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别光喝,吃点花生米
- 谁说贫道这是万魂幡?
- 青衫剑隐
- 2058字
- 2025-03-31 10:16:10
耿介重新抽出一本道门典籍,这本书同样书皮已经泛黄,
这里面记载了几种法术天眼、望气术、遁地术……
其中记载的法术虽然不多,可是也看得耿介心中砰砰乱跳。
“这天眼之法可以透视,望气之术就可以观人身上的气运衰败,遁地术……这不就是土遁?”
耿介激动的咽了一下口水。
他首先选择了天眼的法术开始修行。
当然他是为了能够看穿妖魔的真身,绝不是为了透视。
修炼这天眼之法要心思纯净,一念不生,若被七情六欲所遮蔽,魂魄不清明,则无法练成。
耿介内存观想,运用一点灵光练为神识,练成天眼。
“修炼这天眼之法起码要一年入定的功夫。”
“不过我还年轻,沉下心来好好修炼即可。”
耿介并不是一个浮躁的人,相反,他做事情心很静。
他很快便开始按照天眼的法门修炼。
书上所讲内存观想,要先能入定。
而这个定可不只是指身体坐在那里不动,而是指心要定,不要心猿意马。
这点听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入定之后才能够生慧,渐渐的可以感受到体内的那一点儿灵光。
这入定的功夫起码要坚持一年,这还是根骨根基好的弟子。
耿介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他按照上面运行的法门,很快就定了下来,万念不生,心如明镜一般。
很快,他便看到眉心有一团亮光,起初只有米粒大小,后来逐渐变大,宛如鸡卵。
耿介运转功法,很快便炼成神识。
待他再次睁开眼的时候,眼中隐隐有一点清气。
“就这么练成天眼了?”耿介忍不住愕然。
刚才他入定后,很快就看到眉心的一点灵光,一直到练为神识都没有花太大的功夫。
耿介有些意外,
“难道……我是一个修道天才?”
他连忙取出方才那一本图册,这图册里面记载的内容大胆,每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
此时耿介隔着这封皮看了过去。
泛黄的书皮显得极为的正经。
很快,他眼前的画面一阵轻轻的抖动,忽然变得清晰起来。
耿介竟然能够直接看到其中的内容。
“成了!”
耿介眼前一亮。
可随后他便感觉一阵头晕脑胀,眼睛也酸酸的,想要流泪。
“虽然练成了天眼,可是刚刚修成,就这一下子,已经耗了许多法力,这法力微弱的有点儿感人。”
耿介脑海中浮现这个念头,只不过他依旧十分惊喜。
接下来只需要提升法力,这天眼岂不是便可以运用的愈发的成熟?
耿介打坐调息,一直修炼到了中午才感腹中饥饿。
他如今还做不到餐风饮露,不食五谷的境界。
“昨日饱餐一顿,今天却饥肠辘辘,这段时间五脏庙实在是太亏待它了,不如……去下馆子吃一顿!”
耿介眼前一亮,立刻起身穿上鞋子,披上道袍。
他来到铜镜之前,镜中的少年身材魁伟,眼睛明亮有神,气宇轩昂。
“这是修炼有成,神光内敛的标志。”
耿介很是满意,随后便关上道观的大门。
其实,道观的位置就在山脚下,香火稀疏,很是破败,也不怕贼惦记。
……………
耿介怀揣一两银子来到通城之中。
通城繁华,因靠着楚江的缘故,水运便利。
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车水马龙,
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与女伴出来相游的富家千金,贩夫走卒,佩戴刀剑的江湖草莽……
三教九流,好不热闹。
耿介来到一家小饭馆儿,点了几样酒菜。
偃月国的物价稳定,一钱银子就可以在大酒楼办上一桌酒席,何况这个小酒馆。
这间饭馆里面的客人几乎都已经坐满,小二搭着毛巾穿梭在各桌之间端茶倒水,
酒桌之上划拳谈论,好不热闹。
精致的酒菜很快便摆了上来,香气喷喷,让耿介忍不住食指大动。
小二上完菜陪着笑说道:“客官慢用。”
耿介点点头。
经过这番折腾,他的确饿极。
“道观位置实在是太偏僻了,来通城太不方便,需要一个坐骑,一会儿……得去买匹马。”
耿介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也没想过自己是否买得起。
他的心思很快就被饭菜吸引,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饭馆内十分热闹,最近来了不少读书人。
通城的文庙十分灵验,不少要赶考读书人都会来此地参拜,还有携家带口的。
耿介听到,这些士子高谈阔论,还有一些读书人在谈论诗词歌赋,倒是十分的热闹。
他所在的国家叫做偃月国,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只是有些地名相似。
“江南的花魁沈小仙这一次也要来通城了。”
“沈小仙姑娘精通音律,擅长吹箫,我曾受邀与她一见,真的是惊为天人!”
一个书生高谈阔论。
此言一出,顿时便有人目露羡慕之色。
花魁沈小仙名动江南,乃是不可多得的尤物,
不知受多少文人骚客的追捧。
“不知道这位花魁打一次茶围需要多少银子?”
“五十两银子。”
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一人抓起一把花生米儿。
“老兄,别光喝呀,多吃点儿。”
众人继续谈笑喝茶,没当回事,吹牛逼自然也是基本的操作。
耿介记住了这位花魁沈小仙的名字。
因为不仅是他们这一桌在谈论花魁沈小仙,其他的几桌也在谈论。
文庙庙会,花魁画坊,这是这段时间最热的两个话题了。
耿介酒足饭饱之后,溜达着来到马市上,上想要买一头坐骑作为代步之用。
有钱了,考虑买房买车,这很合理。
“老板,你们这儿最好的马多少钱?给我来上一匹。”耿介此时喝的脸上微红,豪气干云的说道。
老板眼前一亮连忙走上前来,
“客官好眼光,我们这里有一匹黄骠马,只售价二百两银子,价格优惠,这可是名种啊。”
耿介:“...........”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耿介心满意足的骑着一头青驴返回了太真观。
山道上,耿介一个人骑着青驴悠哉悠哉的。
“世人皆说神仙好,唯有钱财忘不了,还是骑驴好啊!”
耿介摇头晃脑,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