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起雅兴趁兴逛寺庙 获敌情组队去华容

羊角卫国队神出鬼没,他们昼伏夜出,往往在小鬼子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有如神兵天降,干一下就跑,他们的偷袭活动弄得小鬼子晕头转向,疲于奔命,就是阵风挺进队也没能捕捉到羊角卫国队的踪迹。

卫国队仍然是炸碉堡、扒铁轨、炸桥梁、打补给站、割电线、攻据点,如此又活动了三个月,羊角卫国队离开汨罗已经差不多半年了,二赖子觉得差不多了,决定回汨罗。

当然他们并不单纯是赶路,反正离过年还有个把月,也不急于赶路,遇到可以下手的机会仍然不放过,他们打小鬼子赶路两不误。

走着走着就到了新墙河。

到了新墙河,见大家都有点疲劳,又见没什么危险了,就隐蔽在新墙河北岸的山上睡了一觉。

睡到第二天中午,绕开小鬼子渡过了新墙河,嫌麻烦又绕开沿路的国军,就往汨罗赶。

在桃林寺休息时,远远看到桃林寺,就想进去看一看。

二赖子是个武者,也可以说是个军人,但他还有文化人的特质,寺庙里的对联、诗词、绘画、雕塑甚至建筑等他都感兴趣,只要遇到了,他都想看一看。

记得那年去新墙河路过时就想进去看一看,可那时着急赶着去新墙河,所以就没进去。

二赖子猎奇心重,现在难得浮沉半日闲,二赖子就不想放过这机会。

二赖子对大家说:“大家想不想看看桃林寺?”

队员们一听是去逛一座庙,大都提不起兴趣。

一来是这些日子劳碌奔波,二来是大家的猎奇心没有二赖子重,再者大家的文化不是很高,没有二赖子那种雅兴,因而除了姚梦琪,竟无人响应。

雷子说:“一座庙有什么看头。”

赵炼石说:“还不如回去睡觉。”

欧阳昱说:“赖子,你要看你就去看,我们就先回去了。”

周志远说:“赖子,你不累吗?”

雷子笑道:“赖子是铁打的。”

曹子建说:“赖子,大家都累了,你和琪妹妹去吧,我们就回去了,只是你们也要快点回来,别让我们担心。”

二赖子说:“那好吧,你们先走,我们看看就回,说不定还能赶上你们。”

曹子建说:“那我们就走了。”

二赖子说:“走吧,回去好好休息。”

赵炼石做了个怪相打趣二赖子:“可惜母夜叉没在,要不然左拥右抱,一龙二凤,赖子你就风光了。”

二赖子骂道:“臭麻子找打!”作势要打赵炼石,赵炼石嘻嘻哈哈跑了。

二赖子就对姚梦琪说:“我们也走吧。”

越过一片田畴,上得山来,远远望去,占地面积甚大,怕有三十多亩。

寺门上方是颜体竖写的“灵济寺”三个字,环字为云腾龙跃蓝色堆画。

姚梦琪问二赖子:“哥,你不是说是桃林寺吗,为何这里下的是灵济寺?”

二赖子说:“桃林寺本名灵济寺,建于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相传为少林寺八大分寺之一,因庙后种有数亩桃树又被叫做桃林寺。”

姚梦琪又说:“少林寺里大都是武僧,不知这里的和尚是不是也会武功。”

二赖子说:“桃林寺的和尚也大都是武功高强的武僧,全盛时有一百二十个和尚,有铜包头短棍八十余根,说其中的主持和尚武功尤其高,能飞檐走壁,运起功来能将下体缩进腹内,能承受铁棒的击打。”

姚梦琪问:“哥,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赖子说:“我是小时候听父亲和爷爷说的。”

两人站在庙外看了好一阵,越看越觉得恢宏。

走了进去,进身很深,两边都有跑马楼,主殿为敞三间四进。

刚走进寺门,二赖子就看到迎面站立的是威风凛凛的赤面关公塑像,高约4米,手持青龙偃月刀,衬以头侧是一块竖匾,上书:你来了,莫瞒我。两旁抱围大柱上挂着金字对联:

