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城市环境中构造建筑,成就卓著。现在,智人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城市”物种(或者可以叫作Homo sapiens urbanus,智人城市人),因为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中。为了让考古学家更好地了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生活,我们需要将夜晚这一时间因素带入考量的范畴。夜晚时光曾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关键时刻,也继续对人类福祉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夜晚,我们对过去的解释终究只会是片面的,对过去的理解也只会是残缺的。夜间活动构建了城市居民的白天和黑夜,为黑暗时光而筹谋准备是建筑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些聚落,如提瓦纳库和查科峡谷都是根据夜晚进行规划而形成的。某些星座对这些地方的布局、设计和导航有重大影响。黑暗拓宽了超自然的领域。夜晚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神圣的,无论他们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有些仪式专门针对夜晚,并且只在夜幕降临之后才会举行。夜晚的力量无可置疑。古典时期玛雅的统治者精心安排自己的登基时间,使之与不祥的月相吻合,以此加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在黑夜这张大幕前上演的政治剧目充满了戏剧意味。

城市的建筑、基础设施、地貌和文物反映了夜晚因素,这已是文化天文学家充分研究后确认的事实(Aveni 2008)。那些城市规划者需要从夜间视角考虑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以确保城市在黑暗时段里安全无虞、功能完备。一些人喜欢在夜间工作,例如天文学家、面包师和维修工人。一些人依靠黑暗以掩盖或助力他们的活动,例如巫师;而其余的人则依靠人工照明照亮夜晚,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关于夜晚和黑暗在新兴的复杂社会和城市化中的作用,考古学家们的研究还未经完善,其理论化程度并不高,正如城市每天都要经历24小时的生活节奏,同样应当纳入针对夜晚的研究中。通过结合黑暗的不同维度,本书中的各个章节所属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场所、实物还有表现,黑夜和白天都呈现出了不平等的现象。城市夜间的生活节奏曾受到无数事物的影响,它们刚刚开始获得认可和欣赏。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考古学家和其他研究人员从事对夜晚的研究,将24小时这一维度纳入到研究的惯例中,并将黎明和黄昏视为关键的阈限时刻。这些时刻在我们祖先的生活中意义重大,在现代也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研究这些时刻的旅程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