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以新时期底层文学叙事研究为烛照,我们首先发现,底层文学叙事同样也是当代英国诗歌的重要收获,是当代英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当代英国诗歌的底层叙事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叙事内容、叙事主体、叙事对象、叙事策略上,都与新时期中国底层文学叙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契合度。国内底层叙事研究的学理争鸣、理论深化研究和文本分析,无不为研究当代英国诗歌的底层叙事提供了学理参照、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这样的视角,批评者既可以用本土批评话语来研究其诗歌的主题和叙事方式,也可为研究中国底层写作的精神资源和思维方式提供一定的反向参照。最后,通过本研究,我们试图揭示当代英国重要诗人与中国当代作家一样,力求以富有人民性的诗歌来救赎文学、道德和社会。因此,底层叙事视角下的当代英国诗歌研究,既是一次文学研究中学西用、中西融通、互为借鉴的有益尝试,也能为缓解当前社会矛盾和危机提供一定的文化参考。


[1]“读秀”外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统计显示,2003—2023年,国外各级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关于哈里森的研究900余篇、达菲的研究600余篇、希尼的研究2400余篇、阿米塔奇的研究430余篇;国内外图书馆查阅到相关著作92部。研究者从阶级、种族、性别和身份诸方面对这些诗歌进行透视,呈现出多重视角、多元价值判断的研究势态(Eagleton,2003; Broom,2006; Corcoran,2007; Kinnahan,2008; Badiane,2010; Bala,2012; Clines,2013; Jefferson,2013; Joseph,2017; Regan,2017,2018等),为后学的文本理解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和研究导图,但国外学者并未将当代英国诗歌放置在底层文学叙事的框架下开展研究。较之国外研究状况,国内相关研究有失均衡。据CNKI不完全统计,2003—2023年,各级学术刊物刊登关于哈里森研究的文章4篇、达菲研究的22篇、希尼研究的89篇、阿米塔奇研究的3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张剑、章燕、何宁等学者的著述勾勒出当代英国诗歌的多元化和大众化发展走向与脉络;但研究集中指向希尼,热点在于希尼作品的爱尔兰民族性和政治性(何宁,2006;戴从容,2010,2014,2020;李成坚,2005;杜心源,2007,2008,2013;刘炅,2016;朱玉,2014,2018等)和对达菲诗歌女性形象和移民身份研究(张剑,2015;吴晓梅,2016;周洁,2018;曾巍,2018,梁晓冬,2018,2022等)虽出现上升趋势,但成果产出总体量小。对哈里森、阿米塔奇的诗歌研究主要指向哈里森的工人阶级立场和精英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对新晋桂冠诗人阿米塔奇的研究主要针对城市日常生活和生态危机书写,而且评论文章寥若晨星(梁晓冬,2009;章燕,2005;张珊珊,2020,2023)。总体而言,国内当代英国诗歌研究虽同样为本课题开展提供了重要文献参考,但也未系统开展底层叙事研究。因此,从底层叙事视角出发来研究当代英国诗歌,不失为一条中学西用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