先武穆而神,大宁千古,大汉千古;

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二赖子对关公甚是敬佩,觉得这是个很讲仁义的英雄,因而添了一炷香,单膝跪下在关公面前打了一拱手。

二进供奉着盘腿于金刚座的石刻佛祖,高约3米,满脸笑容可掬,其联云:

佛在我心,看得穿大千世界;

胸无他念,方可入不二法门。

姚梦琪一见是佛祖,也上了一炷香,跪在地上,双掌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她是在祈祷佛祖保佑二赖子一生平安。

三进正中莲台上坐的是观世音菩萨,面容丰润、慈祥,两肩下垂,躯干微微前倾,仪态端庄,似动非动。其神龛宝壁柱上挂着好几副对联,其中一幅较短的是:

愿如佛手双垂下,

摸得人心一样平。

姚梦琪看到观音菩萨赶紧上了一炷香,跪在观音菩萨面前,求菩萨保佑她的心愿得偿。

她是求观音菩萨保佑她能与二赖子百年好合。

四进供着一尊手握书卷的文昌帝君像,儒雅斯文,目微暝,蓄髭须,宝象端庄严肃。身边楹联写着:

名利让人忙,不俗即仙骨;

乾坤容我静,多情即道心。

二赖子不谙佛道,也就没拜。

二赖子环视庙内,见上下四进挨墙站着形态不一的十八罗汉,墙壁不是镶嵌着佛像,就是垂挂着佛画,佛画都是佛经里的故事。

还有就是匾额,其中一幅匾额上书诗一首:

林外风如醉,欺花片片颠。

飞英恋碧水,流到寺门前。

标题为《桃林山》,署名是清举人周嘉湘。

庙中鼎内香烟缭绕,想是因桃林寺所处之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香火常年旺盛。

看地上坐着一群和尚,一个穿大红袈裟的老和尚敲着木鱼哼唱着,带着打坐在下面的那群和尚在念经做功课。

看到这些和尚,二赖子就想起了傻子和尚,心里就无限怀念。

逛完了庙宇,费了大半天时间,捐了点香火钱,又去后山看了看那桃林,虽然有好几亩,冬天里却都是光秃秃的枝丫,若是桃花盛开季节,那定然是美不胜收。

姚梦琪摸着肚子说:“哥,我肚子饿。”

二赖子笑道:“那吃饭去吧,就不知桃林街上有不有饭店。”

两人就往桃林街上走,姚梦琪说:“要是没饭店怎么办?”

二赖子说:“这倒不怕,随便找一家人家,给两块光洋,还怕没饭吃。”

两人说着话就来到桃林街上。

街道不长,倒也有几家店铺,无非是南货店、百货店、杂货店之类的。

在街的尽头,却有几家煮饭铺。

进了一家吴记煮饭铺,二赖子问道:“请问有吃的吗?”

老板连忙说:“我们是煮饭铺,当然有吃的,两位要吃点什么?”

二赖子笑道:“尽好的来,也不要多,三个菜就行。”

一会菜就上来了,一只清蒸鸡,一碗炒腊肉,一碗清蒸鱼,全是荤菜。

吃饭时老板问:“两位应该是走亲戚的吧,怎么不去亲戚家吃却进了饭铺?”

二赖子一边吃一边笑道:“我们是出来玩的。”

老板说:“我们桃林没什么地方好玩呀?”

二赖子说:“你们桃林寺就是个好地方。”

老板说:“如果桃林寺算得上是个好地方,那还有一座庙也跟桃林寺差不多,也很大。”

二赖子问:“那是什么庙?”

老板说:“杨爷庙。”

二赖子问:“杨爷庙,有桃林寺好吗?”

老板笑道:“差不多吧。”

二赖子说:“那得去看看。”

吃过了饭,付了钱,向老板问清了地方,两人就往杨爷庙而去。

到了杨爷庙,两人立在庙外,见庙宇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甚是巍峨。

庙宇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杨爷庙”三个鎏金大字,庙宇的墙上书有“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字,心里就细细揣摩那字的书法。

姚梦琪问:“哥,这杨爷庙是祭祀谁的庙?”

