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府

《職方典》第一百七十一卷

奉天府部彙考三

奉天府城池考(諸屯堡有城者,皆附於各州縣之下) 通志

京城 即奉天府城池,詳總部

興京城 詳總部城池考

興京境內城堡

老城 城南八里,周圍十一里六十步,南、東二門,西南、東北二門。城內西有小城,周圍二里一百二十步,東南二門;城內東有堂子,周圍一里零九十八步;西一門城外有套城,自城北起至城西南止,計九里九十步,東西南北四門,建置之年無考。

高麗城,城南一百二十里,周圍三里零三十步,南西二門,建置之年無考。

鹻廠舊城,城南一百四十六里,周圍二里零九十步,南西二門,建置之年無考。

鹻廠新城,城南一百四十八里,周圍一百零一十步,西南一門,建置之年無考。

古城,城西四里,周圍一里零一百二十步,南一門,建置之年無考。

薩爾虎城,城西一百二十里。天命五年,我太祖自界蕃遷此。內城周圍計三里,東南二門,西南、西北二門;外城周圍七里,東西南北各一門。

清河城,城西南一百六十里,周圍四里零一百八十步,東南西北四門,建置之年無考。

山羊峪城,城西南一百九十五里,周圍一里零一百四十步,南一門,建置之年無考。

馬哈丹城,城西南二百一十里,周圍二里零一百三十四步,東南二門。南關一城,周圍一里一百四十步,東西二門。建置之年無考。

界蕃城,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在鐵背山上。天命二年,我太祖取撫順,自興京遷至此,依山築城,周圍一里,東一門。又一小城,周圍一百八十步,西一門。

承德縣境內城堡

撫順城,城東八十里。明時設千戶所,其城周圍一里七百三十六丈,池深一丈,闊二丈,城門二。今則周圍三里,東南北三門,重修之年莫考。

古城,城東南二十里,周圍二里零二百步,東西二門。

奉集堡城,城東南四十五里,周圍四里,正南一門,即遼時奉集縣故址,詳見“古迹”。

古城,城東南七十五里,周圍四里,南北二門,建置之年無考。

威寧營城,城東南一百里,周圍四里,東西二門,建置之年無考。

東州城,城東南一百一十里,周圍四里零六十步,東西二門,建置之年無考。

惠遠堡城,城東北九十里,周圍二里,南一門,建置之年無考。自古城至此,皆奉天將軍所轄。

十里河城,城南六十里,周圍一里零一百三十步,南一門,即明之虎皮驛。

沙嶺城,城西四十里,周圍一里半,東南二門,建置之年無考。

淨烟堡城,城西六十里,周圍半里,南一門,建置之年無考。

烏金營城,城西南五十里,周圍一里零一百五十步,南一門,建置之年無考。

得勝營城,城西南五十里,周圍一里,建置之年無考。

章義站城,城西南七十里,周圍二里零一百七十二步,東南二門,即金之章義縣,詳見“古迹”。

舊章義站城,城西南七十八里,周圍四里,四門。

茨榆坨城,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周圍一里零一百二十四步,南西二門,建置之年無考。

蒲河城,城北四十里,明置千戶所於此。城周圍七百二十五丈四尺,池深一丈,闊二丈,城門二。今按其城周圍三里零一百八十步,南北二門,其更建之年無考。

遼濱塔城,城西北一百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遼陽州,即明遼東都司城也。洪武壬子,都指揮馬雲、葉旺因元遺址修築,都指揮潘敬開擴東城以北土城。永樂丙申,都指揮王真包砌,周圍一十一里三百九十五丈,高三丈三尺;池深一丈五尺,周圍二十四里二百八十五步;門九,南二、西一、東二、東北一,外東西北各一。今俱毀,池亦淤。按舊址,周圍二十四里八十五步。

遼陽州境內城堡

八里莊堡,州城西南八里,周圍一里一百四十步,南一門。

首山堡,州城西南十五里,周圍三百五十二步,東一門。

沙河鋪城,州城西南三十里,周圍一里五十六步,南北二門。

長店鋪城,州城西南五十里,係土堡,周圍三百二步,南一門。

唐馬寨城,州城西南七十里,周圍二里四十步,南一門。

黃泥窪城,州城西五十五里,周圍二里,南一門。

船城,州城西六十里,係土堡,周圍一里二百八十步,南一門。

爛泥鋪城,州城北三十五里,周圍六十四步,南一門。

巖州城,州城東北五十七里,石城,山上,周圍四里,西一門,詳見“古迹”。

海城縣城 即明海州衛城也,舊係土城。明洪武九年,指揮劉成等以磚包砌,周圍六里五十三步有奇,高三丈四尺;門四,東曰鎮武、南曰廣威、西曰臨清、北曰來遠;池深一丈一尺,闊三丈五尺。今按,舊城周圍五里一百五十二步,北關城周圍四里二百二十步,城毀池淤。我太祖天命八年,即舊城東南隅築新城西北兩面,南北門各一、西門二,東門仍舊城之鎮武門,周圍一百七十六步,縣治仍設於舊城內。

