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汴梁来的时候,母亲汴晓还在做饭。
韩冬旭藏在卧室。
盘坐客厅饭桌前等待开饭的时候,魏汴梁能清晰的看到卧室门是开着的。
韩冬旭小小的病弱身躯就藏在床底下,孩子气的冲着他狡黠眨眼。
他举着纸条——我还没吃饭,你吃,多吃点。
无法想象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汴晓察觉到两个孩子时会怎样。
魏汴梁只觉得刺激又害怕,连坐姿都有些别扭,不断调整,心跳剧烈。
床底下的韩冬旭忍不住咳嗽。
厨房做饭的妈妈转头前,魏汴梁迅速接上咳嗽的节奏和发声,轻轻捂着嘴。
好可恶的小子啊。
让自己习惯应对各种猝不及防下的询问和突发状况。
为了调整适应,魏汴梁主动抱着那些战舰资料,缓缓靠近卧室。
他就站在门口,姿态虚弱,抬头盯着那些战舰模型。
门内韩冬旭还躲在床底下,压着声音,认真盯着魏汴梁,小声的嘟囔。
“我家很乱,经常来人。”
“你必须习惯各种意外。”
“所以!”
没等魏汴梁回应,韩冬旭忽然放开声音——“麻烦母亲把饭放到卧室吧,谢谢。”
这次用的是英语,他故意制造险境。
突兀的情况下,魏汴梁必须在短短几秒钟时间内迅速而自然的回应,以免穿帮。
韩冬旭刚才的英语,他根本听不懂,也没有时间反应。
现在没时间给他拿手机翻译,也没机会让他还原这句话的意思。
在韩冬旭发声之后,魏汴梁一双眼睛紧紧盯着母亲的动作,他开始平静,既然听不懂,那就通过动作观察,从而得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汴晓在炒菜做饭,这次拿了托盘。
托盘,这是要端到某个地方,一次性承载多种餐具。
可餐桌距离厨房很近,为什么要端?
上次来的时候,汴晓炸鸡腿只是用了餐盘。
说明这次使用托盘,不会放到餐桌,而是进行远距离多餐具移动。
房间只有客厅和卧室。
魏汴梁迅速转头,看向卧室。
那就是,端到卧室!
韩冬旭这个小子肯定说了类似的话。
让汴晓端过来吗?
魏汴梁开始温和卧室门口站着,等待饭菜。
汴晓在走过来的路上,魏汴梁娴熟自然的接过托盘,低着头。
面里腾腾的热气氤氲散开。
汴晓转身。
事情似乎就这样自然的结束了。
但卧室里的英语又突兀传来。
“有辣酱吗?浣熊妈妈。”
汴晓转身注视魏汴梁的时候,魏汴梁胸腔开始疯狂跳动,舌底大量分泌唾液。
这是紧张所产生的生理反应。
但他脸上几乎没有任何表情,平静而温和的笑着。
汴晓有些埋怨的开口,同样用的英语回应。
“少吃辣酱,你身体不好。”
魏汴梁听不懂什么意思,但他能从这位母亲的语调和语气中分析出来情绪。
像是担心,像是劝说。
通常母亲用这样的语气和孩子说话时,大概意思应该是告诉孩子,不要怎么样怎么样。
或者是告诉孩子,这样不好。
所以这个时候,孩子的正常反应应该是什么?
脑海中分析和判断只用了很短时间,魏汴梁流畅的放下餐盘,虚弱笑着点头。
并且主动张开手臂,感恩一样拥抱着母亲。
“谢谢。”
距离很近,汴晓或许会询问为什么声音从卧室里发出来。
也或许对方会质疑自己为什么不继续使用英语回应。
又或者对方会质疑自己为什么今天很突兀的接连两次与以往的习惯性动作不同。
但魏汴梁用肢体语言,拥抱,来展现母子之间的温情。
同样,也用这样的动作打消了母亲的各种疑惑。
果然,汴晓笑着,拍了拍孩子的脑袋,再度转身,回到厨房清洗餐具。
事情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趁着这个机会,魏汴梁端着托盘进了卧室。
托盘放到桌子上的时候,魏汴梁胸腔还在疯狂跳动,但脸上依旧平静,不露破绽。
韩冬旭一直在偷偷看着。
现在他压低声音,不断点头,虚弱的捂着嘴咳嗽,也饶有兴致的盯着小伙伴。
“我一直怀疑同龄人都很愚蠢,但你很有意思。”
“我不喜欢新的韩冬旭是个蠢货,见到事情就慌张,惶恐。”
“那太蠢了,不是吗?”
“而且你以后要做的事情,比这还要艰难,你必须习惯。”
韩冬旭满意,不吝夸奖。
从魏汴梁果断接过托盘,在卧室门口等待。
到魏汴梁明明听不懂母亲的教导,还能迅速反应,自然流畅的拥抱。
每一个动作,都代表魏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力极强。
他在几秒钟里权衡利弊,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夸奖没让魏汴梁得意,他只是在卧室胃口极好的吃饭,明显很适应这样的状态。
似乎刚才那近乎极限的突发状况和完美应变,已经过去了。
现在就是干饭!
韩冬旭托着下巴,他很羡慕看着魏汴梁的好胃口,他是真的在干饭。
快速适应一切,然后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