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墨韵报社用头版头条的加黑加粗字体报道‘原理学’的诞生后,瞬间一石惊起千层浪。
所引起的反应甚至超过了《江南旬刊》创办时的那期。
原因无他,只是原理学的理论与传统的程朱理学虽然都采用了‘理’这个概念。
但理学的‘理’是天理人伦,是上天赋予的道德规范。
而原理学的‘理’是事物本身的道理。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存天理,灭人欲”一直都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
现在这个天理竟然要变成物理?
这和直接动摇儒家的根基有什么区别?
“此为荒谬之言,天赋万物之理,岂是由物体自身发出?”
“此报上面还说什么‘轻信古书,妄托玄谈’,难道孔圣人,孟子亚圣的圣贤书也读不得了?”
此种言论立刻就遭到了一些大儒的驳斥和反击。
但更多人是对原理学中的物理感到好奇。
格物致知的言论已经传播了数千年之久,哪怕是未曾进学的童生也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日月山川,机械巧物,无不纷繁复杂,深邃难懂。
无数名儒夜以继日都没有悟出什么道理。
就连守仁先生研究一个小小的竹子,连着看了几天都百思不得其解。
陈子龙虽然在诗文和经世致用上有所造诣,但毕竟还是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
他能格出个什么来?
这下出尽风头的陈公子要摔个跟头了。
与此同时,被两位秘书大大减轻工作量的陈子龙正在埋头苦读经史子集,浑然没有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自觉。
桌案上还端端正正地摆着两本书。
一本名曰‘物理’,一本名曰‘化学’。
即使要9点龙气,陈子龙也毫不犹豫地在发表‘原理学’后兑换了这两本书。
而且坚定的认为这是目前所有物品中价值最大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
传播原理学是理想,程朱理学是现实。
不相干!
“大人,今日又有两位大儒到墨韵报社痛骂,说您这是‘篡圣人之言’。”
曹明远硬着头皮说道,他已经尽量选了一句最能入耳的评价。
事实上,那些大儒骂的更难听。
很快,总部门口就传来了叫骂。
“陈懋中,你不过一介狂生,薄薄微命,连个举人都未中,还敢大放厥词?!”
又是一个愤概的老儒生。
“大人,要不要派人下去把他们赶走?”
韩童都替陈子龙感觉忍受不了,出言说道。
“不必。”
陈子龙摇了摇头,翻过一页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他已经统一下令,对这种老儒生,最打击其积极性的就是毫不理睬。
况且他们的思维恐怕早已固化,陈子龙的对象是明末那批思想活络的年轻人。
果然,在骂的口干舌燥后,见到也没有人理睬,自觉无趣的老儒生悻悻而去。
在老儒生走后,两个少年溜了进来。
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四岁
两个站岗的乡勇队见到他们几个,微笑放行。
他们分别是一个是顾枢嫡子顾之恺,一个是与陈家世交侯家小公子侯玄汸。
“陈大哥今天有空吗?我们两个想找他讨教原理学。”
“回两位小公子,陈大人说了,这些天只要是有想与他探讨原理学的人,他随时奉陪。”
曹明远微笑地把两个少年引进去。
顾枢是最先鼎力支持松江合作社的世家大族,现在又镇守大静,他的嫡子待遇自然不必多说。
侯玄汸则是陈家世交侯岐曾之子。
他爹则在原来的历史线中死于抗清的路上,时间是永历二年。
“之恺,玄汸。”
陈子龙起身握着两人的手。
见到好友之子,他颇为感慨,好在一切都尚未发生。
“陈大哥!”
两位少年恭敬行礼,之后开口说道。
“我们今天来找你,是来请教原理学的。”
“哈哈哈,难得你们如此,大哥今天畅所欲言。”
在工商业萌芽已经出现的明末,固然有一部分人反对新学,但支持者也不会在少数。
“先坐下。”
他吩咐韩童上茶,指了指椅子。
“在回答之前,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
等待两人就坐,陈子龙率先开口问道。
“这原理学和传统的儒家经义可大不相同,你们为何会对此感兴趣?”
“我从小就喜欢机械,说书的说诸葛亮能造木牛流马,诸葛连弩。”
侯玄汸先说道。
“大哥的原理学说‘理’由万物生,那我学会了道理,是不是也能造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了?”
“没错,这两者也在原理学之内,不过你小小年纪,就要造诸葛连弩做什么?”
“打鞑子啊,我爹说鞑子占了咱们的土地,还杀了许多百姓,等我长大也要跟着大哥和爹一起杀鞑子。”
“好志气!”
陈子龙重重点点头,肯定地拍了拍侯玄汸。
心想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你是见不到了,等你老了说不定能看到蒸汽火车和马克沁机枪。
到时候你一定会更喜欢它们的。
“之恺呢?”
陈子龙转头问道。
“回大哥的话,我自幼学习先贤亚圣之经典时,便总有疑问。”
顾之恺拱了拱手,出言说道。
“孔圣孟圣皆是千年之前的人,圣人又无通晓古今未来之术,我们却以千年之前之事师千年之后人,岂不是因果倒置吗?”
“我数年前就这样问过先生,结果就被打板子了,说不要胡思乱想。”
“直到看到大哥在《江南旬刊》上说的‘轻信古书,妄托玄谈,则原理不可究也’,顿有千里觅知音之感!”
说到此处,看到陈子龙已经抑制不住的笑容,顾之恺撇了撇嘴。
“陈大哥,连你也笑我,我此言是不是偏颇了。”
陈子龙哪里是嘲笑,而是大有欣慰之感。
好像刚抛下一个饵料,就两条大鱼上岸的欣慰之感。
他们两人一个是坚定的原理学‘马克沁’主义者,如此年少便以立下以机械保家卫国的志向。
一个则是不世出的唯物主义独苗,提出的理论与数百年后不谋而合。
“来,你们两个过来。”
陈子龙热情地对他们招了招手,等待他们好奇地凑近,将摆在桌上的两本书拿起。
“今天大哥为你们介绍两门书,或许可以解答你们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