海城縣境內城堡

析木城,縣城東南四十里。按《遼史》銅州廣利軍置析木縣,元廢,詳見“古迹”。今按其城係土堡,周圍二里三百三十六步,東西二門,工部設監造黃瓦官於此。

耀州城,縣城西南六十里,遼置耀州,金廢,詳見“古迹”。今按其城周圍二里三百步,南北二門。

太平堡,縣城西南七十里,周圍一百九十八步,一門,俗呼青城子,城壞。

大官堡,縣城西南九十里,周圍一百八十步,西一門。

牛莊城,縣城西四十里,明置驛於此,今設城守。其城周圍二里九十三步,門三,東曰德盛、西曰外攘、北曰福勝。天命八年重建。

夜伸堡,縣城西五十里,周圍六十步,南一門,惟餘土基。

三河堡,縣城西六十里,周圍一里六十五步,南北二門,俗呼馬圈子。

新開河城,縣城西北四十里,周圍一里二百九十四步,東南二門,城壞。

鐵石堡,縣城西北七十里,周圍一里二百八十步,南一門,城壞。

土河堡,縣城北十五里,周圍一里七步,門二,惟餘土基。

甘泉堡,縣城北三十里,周圍一里九十六步,門二,惟餘土基。

鞍山驛堡,縣城北六十里,周圍一里二百四步,二門。明洪武二十年設驛,萬曆六年建城,今倒壞。

蓋平縣城 本明蓋州衛城也。洪武五年,指揮吳玉因舊土城修築。九年,展築南面,磚石包砌,周圍五里八十八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八尺;門三,東曰順清、南曰廣恩、西曰寧海;鐘鼓樓在城中衢。今按其城周圍七里零三步,城仍舊,池淤。

蓋平縣境內城堡

新秀巖城,縣城東二百四十里。

舊秀巖城,縣城東二百五十里,周圍二里三百四步,西南二門。按《金志》,升蓋州大寧鎮爲秀巖縣,即此,城壞。

頂山堡,縣城南五十里,三面周圍一里十五步,城壞。

熊岳城,縣城南六十里。按《遼志》,盧州置熊岳縣,金改屬蓋州,元省。城周圍三里九十九步,南北二門。

古城,縣城南六十里,周圍八十五步,城壞。

歸州堡,縣城南九十里,周圍一里八十八步。按《遼州志》,遼太祖置歸州,金省,即此,城壞。

五十寨堡,縣城南一百十里,周圍一里一百二十六步,南一門。

永寧監城,縣城南一百二十里。明初隸苑馬寺,嘉靖十四年,苑馬寺卿楊最以石甃之,高一丈五尺,周圍三里八十步;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二尺。今按其城周圍二里二百五十三步;門三,東曰寅賓、南曰日永、西曰聚泉。萬曆五年建。

復州城,縣城南一百八十里。按《金志》,遼置復州懷德軍,金因之,元省,明置復州衛。洪武十五年因舊址修築,永樂四年指揮蔡直包砌。周圍四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五尺;門三,東曰通明、南曰迎恩、北曰鎮海。今廢,衛隸縣。

鹽場堡,縣城南二百四十里,周圍一里一百四十五步,南一門。

欒古堡,縣城南二百四十里,周圍一里二百十三步,南一門。明設關於此,今廢。

楊官堡,縣城西南二百里,周圍一里一百四十五步,南一門。

鐵嶺屯堡,縣城北五十五里,周圍一百九十步,城壞。

白家寨堡,縣城東北五十五里,係土堡,周圍一百三十五步。

湯池堡,縣城東北六十里,係土堡,周圍一里十二步。

開原縣城 按開原,本元開元路地。明洪武二年設三萬衛。二十五年,設遼海衛,因舊土城之東修築磚砌,周圍十二里二十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闊四丈,周圍二十三里二十步;門四,東曰陽和、西曰慶雲、南曰迎恩、北曰安遠;角樓四,鼓樓在中街。今按,縣城周圍十三里二十步,高三丈五尺,池湮。

開原縣境內城堡

尚陽堡,縣城東四十里,周圍三里,南北二門,舊名靖安堡。

英額口城,縣城東南二百十里,周圍一百八十步,一門。

松山堡,縣城南四十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中固城,縣城南四十里,明永樂五年建爲撫順站。弘治十六年,參將胡忠奏展築,高一丈八尺,周圍七百三十五丈,池深二丈八尺。今站廢,城亦圮。按其城周圍二里八十步,南北二門。

樣鋪城,縣城西十八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慶雲堡,縣城西四十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威遠堡,縣城東北三十里,周圍三里,南北二門。

八寶屯城,縣城西三十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鐵嶺縣城池 按古鐵嶺城,在今治東南五百里,接高麗界。明洪武二十一年,設鐵嶺衛於彼。二十六年,移置今地,即古銀州也,在遼河東,周圍四里六十步,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今按,縣城周圍四里二百十六步,門四,池淤。

鐵嶺縣境內城堡

柴河堡,縣城東六十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撫安堡,縣城東南四十里,周圍一里七十二步,東西南三門。

昂邦城,縣即昂邦合屯,城東南八十三里,周圍一里,南北二門,此城係奉天將軍轄。

唐王營城,縣城東南三十五里,周圍二里,南一門。

新興鋪,縣城西南十五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范河城,縣城西南三十里,明正統間建,周圍三里一百三十步,四門。

城南鋪,縣城西南三十三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腰鋪城,縣城西南四十五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丁字泊城,城西南五十五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懿路城,城西南六十里,本金邑婁縣治,明永樂五年修築,周圍三里十五步,南北二門,今僅存基址。

曾十堡,城西二十五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正西堡,城西北二十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史家堡,城西北五十里,周圍一里,南一門。

平定鋪,城北十五里,周圍一里,南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