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先献传国玺
- 三国:从背锅仓官到三造炎汉
- 守感十足张张包
- 2361字
- 2025-05-12 20:46:17
自打王垕跟上刘备以后,他就言称自己也在衣带诏后,签了义书,准备以粮官身份,刺杀曹操。
只是自己见刘备出征,且董承将军此事筹备不严,故准备另投明主,以效汉室。
一路上,王垕将自己破寿春、智断夺鸡案、偷杀杨家兄弟的事也一一告知。
刘备这才“哎呀”慨叹,自己在许都许多日,除了种菜便是听一些城中轶事。
王垕此类义举在郭嘉的推波助澜下,传播极快,对于其名声增益许多。
刘备自然也有耳闻,他急忙紧握王垕的手,激动地说:“久闻公之义名,近之得见,还望先生多多指教。”
王垕感受着大手带来的温度,虎口的茧子、伤口横纵交叠的手掌,他用力点头:“当万死不辞。”
二人身后,关张二人正圆瞪双目,颇有不服气。
“二哥,这半路来的野人,到底有什么能耐,怎的大哥就如此相待!”张飞颇有不满,但碍于大哥的面子,始终无法发作。
“不知,只是一路艰辛,就当与大哥寻了个说话的伴吧。”关羽一抹胸前长髯,就又左右看着,摸排沿路的危险起来。
轰隆隆……
身后尘烟四起。
刘备轻拍王垕手背,示意让他安心后,回头向关张说道:“定是曹兵追来了。”
王垕自然知道后续发展,但仍有担心事有所变,便建言道:“多半是曹操帐下许褚,此人既然能追赶上,必然带兵不多,不如就地下寨,佯作休养。
并叫关张二人侍候左右,只待其进营传丞相口令,君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言,叫其回许都禀复。待其回去,若再来追赶赶,仍不及也。”
话音刚落,刘备已经欣喜不已,又一次双手抓住王垕,欢喜道:“先生如此大智,忒知我心意,二弟三弟,快依先生所言,传令就地扎寨。”
随后,王垕隐匿身形在帐后,看着面前刘备坐在正中,关张各执兵器立于两边,三言两语将许褚打发,领兵回程后。
这才从帐后显出。
张飞十分诧异,直言问道:“大哥何故知道这许褚不动刀兵,就肯返程?”
刘备笑而不语,只是看向王垕。
王垕知道这是给他机会在二人面前证明自己,便清了清喉咙,解释道:
“玄德公此次师出有名,且无反义,如何兴大军来赶。况且玄德公行军如此之快,若想追赶只能轻骑快马,赶上了也无战力。更何况,还有二位神武之人护卫左右,纵是许褚,也无可奈何。”
关张二人听完王垕解释,又将自己无形中捧高,自然乐得,互视一眼后便仰头大笑。
一路无碍,直到看到徐州城渐渐出现在视线内,王垕低声在刘备耳边说道:
“此城乃四战之地,周围虎狼环伺,只可暂时居身身。愿公尽早早积蓄兵马,趁早往西而去,并荆州以图天下。”
对于此番说辞,王垕也酝酿了许久,因为以他的办法,其实也可以建议刘备暂投袁绍,毕竟袁绍也就几年的活头。
若是熬到他死,袁尚、袁谭跟积蓄三年的刘备相比,完全不在话下。
只是那太憋屈了,在一个优柔寡断,毫不团结的阵营中,王垕担心众人的理想被磨灭。
当然,他还有另一个原因——他还有一个蜀汉的梦要去圆,他要把所有的意难平都找回来。
他要去寻卧龙,去留下徐庶,去救下庞统,去保住关羽,去攻汉中,去北伐……
他要做的事有很多,很多……
王垕摆了摆头,将乱七八糟的念头赶跑。
随后他又探头到刘备耳旁,悄悄把徐州以后的事一一说了。
……
……
初来一月,刘备一行人没做其他行动,只是每日安抚流民,训练军队。
在军队中,刘备按照王垕的建议,每日都到校场亲自操练,同时奖罚分明,对于表现优异的以伍为组进行奖励。
至于这个安排,王垕本意是为刘备留下一些独属自己的亲兵,以免之后的逃命过程中,士兵们全部倒戈向曹操。
毕竟,以后还有一段日子要逃命呢。
此时,王垕跟随着刘备正一如既往的查看军营,有探子回城来报:“城外道上有大军经过,上有袁术的‘仲’字国旗。”
刘备即刻点兵,便将五万兵士分了关羽、张飞、朱灵、路昭五万大军,分五路包围。
正如原著所说,张飞与纪灵正面相迎,斗了不过十合,张飞就将纪灵刺于马下。
随后袁术引兵与刘备居中对垒,袁术在门旗下辱骂刘备:“织席贩履之辈。”结果玄德暂退,左右两路军一同杀出,将袁术一军杀的尸横遍野。
逃亡的袁术又被嵩山雷薄、陈兰劫去钱粮草料。
想要返回寿春,又被强盗偷袭,只能暂住于江亭,最终因为饭粗粝,无法下咽,想要蜜水却无法如愿,最终吐血而死。
时间刚好与原著时间点重叠,是建安四年,公元199年6月。
听闻探报关于袁术的死讯,王垕急忙与刘备求拨了两千兵马,便出城而去。
刘备心中似有所感,但也只是轻轻拍了拍王垕的肩膀。
语重心长地道了一句:“先生一路小心。”
随后便令云长点了两千兵马任其领了出城而去。
自己则是留在城中,将袁术已死的事写了奏表,委托朱灵、路昭回许都复命去了。随后留下兵马,每日继续安抚流民,扩张军队。
……
又是一夜,王垕一行人星夜赶往去庐江的必经之路,寻了一处偏僻路口,众人已经埋伏起来。
此行王垕只有一个目的,在此等候袁术的侄子袁胤,要抢在徐璆之前,将传国玉玺抢过来,为之后季汉的正统加个筹码。
此刻他正是领着袁术的灵柩及妻子赶赴庐江,其中还有王垕准备献给炎汉的第一个大礼——传国玉玺。
这一埋伏就是两夜,期间众人只是饮露水,啃草叶,却始终无一怨言。
正是在刘备的重赏下,成功将一万余兵士养成了自己的亲兵,而此行的两千人,正是刘备亲自拨选的精中之精!
“先生~有人来了。”一个脸上用青绿汁液涂抹成迷彩的探子悄声禀报。
这迷彩正是王垕的主意,目的则是增加隐蔽性。
王垕轻轻颔首,随后右手钻拳悬在空中。
坡下,一队人马神色疲惫,马车上则草草地用柴草将灵柩隐藏。
正是袁胤!
等到一行人行至正中,首尾再不能相顾,王垕右手猛地向下一挥,山上瞬间喊杀声四起。
山下人马杂乱,再也没有抵抗能力,只能像是被杀鸡一般,再无逃路。
……
……
徐州城,刘备瞳孔微缩,看着王垕手中捧着的锦盒,却不敢打开。
刘备低声说道:“此物当归汉室,非备一人所有。”
王垕见刘备迟迟未做决定,也就只得僭越起身,不由分说将其放入刘备身旁——他提早帮着准备的玉匣中,大小刚刚好。
“王垕在下,愿随皇叔再造炎汉!”
徐州城,刘备府邸。
王垕说出了那句积蓄许久且“大逆不道”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