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结案

审案的两位主官出现对峙,无论是锦衣卫还是应天府的护卫都把手按在了刀柄上

衙门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旁观的人都还在回味着刚才的一问一答,甚至认为自己是听错了。

陈子龙出言打破了这个局面。

“阉逆,你为何要杀董家二公子?你的同谋是谁?”

他看向面色惨白的崔应元,趁热打铁地继续质问道。

“还不快如实交代!”

陈子龙这话问的过于直白,没有人相信崔应元会老实交代。

岂料在几息之后,神情呆滞的崔应元吐露出了一切

“我杀董家二公子是为了嫁祸给你,所以故意伪造出营田所之人的假象。”

“我的同谋是赵璋德,他在子夜帮我开的城门,里应外合进了董府。”

这次所有人都听了个真切,心中巨震。

“好啊!崔应元你调动私军残杀董府上下二十八口,罪无可赦!”

“来人啊,围起来!”

看着已经被吓得面如菜色的刑部侍郎徐大化,应天巡抚李待问下达了命令。

江南的府兵当场就冲上前去围住崔应元和锦衣卫几人,控制住了两股战战的赵璋德。

徐大华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崔应元说什么的时候他两眼一黑,差点栽倒在地。

“该死的畜生,你在说些甚么?!”

完了,一切都全完了。

事情从陈子龙进来那一刻起就彻底失控。

现在已经不是栽赃嫁祸陈子龙的问题,而是如何不让崔应元这条疯狗胡乱咬人。

陈子龙问一句他答一句,再过一会儿整个阉党的底细都能被他说出来。

徐大化心头一横,命令差役道。

“既然当庭招供,立刻给我把他拿下!”

没有人注意到,陈子龙袖口里的问心镜变得暗淡无光,崔应元的眼神逐渐清明。

“我好像做了一个噩梦……”

好不容易摆脱问心镜控制的崔应元刚刚准备开口,就被差役摁到在地上堵住嘴巴。

他怒目而视,却无法说出任何话来。

衙门内,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徐大化在内的阉党一系都松了一口气。

闭嘴吧,谁知道你还要说什么。

“如此说来,陈子龙你果真是见义勇为,救援董家?”

“正是!”陈子龙转身向李待问行礼回答道。

“我虽与董家有嫌隙,但都是乡里乡亲,实在不忍其受屠戮。”

“没想到被崔应元恶人先告状,反咬一口。”

李待问继续问道,“你是如何知道崔应元一干人等要杀董祖常栽赃于你?”

“回大人的话,正是上海县县尉李永年告诉小人崔应元与赵璋德密谈。”

陈子龙搬出了早已想好的说辞。

“崔应元私自调动兵马,必然图谋不轨,为了松江的安宁,小人自当挺身而出。”

此言一出,立刻显得大义凛然。

李永年咬了咬牙,立刻挺身而出附和陈子龙。

“少年才俊,君子怀德啊!”

“董家确实做的太过分了些,陈懋中不计前嫌,当为贤德之人啊。”

松江的其他世家大地主也派人来观看审查,听到陈子龙这番话颇有感触,对他的观感好了不少。

“为何不上报府衙?”一直沉默的松江知府郑瑄开口。

“回明府大人,我去府衙找过大人,均被同知大人回绝,无奈之下才行此下策。”

阉党之中也有不同派系,一直在旁边庆幸自己没有卷入这趟混水的齐韦看着郑瑄投来的目光,顿时如坐针毡。

由于崔应元主动在所有人面前投案自首,此案已经变成了铁案。

身为主审的徐大化只好捏着鼻子宣布崔应元,赵璋德袭击董府,屠杀董家上下二十八口,罪大恶极,应入京查办。

紧接着,李待问当场升迁上海县尉李永年为上海县令,松江同知使齐韦的考评降为下等,几乎失去了再进一步的机会。

“陈子龙,你援护董家,揪出首恶有功,本抚会为你向朝廷请功。”

这个年轻人在干营田督办和《江南旬刊》时的所作所为很对他胃口。

此子不过十八九岁,就已经有如此手段,日后成就不会在他之下。

李待问有心结下一份善缘。

“我听说你在干营田督办的时候颇有成绩,咱们江南十府如果多几个这样的干吏,政事大有可为啊!”

“你说呢?郑大人?”他扭头看向松江知府郑瑄。

“是!李大人所言极是。”

面对这位顶头上司,郑瑄没有任何犹豫地应和。

旁观的诸世家不禁对陈子龙另眼相看。

三言两句间决定了一个县尉和一个同知使的前途走向大相径庭的两条路线。

虽然没有做官,但对松江官场的影响力已经大到如此地步。

真的要为了几千亩田地和他撕破脸吗?

没有哪个世家愿意再做这个出头鸟。

随着崔应元等人被押解进京城,一场闹剧在松江知府衙门落下帷幕。

进来时陈子龙是董家残杀案的嫌犯之一,出去时他已经恢复营田督办一职,并进衔为正七品承事郎。

这几乎是未考中举人进士的年轻士子能够授予的最高虚官。

跨过高高的门栏,看着衙门外明媚的阳光,陈子龙如释重负,长出了一口气。

他将微微颤抖的左手背在身后,和亲朋好友一同从衙门离开。

此次与阉党的交锋,看似是运筹帷幄,请君入瓮。

其实无论是下狱赢得民心,夜战董宅还是当堂对质,都是命悬一线,兵行险招。

如果下一任应天巡抚还是阉党的人。

如果当时他没有接手方岳贡留下的政治资源。

如果没有抓住崔应元失神慌乱的机会用出问心镜……

陈子龙不敢想象被诬陷之后的他结局会怎样。

东林在朝廷和地方的底蕴和阉党的势力衰弱,才有了与“五彪”之一的崔应元对峙的机会。

抓住时机,一击必杀。

回到家里,绿珠已经打好了热水,贴心地在一旁侍候陈子龙沐浴更衣。

看着弥漫在整个房间的水汽,他一瞬间松弛下来。

“真想看看海边的稻子长得咋样了。”

在劳累了十几天的陈子龙脑海里闪过最后一个念头,昏沉而安心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