二赖子想了想,历史上书文里关于姓杨的名人里杨坚、杨洪、杨文广是皇帝,杨秀清是太平军的、杨幺是洞庭湖的起义首领,再就是杨家将里的杨业、杨再兴、杨延昭等,估计也就只有杨六郎杨延昭值得祭祀,就说:“这也许就是祭祀杨家将杨延昭的吧。”

姚梦琪点点头,说道:“哥说得有道理。”

两人走进庙宇,抬头只见头顶的楼板很低,也就高过头,还以为是楼,可走到空地里回头一看,才知道并不是楼,而是一个大戏台,戏台前是一块很空旷的空地,显然是供观众看戏的场地。

站在空地里,二赖子见戏台的台柱上挂着同样是鎏金的楹联。

上联是:演尽世上熙来攘往忠奸事;

下联是:勘破人间古往今来是非因。

二赖子仍然揣摩这楹联的含义和书法,觉得这幅楹联的书法很是不错,楹联的内容也很贴切,还含有点禅理。

揣摩了一阵,带着姚梦琪往里走,见庙宇两旁都是游廊,一头连到戏台,显然也是供观众看戏的。

游廊另一头连着大殿,走过空地,沿着台阶走进大殿,挨着后墙是一座硕大的神龛,神龛上站立着一尊持枪的将军雕像,二赖子一看,果然是是杨延昭的雕像。

神龛边一个老和尚盘坐在蒲团上闭着眼睛敲着木鱼在念经,口里像是含了腌萝卜,听不清他念的什么。

神龛前的铁罄里香烟缭绕,神龛两旁也悬挂着一副鎏金楹联。

上联是:侠肝义胆报国全凭忠良将;

下联是:金戈铁马御侮还看杨延昭。

二赖子说:“小妹你看过《杨家将》这本书没有?”

姚梦琪说:“我看过,在雪峰山时,二师父的藏书里就有《杨家将》。杨家将一门忠烈,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是居功至伟。可是除了杨五郎杨延德和杨六郎杨延昭,大都死得很惨,杨大郎替主一命丧,杨二郎短剑把命伤,杨三郎马踏如泥浆,杨四郎失落番邦,杨五郎出家当和尚,杨七郎乱箭穿心亡。”

二赖子对姚梦琪说:“是呀,他们精忠报国,堪称我辈楷模。六郎杨延昭是抗辽名将,他号令严明,体恤下属,英勇善战,现今日寇横行,蹂躏百姓,我辈当效法岳武穆、杨延昭,不赶走日寇,誓死不休!”

姚梦琪扬起脸看着二赖子那张因激愤而微微泛红的俊脸,柔声道:“哥哥说得对,小妹一定紧随哥哥,痛杀小鬼子!”

二赖子看着姚梦琪,怜惜地说:“小妹,你跟着哥哥吃苦了。”

姚梦琪道:“只要能跟着哥哥,跟着哥哥杀小鬼子,小妹就不苦。”

二赖子柔声道:“你是巾帼英雄,女中丈夫,要是我们中国女人也都像你一样,何愁赶不跑小鬼子。”

听二赖子夸奖他,姚梦琪脸色红了红,说道:“小妹哪是什么英雄。”

二赖子看着姚梦琪说道:“我说的是实话,天下有几个女子比得上你。”

姚梦琪涨红了脸,说道:“哥,你别说了,小妹怪不好意思的。”

