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诗人笔下的温暖与期盼

  • 素时锦念
  • 陈陈
  • 998字
  • 2025-04-08 10:33:53

万物还在冬的怀抱里沉沉睡着。可是,有一个日子,却是那么不同,它欣欣然张开了眼,你就仿佛闻得出每一缕空气中,都流动着兴奋的味道。这个日子便叫“小年”。

小年,一个充满温馨和喜庆的节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对它情有独钟,多少美好的愿望从此开始,多少隽永的好诗在此催发。透过浩若烟海的小年诗词,我们读到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在诗词中品味小年,也别有一番意趣。他们用诗篇描绘着小年的欢乐与祥和,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小年到,喜气洋,张灯结彩迎新忙。扫尘土,祭灶王,欢天喜地纳吉祥。糖瓜粘,满嘴香,家家户户祈安康……”《小年》这首诗展现了人们在这一天的欢乐和忙碌。扫尘土、祭灶王、贴春联等传统风俗,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糖瓜的香甜和人们的欢笑,也体现了小年的欢乐祥和。

明朝林光《小年二首其一》中写道:“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数九晴看柳,书空仰羡鸢。此身吾自有,富贵乃浮烟。”这首诗写出了明朝中期北京过小年的盛大光景。此时明朝进入繁荣鼎盛的时期,祖籍广东的林光在北京过小年,冷是冷了点,但是京城那种热闹祥和的氛围,也打动了他吧。

元朝范梈的《小年日,仍宿北山》中写道:“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这是一首写在小年夜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眼看小年又至,作者却因为连绵的雨天,被困在北山小店。看到儿童们欢乐、灯烛亮堂的景象,在这遥远的异乡思念起亲人不能入眠,那种思乡的情感喷涌而出。阅读诗句,能体会到作者郁闷的心境。小年,家人期盼的是远方的游子平安回家。

宋代周紫芝在《腊月二十三郡厅祷雪》中写道:“半昏灯火宿斋房,惊见梅梢破蜡黄。夜静月斜帘不卷,步虚声里得花香。”温馨小年夜,灯火明亮,腊梅待放。夜深人静时不卷帘,那花香悠然弥漫。诗中一字不提小年夜,却是写小年夜诗中的精品。赏花赏月,嗅得花香,再多的前尘往事也会安放在心灵深处,慢慢回味……

古诗中的小年,是对过往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是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它们传递了一种温馨、美好的情感,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在这个小年,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笔下的温暖与期盼。无论是南方的小年,还是北方的小年,人们都有着热切盼归的思乡心情。如今交通方便,传承下来的思乡情却是不变的。在诗中品味小年,内心也在感叹:过年,回家是幸福的礼物,幸福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