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府

《職方典》第一百五十一卷

宣化府部彙考三

宣化府城池考

本府(宣化縣附郭)

宣化府城池 本元宣德府城。明洪武二十七年,谷王命所司展築,周圍二十四里有奇,門七,東曰安定,西曰泰新,南曰昌平、曰宣德、曰承安,北曰廣靈、曰高遠。後止留四門,其宣德、承安、高遠並窒之。宣德初,永寧伯譚廣來鎮,增建城樓、角樓各四、鋪宇百七十二間。正統庚申,都御史羅亨信疏請磚石包甃,至丙寅秋九月工始完,其城厚四丈五尺,址甃石三層,餘用磚砌,至垛口高二丈八尺,雉堞崇七尺,通高三丈有五尺,面闊則减基之一丈七尺;四門之外各環以瓮城,甃砌如正城之法;瓮城之外又築墻、作門,設釣橋,遇警則起,以絕奸路;隍塹淺狹,尚有待於浚滌。復即城東偏之中築重臺,建高樓七間,崇四丈七尺餘五寸,深四丈五尺,廣則加深二丈五尺五寸焉,上置鼓角、漏刻以司昏曉晝夜十二時之節,俾人知警動,而不懈於經理。其檐二級,南扁曰鎮朔、北扁曰麗譙。隆慶二年,加修,後築城外四圍土垣,復修四瓮城樓,制四面垛口。皇清康熙十五年,重修。三十八年,補修。四十六年,又重修。

外州縣(按赤城縣即赤城堡;萬全縣即萬全右衛;龍門縣即龍門衛;懷來縣即懷來衛;蔚縣即蔚州衛;西寧縣即順聖西城;懷安縣即懷安衛。以上七縣俱無志,今悉依各堡衛城池舊制。)

赤城縣城池 高二丈九尺,周圍三里一百四十八步,城樓二,角樓四,城鋪十四,門二,東曰崇寧、南曰大定。明宣德間陽武侯薛祿,景泰初都督楊洪修甃。

萬全縣城池 高三丈五尺,方六里三十步,城樓、角樓四,城鋪三十二;門二,南曰文化、北曰德勝;南一關。明洪武二十六年,磚石包甃。

龍門縣城池 高二丈五尺,方四里五十三步,城樓二,角樓四,城鋪二十六;門二,南曰迎恩、東曰廣武。明宣德六年,築南一關,俱磚甃。

懷來縣城池 高二丈九尺,方七里二百二十三步,城樓三,角樓四,城鋪二十八;門三,東曰明靖、南曰寧恩、西曰永安。本元舊城。明永樂二十年,展築。正統初,游擊將軍楊洪石甃。

蔚縣城池 周大象二年築。明洪武七年,指揮周房因舊址重築,城高三丈五尺,堞六尺,四面各建城樓,下則闢門以通耕牧,樓俱三級五楹;城四角各有樓,如門制;敵臺樓二十有四楹,級殺之;更鋪間樓一置;門外仍建瓮城,城亦設小樓,則二級一楹;門三,東曰安定、南曰景仙、西曰清遠,北故無門,而樓則與東西南並峙;城外包以磚石,高厚峻整,極爲完固,屹然燕代巨防。嘉靖間,巡撫御史閻鄰、胡宗憲因城樓圮壞,相繼修飭。

西寧縣城池 明天順四年築,周圍四里十三步,高二丈五尺,廣二丈;門三,東曰定遠、西曰鎮遠、南曰朝陽;城樓三,城鋪十四。嘉靖二十四年,參將楊鉞重修。皇清康熙七年,修葺。

懷安縣城池 明洪武二十五年築,周圍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廣二丈二尺;門四,東曰迎恩、西曰思惠、南曰永安、北曰鎮寧,城樓四,角樓四,城鋪五十三。隆慶三年,磚甃。

延慶州城池 城高二丈二尺,周圍四里零一百三十步,雉堞七尺,垛口三尺五寸,厚四丈三尺;池闊二丈,深一丈餘;門三,南門曰奉宣、北門曰靖遠、東門曰致和。明天順七年,以磚石甃砌。

保安州城池 城周圍七百九十四丈,連女墻高三丈五尺;壕一道,深二丈五尺。明永樂十三年,指揮王禮因舊補築。嘉靖四十四年,知州賀溱、守備周應岐重修,後增開東門。皇清康熙五年,知州寧完福因堪輿家言不利,塞東門,築垣以示永閉。三十七年,重開。

東路(按宣府舊制,各堡衛分爲四路,以營衛統之。而每堡、每衛因地近邊,俱設城池防禦,其各路堡衛詳列於後,以備參考。)

保安衛城池 明永樂年間建,景泰二年重築。周圍七里十三步,高三丈,廣二丈二尺;門三,東曰德化、南曰迎恩、西曰鎮靜;城樓二,角樓二,城鋪七。

永寧衛城池 明永樂甲午年建,周圍六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廣二丈三尺;門四,東曰迎輝、西曰寧靖、南曰宣恩、北曰威遠;城樓、角樓各四。嘉靖年重修。

柳溝堡城池 周圍二里一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廣二丈;門四,東曰迎恩、西曰保障、南曰便門、北曰清漢。