二赖子拉着姚梦琪给杨六郎上了香,跪拜了,又站在神像前瞻仰了好一阵杨延昭的雕像。

杨爷庙内除了杨延昭的雕像外,再没有其他雕像,但大殿四面墙上画着许多壁画,人物都是和尚,许是佛家的故事。

也给杨爷庙捐了一笔香火钱,两人就回到了毛栗屋场。

休息了几天,护村团又投入紧张的训练。

过年训练停止了半个月,元宵一过,训练重又开始。

二赖子之所以如此狠抓训练,是因为湘阴籍的队员还有一些人的军事素质他还看不过眼,因此他亲自抓这些人的训练。

尤其是对李顺清和万建勋,那可以说是无比残酷。

万建勋是心甘情愿被他折磨,他是本着把本事练好了就能上战场杀小鬼子目的。

李顺清却心有不甘,总觉得二赖子这是军阀作风。

二赖子不管他如何想,他越有情绪他要求得越严,二赖子不想他掉队。

这样又练了差不多半年,那些湘阴籍的队员的军事素质可能是悟性问题,虽有所提高,但还是不能达到二赖子的要求。

李顺清和万建勋虽然进步很大,但最多也只能对付一两个小鬼子。

小诸葛从湘鄂边特委回来了。小诸葛原是湘北支队的侦察员,他利用收荒货掩护身份,既侦察敌情,也来往于湖南江西,担任湘鄂边特委与羊角卫国队的联络员。

这是个黑瘦汉子,一看就知道精明强干,二赖子给他倒了一杯水,送到他手上,笑道:“小诸葛同志,辛苦了。”

小诸葛笑道:“我听周队长说了,我就奇怪,这么多年我的身份都没被人识破,那次如何就被你识破了?好在你是自己人,要不就坏事了。”

二赖子笑道:“纯属偶然,纯属偶然。”

小诸葛喝干水,抹了一把嘴巴,说:“上级来指示了,有情报显示,因为长江流域有一段区段掌控在国军手里,致使小鬼子的水上交通运输不畅,小鬼子已经在鄂西发动攻势,其战略意图,一方面企图打开通往重庆的门户,给国民政府施压,逼其投降;另一方面,企图打通水上运输线,占领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地区,以保证后期的补充供给。为达此目的,小鬼子调集其在华中地区的数万主力部队,西进南攻,向该区域的中国军队发动了猖狂进攻。小鬼子第40师团已经从岳阳直插华容,3月10日,湖南北大门华容失守。为阻止日军南下攻势,配合鄂西会战,第九战区决定3月下旬发动全面反攻,73军暂5师奉命参加对华容、藕池口一带的日军进行反击作战。上级要求我们进入华容,灵活机动地配合国军,粉碎小鬼子的阴谋。”

二赖子说:“既然鄂西会战包括了华容,那我们去华容好了。”

二赖子估计,原湘北支队的队员们跟小鬼子对阵,至少一对一应该没问题,何况个别的甚至可以对付两个到三个。

但二赖子还是准备只从中挑选一些参加鄂西会战,毕竟他们的军事素质还不是很过硬。

二赖子说:“参加鄂西会战不必全部都去,组建一个小分队就行了。”

李顺清说:“这怎么行呢?我们执行上级指示得不折不扣。”

二赖子说:“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上级不了解我们的具体情况,而且我们队员的军事素质还有待提高,就这样都去,岂不是送死?我们打配合只能是在运动中打游击,这在《论持久战》中说得清清楚楚,所以我们只要挑选一些精兵强将就可以了。”

李顺清说:“打小鬼子怎么能怕死呢!”

二赖子瞪了李顺清一眼:“不怕死也不能送死,当队长就得对队员们的生命负责,就这样决定了!”

曹子建对李顺清说:“打仗的事我们听赖子的没错。”

曹子建是老革命,见曹子建这么说,李顺清这才没再做声。

二赖子说:“我们孤零零的一支队伍不适合打大仗,只适合打游击,我的意见是组建一个五十人的小分队就行了,留在家里的继续训练,这样,打小鬼子和训练两不误。”

周志远说:“这次有可能不光是打游击,五十人太少了吧?”

二赖子笑道:“兵不在多而在精,我们五十个人可以抵得上一个连甚至一个营,你说少不少?”

李顺清不相信,李顺清严肃地说:“这可开不得玩笑!”

二赖子横了他一眼,说道:“我像在开玩笑吗?”

