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董家

陈子龙本来只想拉董家和赵璋德下水,没想到竟又钓出阉党的一条大鱼。

只是这条大鱼想在松江翻起怎样的浪花呢?

一查便知。

“崔应元既派两千人马陈兵上海县郊,如此大动干戈,岂能善罢甘休?”

“而赵璋德反复无常,阴阳善变,必有所图!”

“如今众恶盈朝,阉党当道,诸位齐聚于此,正当为国除奸,匡扶正道。”

陈子龙拍案而起,正色扫过众人。

“颜佩韦,沈扬。”

“在!”

“你们两人分别负责监视县郊崔应元行营和上海县衙,有任何异动随时来报。”

“是!”

“张兄,你且找机会与李县尉沟通,咱们要掌握县衙内的一手情报。”

“杨兄,你联络那五位亲兵,让他们随时待命。

“另外仿制一面金山卫令旗,不求做工多好,有个样子就行。”

“彝仲,你且筹备《江南旬刊》的第二期,时政那一栏空着,随时准备宣发。”

“好!我这就去办。”

“吴驴子,赵峰和,你们在营田所内挑五十个骨干,分批潜入西门郊外,要最可靠的一批。”

“是,俺们这就去办。”

吴赵两人几乎已经绝望,现在陈大人愿意重新理事,他们自然唯马首是瞻。

“陈所,你在家里铺子里挑出八个机灵点的伙计,午饭前到这里集合。”

“是!”

众人皆领命散去,只剩陈子龙独自坐在屋内。

不知不觉,已经来了快四个月了啊……

苏州民乱案虽然解决的干脆利落,但那终究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

有无数史料和时机可供他参考。

松江营田案才是他与阉党的真正交锋。

陈子龙扫了一眼已经下降到14%的农民土地占有率。

他想到了初春的那彻骨寒风和漫天的大雪。

他还想到了冯二狗浑身是血的样子。

又没由头的想到了“岁大饥,人相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陈子龙不再犹豫。

“阿龙,给我燧发枪。”

“叮!已为宿主兑换燧发枪制造技术全图纸,附赠燧发枪十支,弹药五百发。”

“消耗紫气3点,剩余紫气1点。”

陈子龙感知到物品栏里多出了十支燧发枪和一张详细的图纸。

他心念一动,一杆燧发枪出现在桌子上。

这是一支短铳,枪管由精钢制成,木柄上面是用于击发的燧石和钢轮。

陈子龙将其握在手上,对着墙上的葫芦瓢瞄准。

“砰!”

陈子龙自己给自己配音。

他对这把短铳还是比较满意的。

相对于这个时代普遍使用的火绳枪而言,燧发枪击发快,精度高,无烟雾,射速快,威力大。

除了造价高昂以外几乎没有缺点。

不到一个时辰,陈所和八名伙计在院内集合。

陈子龙基本介绍了一下此物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就一把一把的分发下去。

在让他们熟悉此物的用途后重新收回,并且让这八个伙计和陈所一同在陈家待命。

不多时,杨廷枢和营田所那边都传来了准备就绪的消息。

张溥带来消息,董祖常和赵璋德的谈话不欢而散,董祖常放出狠话。

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浮出水面,一个计划在陈子龙的脑海中逐渐形成。

这三日,松江迎来了罕见的平静。

崔应元的二千兵马老老实实的待在城外,赵璋德也不再逮着陈子龙不放。

除了董家和陈子龙有嫌隙的消息越传越广之外,各方势力都偃旗息鼓。

陈子龙每天都在宅院内给陈述口述《红楼》,已经快说完了前面四十回。

双方人马像蛰伏在初夏的野兽,伺机而动。

……

第三天的子夜,月黯星稀,黑云压城。

颜佩韦不惜马力地鞭策着快马疾驰而来。

他急停下马,连滚带爬地冲进了院子,敲响陈子龙的房门。

“少爷,崔应元动了!带着百余人马往西边去了。”

本来就半睡半醒,着甲上床的陈子龙睡意顿消,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起。

“董府?”

“八成是。”

“他妈的阉党,心真黑啊。”

嘴上一边骂着,陈子龙颜佩韦两人一边向外面跑去。

兵强马壮的崔应元终究是先出招了,而且出手狠辣,摆明了要置整个陈家于死地。

说话期间,陈所早已清醒,召集了那八个伙计,燧发枪和弹药全都发配齐全。

同样收到情报的杨廷枢的金山卫亲兵,吴驴子的营田所骨干全部动了起来。

“打出金山卫令旗和锦衣卫令旗,往西郊赶!快快快!”

抢先一步的崔应元部已经到了董府门口。

这一百多个人都是崔应元从锦衣卫中精挑细选的心狠手辣之辈。

此时全部换上了农夫模样的服装,拿着的武器也大多是柴刀,锄头一类。

崔应元大手一挥,早有准备的锦衣卫搭上几个人梯飞过不高的院墙,持刀杀向守夜的两个董家家丁。

“啊!!!”

一声惨叫刺破了夜晚的寂静。

偌大的董家瞬间骚乱起来。

董家的大门被从里面轻易打开,锦衣卫鱼贯而入。

董祖常从噩梦中惊醒,他好像听到了一声惨叫。

“又做噩梦了?”

身旁的婢女也醒了,随意地问到。

“为营田所死难的弟兄报仇!”

外面传来怒吼,这次董祖常听了个真切。

“他娘的营田所的泥腿子?!”

他一把推开婢女,抽出架在檀木上的宝剑,推开房门,大院内已是一片混乱。

一个家仆正慌张地往后院跑,被董祖常一把抓住衣领。

“二……二少爷,快跑吧,营田所的人打进来了,他们见人就杀,这是要下死手啊!”

董祖常瞬间赤红了眼睛,抽出宝剑,一刀将那个家仆劈倒在地。

“董家的弟兄们,抄起家伙和他们拼了,杀一个泥腿子赏银五十两!”

后院还有几十个家丁被召集到了他身边。

在重赏之下,两拨人马拼杀在一起。

在董府镇守的家丁不过几十个,人数少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已经有落败之象。

“快!快去请崔大人,赵大人来援,他们造反了啊!造反了啊!”

董祖常正对着一个家仆怒吼。

另一个家仆提醒道:“二少爷,他们好像已经到了。”

董祖常转头,在黑夜中只能看清金山卫和锦衣卫的旗帜。

“崔大人,刁民造反了!还望快快镇压,以保全我董家基业啊!”

董祖常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苦苦哀求道。

“打!”

“砰!!!”

回应他的是十杆燧发枪齐射,空气中瞬间弥漫着火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