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诩暗中观察潘钰

荆州襄阳城外,司马山庄静谧安然,时光仿若在这里放缓了脚步。山庄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繁茂葱郁,蜿蜒的小径在其间穿梭,连接着一处处雅致的景致。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自然的乐章。庭院之中,假山池沼相映成趣,池里的鱼儿自在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溅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在庭院旁的石凳上,端坐着两位气质不凡的人物。一位是鬓发斑白的老者,面容清癯,眼神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深邃与平和,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衣袂随着微风轻轻飘动,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儒雅气息。另一位被称作王诩,虽年事也已不低,但身形挺拔,目光如炬,眼眸中闪烁着睿智与果敢,一袭黑袍加身,更衬得他身姿神秘而庄重。

老者抬手轻抚胡须,目光望向远方,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温和:“师兄,你当真要出山吗?这山庄之内,虽无尘世的喧嚣繁华,却也安宁祥和,我们在此潜心钻研,倒也乐得自在。如今你若出山,前路茫茫,诸多未知与艰险,可要三思啊。”

王诩微微仰头,目光穿透层层枝叶,望向高远的苍穹,神色凝重且坚定,沉声道:“贤弟,我心意已决。昨夜我夜观星象,发现并州太原有帝星出现。此乃天下格局变动之征兆,我怎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这世间动荡已久,百姓深陷水火,若能寻得真命天子,辅佐其成就大业,结束乱世纷争,使苍生得以安宁,乃是我毕生所愿。”

老者微微皱眉,眼中满是担忧之色:“师兄,星象之说,玄之又玄,难以尽信。且如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逐鹿天下者数不胜数,想要在这乱世之中辨明方向,寻得真正能定鼎天下之人,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王诩轻轻摇头,神色未改,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贤弟,我自研习星象之学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强烈之感应。此帝星光芒闪耀,迥异于常,绝非虚幻。我半生钻研谋略、纵横之术,所学若不能用于济世救民,又有何用?这既是机遇,亦是我之使命。”他微微停顿,目光转向老者,眼中闪过一丝柔和:“贤弟,我知你担忧我,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我虽身处这清幽山庄,却也不能忘却世间疾苦。待我寻得明主,若能成就一番大业,日后必定回来与你共享太平。”

老者沉默良久,长叹一声,无奈地点点头:“既然师兄心意已决,我也不再阻拦。只是你在外,定要多加小心,凡事不可贸然行事。若遇困境,切莫逞强,务必保全自身。”说着,老者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锦囊,递向王诩:“这是我近日为你准备的,里面有一些常用之物,或许能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

王诩双手接过锦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老者的手,感慨道:“贤弟,多谢你的一番心意。有你这番牵挂,我在外也能安心。待我归来之日,再与你把酒言欢,共叙别情。”

言罢,王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大步迈向山庄之外。他的身影在日光下拉得修长,渐行渐远,带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踏入那未知的乱世洪流之中。而老者则静静地站在原地,望着他离去的方向,久久未曾挪动脚步,眼神中满是关切与祝福,直至王诩的身影消失在远方的天际,隐没于山峦与云雾之间。

王诩一路晓行夜宿,历经多日的奔波,终于抵达了并州太原。此地虽处乱世,却也有着别样的烟火气息,市井街巷中,百姓们在艰难生活里努力求存。王诩并未急于行事,他深知寻找身负帝星命格之人绝非易事,需得沉下心来,细细探寻。

他在太原城周边四处走访,与形形色色的人交谈,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一日,在一家乡间酒馆歇脚时,听闻了一个名为潘家村的地方。据说村里有个孩子,名叫潘钰,虽年仅八岁,却聪明伶俐,时常为村民谋福利。这本是乡间孩童的善举,却引起了王诩的注意,在这乱世之中,如此年幼便有这般心怀,着实罕见。

