下去,这才再次开口:

“刚子!你想过以后吗?”

“什么以后?”程刚停下了进餐的动作,因为他发现苏杭看过来的眼神,好像挺认真,不像是在跟自己玩闹。

“就是你以后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面对苏杭这个问题,程刚也是认真的想了想,毕竟现在这个岁数还真没有想过什么未来,每天就是上课、训练还有玩儿。

“我还真没想过,杭哥,我跟你说,我记着我小时候抓周,不是能摆上不少东西嘛,说是抓到什么,就意味着长大了能干哪一行!”

苏杭自然知道这个抓周儿的习俗,小婴儿一周岁的时候,都会准备点儿算盘啊、书本啊、钱币啊还有印章什么的,围成一圈。

然后要是抓到算盘,当初就讲是能做个账房先生,现在就差不多说是搞金融的,要是抓到书本,当初讲的是教书先生,现在可以说是教授学者之类的。

反正都是能够跟职业关联上的说法,苏杭挑了挑眉:“说说,那你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