周志远在敌后打了一段时间的游击,对羊角卫国队的战斗力毫不怀疑,就说:“老李,赖子没有夸张。”

曹子建打圆场,笑问二赖子:“那你怎么安排?”

二赖子说:“文学家、老周我们一起去,家里的训练还由老李负责。”

李顺清说:“怎么又只留下我?”

二赖子说:“老李,一则训练很重要,需要下大力气,二来你的技战术的确还不行,还得加强训练,所以不能去。”

周志远说:“我觉得赖子说得有道理,我看就这样吧。”

李顺清觉得二赖子藐视了自己,还想说什么,二赖子却转身走了。

周志远笑对李顺清说:“他这个人霸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但他这是为你好,你可不能跟他怄气哦!”

李顺清说:“为工作我怄什么气。”

羊角卫国队排列在屋场牌楼前的空地里纹丝不动,神情里都透着坚毅。

二赖子面容严肃地说:“现在唱《羊角卫国队之歌》,预备——起!”

二赖子决定以后羊角卫国队出征不做战前动员,但一定要高唱《羊角卫国队之歌》,这样就能激励队员们的战斗激情。

全场四百多人异口同声高唱起《羊角卫国队队歌》来,慷慨激昂的声音响遏行云直冲霄汉。

刚唱完,二赖子举着拳头高喊:“卫国队——”

队员们举着拳头高呼:“打鬼子!”

二赖子手一挥,大喊一声:“出发!”

小分队在李顺清等护村团的目送下向着华容进发。

从汨罗出来一直往西北方向走,第二天就到了华容地界。

二赖子对华容实地并不熟悉,但这难不倒他,这些年来转战南北哪一个地方他都不熟悉,但他照样打了那么多的大仗、硬仗、恶仗。

晚上找了一处隐蔽的山林露宿。

天一亮,二赖子对曹子建、周志远说:“我出去侦察一下,你们带着队伍就在这里隐蔽,要注意警戒。”

周志远和欧阳昱争着要去,二赖子说:“还是我去吧,我得借此熟悉一下地形。”

二赖子和姚梦琪两人相挽着向前走去。

胳膊肘就不时撞击着姚梦琪的胸,二赖子的心怦怦跳着,脸上也不禁发热起来。

也怪不得二赖子有这样的感觉,二赖子十八岁从雪峰山下山到现在已经六个年头了,他已经由那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长成了二十四岁的大小伙子,而姚梦琪呢?也已经是二十二岁的大姑娘了。要不是为了抗日打小鬼子,他们早就成家生孩子了。

一个声音在二赖子心底叫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二赖子正想着看看有没有隐蔽的地方,两人躲藏着好好亲热一番,一个声音却在他耳边喊:“温柔乡是英雄冢,你身负师命,日寇未灭,岂可任意胡为!”

感觉到心底里的躁动,二赖子一甩脑袋,心道:“我这是怎么啦?”就在心里默念岳飞的《满江红》,借以压下心底的那股躁动。

慢慢地,心里就清明起来。

一路走去,二赖子感觉华容的地形与湖南的其他地方很不一样,湖南多丘陵,而华容竟大多是平原。

这样的地形对装备低劣的国军来说很不利,这样的地形却很利于小鬼子的机械化作战。

二赖子没来过华容但他知道华容,是读《三国演义》时其中诸葛亮智算华容的章节让他知道的,但那时候他还小,不知道华容就在湖南,而且离汨罗也不过一百几十里。

怎么一路都没看到小鬼子呢?小鬼子的40师团明明已经挺进华容,他们往南可以进攻常德,往北可以夹击长江的防守国军,难道小鬼子都往北去了?

但打仗不能凭猜测,第40师团即使是去了鄂西,二赖子也不打算跟去,如果华容境内有小鬼子,又何必舍近求远。

二赖子带着姚梦琪一路走一路打听,但没有摸到有用的情报。

远远看到一个屋场,二赖子对姚梦琪说:“我们去前面屋场讨口水喝,顺便打听一下情况。”

姚梦琪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