靖安堡城池 周圍二里一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廣二丈;門二,南曰迎恩、西曰崇慶。

周四溝堡城池 周圍三里,高三丈五尺,廣二丈二尺,南門曰迎恩,東西關門二。

四海冶堡城池 周圍二里,高二丈八尺,廣二丈三尺;門二,北曰迎恩、南曰迎熏;城鋪十一。明弘治十二年石甃。

礬山堡城池 周圍二百四十五丈,高三丈,廣二丈,門二。

土木堡城池 周圍三百五十七丈,高三丈五尺,廣二丈,南門曰鎮靜關。堡高二丈五尺,長五里八十五步,東門曰土木堡,西門曰土木驛。

榆林堡城池 周圍二里三十九步,高三丈五尺,廣二丈二尺,東門曰榆林堡,南門曰鎮安關。堡高二丈五尺,長二里七十五步,東門一座,西門一座曰新榆林堡。

北路

獨石城池 明宣德元年,陽武侯薛祿奏請元上都舊開平移治獨石,委指揮杜衡修築,磚石包甃,周圍五里九十二步,高四丈,廣二丈五尺;門三,東曰常勝、西曰常寧、南曰永安;城樓四,角樓四,城鋪八。嘉靖三十六年,重修。

靈州堡城池 即金望雲縣,明宣德五年重築,周圍三里一百五十八步,高二丈八尺,廣二丈二尺;門二,東曰鎮清、南曰景和;城樓三,角樓四,城鋪十七。景泰二年,甃以磚石。

馬營堡城池 明宣德七年築,周圍六里五十步,高二丈七尺,廣二丈二尺;門四,東曰宣文、西曰昭武、南曰懷仁、北曰廣義;城樓四,角樓四,城鋪二十四。正統八年,甃以磚石。

鎮寧堡城池 明弘治十一年築,門一。萬曆十一年磚甃。

鎮安堡城池 明成化八年築,門一。萬曆十五年磚甃。

龍門所城池 明宣德六年築,周圍四里九十步,高二丈六尺,廣二丈;門二,南曰敷化、北曰統政;城樓七,角樓三,敵臺八,城鋪十五;南一關,高二丈,方一里三十步。隆慶四年,重修。

滴水崖城池 明弘治九年築,北據懸崖,崖水瀑布而下,因以名堡。周圍三里一百二十步,高二丈四尺,廣二丈;門二,南曰望京、西曰翊鎮;門樓二,角樓四。嘉靖二十九年重築。

葛峪堡城池 明宣德五年築,周圍三里三百步,門二,城樓三,城鋪四。萬曆六年磚甃。

趙川堡城池 明宣德三年築,周圍二里一百八十步,門二,城樓一,城鋪四。隆慶五年磚甃。

雕鶚堡城池 明永樂年間築,周圍二里一百二十步,高二丈八尺,廣二丈;門二,南曰臨流、西曰清遠。宣德六年重修。隆慶四年增修。

長安嶺城池 明永樂九年築,周圍五里十三步,高三丈,廣二丈;門二,南曰迎恩、北曰拱宸;城樓四,城鋪十三。正統年間磚石包甃。

西路

張家口堡城池 明宣德四年築,周圍四里,高二丈五尺,廣二丈,門二,城鋪十。成化十六年展築。萬曆二年磚甃。

萬全左衛城池 明洪武二十五年築,周圍十里,高三丈五尺,廣二丈四尺;門二,東曰迎恩、南曰永安;城樓四,角樓四,城鋪四十。正統元年包甃。

膳房堡城池 明成化十五年築,周圍一里三十步。嘉靖十二年展築,共周圍二里有奇,高三丈,廣二丈,門二。三十二年重修。萬曆元年磚甃。

新河口堡城池 明宣德年間築,周圍二里二百二十步,高二丈八尺,廣二丈,南一門曰迎恩。嘉靖六年增築。隆慶五年磚甃。

柴溝堡城池 明正統二年築,景泰、成化間展築,萬曆二年磚甃。

洗馬林堡城池 明宣德十年築,周圍四里五十三步,高二丈六尺,廣一丈八尺;門二,南曰承恩、西曰觀瀾;城樓二,城鋪六。隆慶五年磚甃。

西陽河堡城池 明正統五年,因舊修築,周圍一里八十二步,高二丈六尺,廣一丈七尺;門二,東曰宣武、南曰永安;城樓二,角樓四,城鋪四。成化十年展築。萬曆三年磚甃。

來遠堡城池 明萬曆元年築,四十一年磚甃。

李信屯堡城池 明嘉靖十六年築,萬曆八年磚甃。

南路

順聖東城城池 明天順四年築,周圍四里,高三丈二尺,廣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三丈五尺;門三,南曰永盛、東曰錦雲、西曰寶順。嘉靖四十二年重修。萬曆四年磚甃。

廣昌堡城池 明洪武十二年,磚石包築,周圍三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五尺,廣二丈;門二,南曰迎恩、北曰寧肅;城樓二、角樓四。嘉靖戊午年重修。

桃花堡城池 明嘉靖四十四年築,周圍三里十三步,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五尺,門三。隆慶六年增修。萬曆十二年磚甃。

黑石嶺城池 明正德三年築,周圍二百四十步,高二丈七尺,廣一丈八尺。萬曆元年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