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习与思考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全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事件,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行为准则,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正确的指导,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光明大道。
一 《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地位的确立
首先,《共产党宣言》为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为被阐明的重要思想之一,科学社会主义在问世后随即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开展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指导思想。通过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者们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无法被仅着眼于自身利益的资产阶级所调和的,因此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同时,作为《共产党宣言》中所阐明的另一个重要思想——阶级斗争学说,亦为无产阶级革命者们提供了无产阶级的特性、使命、具体路径上的指导,呼吁无产者们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联合,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其次,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尝试——巴黎公社运动于1871年3月展开了。在巴黎公社运动中,即使经历了“流血周”的残酷镇压,被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压迫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依然表现出了极为高昂的革命斗志与热情。由于法国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行动上的不充分,巴黎公社运动在两个月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却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无法被资产阶级解决的,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狭隘的,因此,无产阶级革命的继续是必要的。随后,将巴黎公社运动经验铭记于心的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开展了十月革命这一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1917年11月7日,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者团结在布尔什维克的旗帜之下,怀揣着高昂的革命斗志一齐涌入冬宫,圣彼得堡燃起的革命之火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理论的正确性和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深刻鼓舞了世界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昏庸腐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无力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以《共产党宣言》中的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坚定地走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我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共产党宣言》仍然在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在现如今中国以及国际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共产党宣言》的伟大价值和意义远远没有终结,仍有着极为丰富的时代价值。
首先,共产主义理想尚未实现,但《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却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共产党人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坚定着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信仰。自十月革命胜利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思想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锐意进取,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代代伟大的领导人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其次,《共产党宣言》中“两个绝大多数”的思想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7]中国共产党人秉持着这一思想,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身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最终目标。早在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便提出了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1981年,邓小平同志在《邓小平文集》的序言中写下了“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党的十七大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8]。历代领导人的思想无不在散射着《共产党宣言》中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最后,《共产党宣言》亦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指引。《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是极为丰富的,如共产党人的性质、历史使命和革命路径等,这些思想都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极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共产党宣言》中的党建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向前发展,维护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面临着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党内个别成员的懈怠等方面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列入治国理政战略布局,坚持在《共产党宣言》中党建思想的指导下推动党的建设与发展。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著作之一,其仍有着丰富的理论财富和思想宝藏等待挖掘。在21世纪的今天,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相较于《共产党宣言》成文的1848年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共产党宣言》中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仍是世界范围内共产党人和无产者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其思想光芒在时间的冲刷下依旧闪耀。因此,充分学习《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我们来说尤为必要。
二 拓展与思考
1.“两个必然”思想具体是指哪两个“必然”?
2.无产阶级革命是否具有必然性,其革命的方式是什么?
3.阐述《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1]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XIV—XV页。
[3] 夏征农主编:《社会主义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0—524页。
[4] 《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42页。
[6]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6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7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7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7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8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1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1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9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9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0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2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4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9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1页。
[2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1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51页。
[2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65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66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4—38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9页。
[2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