王诩寻至潘家村,只见村子依山傍水,宁静质朴。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他寻了一处隐蔽的角落住下,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潘钰的一举一动。

清晨,曙光初照,潘钰便早早起床,帮着父母料理家中琐事。之后,他穿梭在村子里,或是帮着年迈的老人提水砍柴,或是陪着年幼的孩童嬉戏玩耍,脸上总是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驱散这乱世的阴霾。

有一次,村里的水源出现了问题,村民们取水困难。潘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召集了几个小伙伴,沿着溪流一路探寻,终于发现是上游被杂物堵塞。他不顾脏污,带头清理杂物,在他的带动下,小伙伴们也纷纷动手,很快便恢复了水流,解决了村民们的用水难题。王诩远远看着这一幕,心中暗暗称奇,一个八岁的孩子,竟有这般担当与智慧。

又有一回,村里来了几个外乡的流民,饥寒交迫。潘钰主动将家中的食物分给他们,还带着他们到村里的祠堂暂避风寒,并请求村民们给予帮助。在他的努力下,流民们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王诩观察到,潘钰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条理清晰,言语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善良。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王诩对潘钰的观察愈发细致入微。他发现潘钰不仅心地善良,聪慧过人,且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能让身边的人自然而然地信任他、追随他。在与其他孩子相处时,潘钰总是能巧妙地化解矛盾,带领大家共同完成任务,那举手投足间的气度,隐隐有着王者之风。王诩心中渐渐笃定,眼前这个年幼的潘钰,或许就是他苦苦寻觅的身负帝星命格之人。但他也深知,仅凭这些还远远不够,想要成就大业,还需经历无数的磨砺与考验。于是,王诩决定暂时留在潘家村,暗中守护潘钰,等待时机,助他踏上那注定不凡的征程。

时光悄然流逝,潘钰在王诩的暗中关注下逐渐成长。转眼间,五年过去,潘钰已长成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愈发英俊挺拔,周身的气质也愈发沉稳。

这年,并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潘家村也未能幸免,饥饿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村庄。村民们忧心忡忡,纷纷聚在村口商议对策,却毫无头绪。

潘钰看着乡亲们愁苦的面容,心中满是焦急。他想起曾听路过的商旅提起,在百里之外的深山里,有一处隐秘的山谷,谷中有丰富的草药和野果,或许能帮助村民们熬过这场灾荒。潘钰将想法告诉了村民,但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众人皆面露犹豫之色。

潘钰见状,挺身而出:“乡亲们,我愿意带着村里的青年一同前往。大家都在挨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在他的鼓舞下,一些年轻力壮的村民站了出来,愿意追随他踏上这未知的旅程。

王诩听闻此事,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潘钰在面对危机时,有勇气主动担当;担忧的是前路艰险,稍有不慎便可能有去无回。他决定不再暗中跟随,而是以一位云游老者的身份出现在潘钰面前,主动提出愿意同行,为他们指引方向。

一路上,众人翻山越岭,历经艰辛。山中道路崎岖难行,还时常有猛兽出没。有一次,一条巨蟒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嘶嘶吐着信子,众人皆惊恐万分。潘钰却镇定自若,他一边安抚着同伴,一边观察巨蟒的行动,发现巨蟒似乎是守护着旁边的一处洞穴。他灵机一动,捡起地上的树枝,在远处模仿其他野兽的叫声,成功引开了巨蟒,带领众人顺利通过。

到达山谷后,潘钰带领大家有条不紊地采摘草药和野果,还教大家辨别哪些能食用,哪些能治病。返程时,他们背着满满的收获,虽然疲惫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希望。

回到潘家村,村民们欢呼雀跃。在潘钰的组织下,食物和草药被合理分配,村民们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经过这次事件,潘钰在村民心中的威望更高了,而王诩也更加坚信,潘钰就是那个能终结乱世、成就大业的真命天子。接下来,王诩决定正式收潘钰为徒,倾囊相授自己的谋略与纵横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