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展柜里的蓝宝石项链在射灯下折射出冰裂纹般的光晕,颜清欢站在展厅中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左手腕内侧的烫伤疤痕。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刻——“裂变之美“个人珠宝设计展的开幕日。
“颜小姐,凤凰周刊想请您谈谈这组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助理小林捧着媒体名单匆匆走来,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敲出急促的节奏。
清欢微微颔首,丝绸衬衫的立领随着她转头的动作掠过下颌。她走向采访区时瞥见展厅入口处的人群突然分流,一个穿深灰三件套西装的男人正弯腰签到时,钢笔在签到板上顿了顿。
“《涅槃》系列源于我对瓷器开片纹的痴迷。“她对着记者的话筒微笑,余光却看见那个高挑身影停在了她最得意的作品前——那是用碎钻拼接成冰裂纹理的铂金手镯,内侧藏着只有佩戴者能触摸到的凹凸铭文:破而后立。
“您似乎特别钟爱'不完美之美'?“女记者追问道。
清欢将一缕散落的黑发别到耳后,露出珍珠母贝镶嵌的耳钉。“就像宋代汝窑...“她的声音忽然凝滞,那个西装男人此刻正用手指虚空中描摹展柜里项链的曲线,修长食指与她设计图纸上的标注轨迹分毫不差。
酒会环节开始时,清欢在香槟塔旁第三次“偶遇“了他。男人举杯的姿势显出几分旧式文人的矜持,杯沿刻意低于她的杯口三分。“周慕云。“他自我介绍时喉结在丝质领带上方滑动,“在《艺术财经》负责收藏版块。“
“您对明代鎏金累丝工艺的现代演绎很精彩。“他说话时眼睛始终看着她的眉心,这种恰到好处的注视让清欢想起苏黎世美院那位从不逾矩的老教授。“特别是将传统花丝镶嵌解构重组的手法,让我想到毕加索的《公牛》系列。“
酒液在清欢喉间泛起微苦的甜,她突然意识到这是今晚第一个没夸她“将女性柔美与珠宝结合得精妙“的评论。当周慕云从西装内袋取出1992年绝版的《亚洲金工史》请她签名时,书页间飘落的银杏书签上,赫然是她两年前在行业杂志发表的小众论文标题。
“清欢!“林小满像只受惊的雀鸟撞进他们的谈话圈,亮片裙摆扫过周慕云的西裤。“抱歉打断你们,“她故意亮出手机屏幕,“工作室说保险柜的指纹锁又失灵了。“
周慕云后退半步的时机精准得令人舒适:“您先忙,期待下次...“他顿了顿,从侍应生托盘取过一支蓝紫色鸢尾花,轻轻横放在清欢的签名簿上,“...听您讲讲汝窑天青釉里的宇宙观。“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电梯门后,林小满才夸张地扇动手掌:“老天,这人身上香水浓度再高0.1%就构成性骚扰了。“
“他没用香水。“清欢不自觉地捻动鸢尾花茎,“是雪松和岩兰草的精油,混合了...“她突然住口,发现闺蜜正用做化学实验的眼神盯着自己。
“三句话让颜大设计师记住体味,这位周先生不简单啊。“小满夺过那本书哗啦啦翻动,“你看这里——“她指着扉页边角的咖啡渍,“正常人会在见女神前故意给藏书做旧?还有这个书签...“她对着灯光转动纸片,“油墨褪色程度和纸张氧化完全对不上,明显是人工做旧的。“
清欢望着展厅落地窗外渐沉的暮色,霓虹灯开始在玻璃上投映出扭曲的色块。周慕云刚才谈论花丝工艺时,左手无名指曾无意识地摩挲杯壁——那个部位有极淡的戒痕。
“帮我查查《艺术财经》有没有这号人物。“她最终将鸢尾花夹进日程本,花瓣在纸页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当晚十一点,清欢在工作室清点展品时,保安送来一个牛皮纸包裹。拆开层层防震泡沫,露出个汝窑天青釉的香器,釉面开片纹路与她设计稿上的裂纹走向惊人相似。便签卡上是瘦金体钢笔字:“见器如晤,碎瓷永志。慕云。“
她打开搜索引擎输入这个名字,首页弹出三小时前发布的艺术评论文章《裂变的永恒——评颜清欢的当代金工美学》,作者简介里周慕云的照片对着镜头微笑,领带结却系得有些歪斜,像是故意留出的破绽。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暴雨打在玻璃上蜿蜒如裂痕。清欢鬼使神差地拨通了便签上的电话,响铃三声后挂断。十秒后,手机屏幕亮起:
【猜到您今晚会盘点到《涅槃》系列第三展柜。保安说您工作室的灯总亮到凌晨两点,这对颈椎不好。PS:暴雨持续到周四,记得带那把墨绿色长柄伞——您3月16日ins照片里出现过】
清欢猛地转身环顾四周,落地窗倒影里只有自己惊惶的脸。雨声渐密时,她缓缓敲击屏幕:【怎么确定我会看ins?】
回复瞬间弹出:【因为您点赞过所有提及汝窑的帖子,包括我去年八月在故宫特展的打卡】
她锁屏的指尖微微发抖,这种被看透的感觉既危险又令人着迷。电脑突然弹出林小满的邮件:《艺术财经》编辑部确认有周慕云此人,但平时在纽约分部办公,上周刚调回亚洲区。
玻璃展柜反射出清欢嘴角不自觉的弧度,她没注意到邮件最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人事档案照片与本人存在约15%的面部特征差异,建议视频确认。
暴雨拍打窗户的声音渐渐化作某种奇特的韵律,像是碎瓷在风中碰撞。清欢将那个天青釉香器摆在设计台正中央,裂纹在台灯下蔓延成一道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