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聚气
- 修仙之从不死之身开始
- 作家SzJhKT
- 2127字
- 2025-04-13 19:12:58
时光悠悠流逝,又是几周悄然过去。
李天琪每日都在百无聊赖中度过,除了感受自身的变化,就是感悟周天灵气的流转。
他渐渐发现,这几日去上课的学员似乎逐日减少。
后来才知晓,原来是那些人始终无法感知到灵气的存在。
他们耗费了几周时间,依旧毫无所获,便认定自己没有修行天赋,无奈放弃,学不下去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与努力与否,完全无关。
天赋差距,有时候穷尽一生都无法超越。
当然这一类一般都是花银子或走关系进来的,就算不行,来一趟也算是“镀金”了。
——————
这一天,钱青站在一众学员面前,神色专注,传授聚气的方法与法门。
“聚气,顾名思义,就是要把周围的灵气汇聚到体内丹田之中。”
钱青目光扫过诸位学员,神色温和。
“大家要明白,冥想感知灵气的存在,是对你们元神的一场考验。元神就像是我们感知世界的触角,若是它感应不到灵气,那后续的聚气便无从谈起。”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在学员们脸上一一掠过,确保每个人都在认真聆听。
“然而,聚气成功的关键却又在于你们的灵脉。”
“有些人能够感受到灵气的存在,却没办法将其聚集在体内,这是因为他们的灵脉还不适合聚气。灵脉是承载灵气的容器,若是这容器不够坚固、不够契合,灵气便难以留存。”
“之后修炼需引导灵气,进入经脉中,于丹田处汇合,如此周而复始。”
“当然,刚开始凝聚的灵气并不多,而且会在体内消散。但随着聚气次数不断增加,身体会逐渐适应灵气,进而将它们留存下来,慢慢地越积越多,等到达到一定程度,形成气旋,便算是聚气成功了。”
“现在,大家跟随我的步骤,一点一点地引导灵气走遍全身经脉。”
学员们纷纷屏气敛息,全神贯注地按照他的指示,开启了这至关重要的聚气修行。
听了钱青的讲解,李天琪恍然大悟,
原来前几日察觉到程阳身边灵气的异样,竟是对方在凝气。
如此看来,这闷葫芦还是个修炼天才。
别人还在努力感知灵气,他就已经开始摸索聚气之法了。
李天琪顺着钱青的指引,全身心沉浸于修炼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
渐渐地,他感受到周围游离的灵气,如同被召唤一般,丝丝缕缕地钻进自己的身体。
刚入体时,这些灵气像是调皮的孩子,在他体内横冲直撞。
李天琪赶忙集中精神,小心翼翼地引导,让它们慢慢朝着丹田汇聚。
随着灵气不断涌入,在丹田处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灵气漩涡,飞速旋转、压缩,吸引着更多灵气汹涌来袭。
李天琪清楚地感知到,那股强大又浑厚的力量在体内不断膨胀,心中满是惊喜与期待。
钱青在一旁巡视,敏锐地注意到李天琪这边的变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没想到李天琪初次尝试,就能顺利引导灵气。
道尊看中的人,果然天赋着实惊人!
紧接着,他的目光又投向坐在另一边的程阳。
只见程阳周身灵气环绕,显然也在体内聚集了不少,天赋不凡。
钱青心中暗喜,看着这一批学员,感觉好苗子众多,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就在这时,李天琪体内的灵气出了状况。
刚刚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灵气,竟毫无征兆地消散了。
这消散并非是灵气从体内逸出,而是直接在体内消失了。
李天琪察觉到这一变化,满心的欢喜瞬间化为乌有。
就在刚才灵气聚集时,他还以为自己天赋异禀,是修行的天才。
可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泄了气。
钱青敏锐地捕捉到了李天琪的慌张,来到李天琪身前,轻声提醒道:
“修行之时,切勿心有杂念。唯有潜心修道,专注修行,方得正果。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稳住心神,莫要被外界干扰,也别被一时的挫折击退。”
他直直望向李天琪,希望这番话能让他重拾信心。
李天琪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境。
再试试,这聚的不是气,聚的是小爷我玉清山的铁饭碗呀!
再次紧闭双眼,摒弃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聚气之中。
周边其他学员,也状况各异。
有些学员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却始终无法将灵气引导入体,偷偷瞄着旁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哪个步骤出了差错。
而极少数天赋异禀或是修行更为专注的学员,则在安静的角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聚气。
他们神色平静,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灵气如同灵动的精灵,顺从地涌入他们体内。
李天琪连续试了几次,发现还是如此,心中不免有些难过。
“当然,聚气之事本就艰难,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功。”
“需要你们不断地去修炼,反复地在身体内聚集灵气。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打磨与沉淀,方能最后达到聚气的境界。”
“所以,大家切不可急躁,也不要因为一时挫折言弃。每一次的尝试,每一次的积累,都是在向着成功靠近。”
李天琪自我要求不高,这时听了钱青的话,也就心安理得的去摸鱼了。
——————
那日与李天琪碰面后,吴德心里始终记恨。
尤其是在换药时,钻心的疼痛,让他愈发清晰地想起,李天琪那副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模样。
“哼!”
越想越气的吴德过来寻同族堂弟吴友。
巧的是,堂弟吴友也正在初悟堂进修。
吴友见堂哥来寻,快步笑脸相迎。
“堂哥,好久不见!家里的长辈们可都念叨着你呢!”
寒暄了几句后,吴德切入正题:
“堂弟,你们初悟堂是不是有个叫李天琪的人?”
吴友思索片刻,摇了摇头笑道:
“堂兄你也清楚,初悟堂学习的人那么多,且能留下的没几人,平日里都各自忙碌,除非天赋不凡的,不然不会结交。李天琪?没什么印象。”
“堂兄为何会提及此人?莫非他有什么特殊的?”
吴德眉头紧皱,叹了一声:
“哎,实不相瞒,我跟他有旧怨。你瞧瞧我这手,便是因他受罚的。”
“竟会如此?那人什么来头?”吴友的眼睛睁得老大,满脸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