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要拜就拜勾陈上帝

“降者免死。”

劝降的声音此起彼伏,回荡在战场上空。

残余的叛军一个个腿脚发软,跪倒在地,缴械投降。

三路商军合力围剿叛军主力,一场混战,杀得叛军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一番清点,决战中杀死叛军诸侯与将领九十余名,斩杀叛军近十五万,俘虏近二十万。

大战过后,三路商军主帅聚集到李靖的军营中。

寒暄过后,袁洪便发号军令。

“窦荣率领游魂关兵马,整编俘虏,李靖留在游魂关待命。

鲁雄率领本部兵马与魔家四将中的魔礼青与魔礼红,收复被叛军盘踞的各个城池。

金吒木吒率领陈塘关兵马,听从鲁雄调遣。

魔礼海与魔礼寿随我前往东鲁,暂时担任东鲁总兵。”

翌日一早,三路大军各自行动。

魔礼海与魔礼寿施展遁法,跟随袁洪来到东鲁城,替换申公豹,统领东鲁城的商军,把守东鲁。

袁洪与申公豹点起三千兵马,将城内的一干钦犯打入囚车,押解到游魂关,叫上李靖,一并赶往朝歌。

大军自孟津港渡过黄河,来到朝歌。

帝辛穿着一身黑色王袍,满面红光,率领文武百官,站在午门前等候。

袁洪、李靖与申公豹下了坐骑,来到帝辛面前。

礼毕,袁洪说道:“陛下,此次东路平叛,若是没有李靖父子与申参军相助,断然不会如此顺利,其中虽然有些波折,却瑕不掩瑜。臣以为,论功行赏之时,李靖当为首功。”

帝辛不明真相,挥舞拳头,重重地捶了李靖左肩两拳,大笑道:

“好你个李靖,真是胆大包天,竟然能够想出假造反这种妙计,骗的寡人好苦。”

李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躬身拜道:“若是骗不过大王,又如何能够骗过叛军?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大王,臣一时不慎,被反贼劫走姜文焕,请大王治罪。”

“护国仙师早已经在奏折中写明,此事乃是西方教的叛逆干的,即便你有失察之罪,仍然是功大于过。”

比干劝道:“陛下,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请各位功臣到九间殿说话吧。”

帝辛爽朗大笑:“寡人正要论功行赏,移驾,去九间殿。”

众人簇拥着帝辛与袁洪,来到九间殿内。

帝辛等袁洪落座,随即问道:“仙师,此次平叛,你立下盖世奇功,当为首功,打算要何封赏?”

袁洪笑道:“陛下,贫道乃是修道之人,是替师侄闻仲代理太师一职,暂时留在朝歌,护国安民。功名利禄对我来说,如过眼烟云,不值一提。

陛下要赏,不妨给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多发一些抚恤用的财物。此外,东南两路百姓遭受战火荼毒,还请陛下多加安抚,尽快让百姓恢复生产,安居乐业。”

帝辛说道:“仙师,你回来之前,寡人已经与文武百官商议过。等战乱彻底平息后,东南两路百姓,免除两年赋税。所有阵亡将士,发双倍抚恤。还请仙师不要客气,接受封赏,让寡人表达感激之情。”

见帝辛说的真诚,袁洪沉吟片刻,颔首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东南两路战事大局已定,眼看着就要天下太平。

贫道以为,恰好趁此机会,梳理整顿我大商的祭祀体系。免得再像之前那样,拜了那么多年的河伯,却发现拜的是假河伯,贻笑大方。”

殷商朝野上下,最重视鬼神祭祀之事。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便是殷商鬼神文化最好的写照。

袁洪语出惊人,帝辛与文武百官闻言,顿时来了精神。

帝辛急忙问道:“祭祀之事,仙师打算如何整顿?”

袁洪早有谋划,从容答道:“祭祀之事,必须围绕两大宗旨整顿。其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二,敬天法祖,尊道贵德。

先说第一个宗旨,陛下与文武百官都希望我大商战无不胜,为何却不拜勾陈上帝?”

帝辛与比干为首的一干文武大臣,都是一脸懵圈,面面相觑。

天庭六御之中,只有玉帝与后土皇地祇在位,其余四位长期空缺,是以人间并不知道有这四位神祇的存在。

帝辛没听说过勾陈上帝,老大的尴尬。

一个眼神飞去,中大夫费仲心领神会,眯着小眼恭敬问道:“仙师,下官孤陋寡闻,没听说过勾陈上帝,敢问仙师,这勾陈上帝是何方神圣,能让仙师如此重视?”

袁洪将帝辛与费仲的小动作看在眼里,眉毛一挑,质问道:“费大夫,你竟然不知道勾陈上帝?”

费仲眼角余光瞄了帝辛一眼,笑得更谦逊了。

“仙师,下官见识少,从未听说过勾陈上帝之名,还请仙师指点。”

比干身为丞相,职责之一便是主持祭祀之事,也未听说过勾陈上帝,心中惭愧不已,暗暗竖起耳朵倾听。

不料袁洪目光一转,落到比干身上,问道:“丞相,你日常主持祭祀之事,是否知道勾陈上帝?”

众目睽睽之下,比干无法推脱,红着老脸说道:“比干不知,还请仙师指教。”

袁洪不理比干,看向帝辛,帝辛心头一紧,目光游移,不敢与袁洪对视。

袁洪心中暗笑,放过帝辛,朗声问道:“诸位,有谁知道勾陈上帝,能否为丞相与费大夫解惑?”

文武百官一个个装聋作哑,装作没听见。

见无人应答,袁洪痛心疾首道:“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勾陈上帝,难怪会将我大商的祭祀搞得一塌糊涂,真是岂有此理。

勾陈上帝全名是勾陈上宫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乃是天庭的武神和战神。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诸位想要我大商战无不胜,岂能不拜勾陈上帝?

实话告诉诸位,东南两路的叛乱能够快速平定,除了将士用命,正是因为有勾陈上帝暗中相助,击败西方教那些左道术士,才能势如破竹。”

帝辛与文武百官恍然大悟,不由得议论纷纷,九间殿内一片嘈杂。

比干躬身拜道:“多谢仙师解惑,以仙师的意思,是打算为勾陈上帝立庙?”

“我正有此意。”

比干接着问道:“仙师之前说,祭祀体系的第二个宗旨乃是‘敬天法祖,尊道贵德’,此言何解?”

袁洪答道:“勾陈上帝乃是天庭六御之一,位高权重,敬他便是敬天。至于法祖······太史何在?”

太史向挚出班答道:“下官在。”

“太史,你给大王和诸位大臣说说,轩辕黄帝与大王,与丞相是何关系。”

袁洪说完,别过头去,不看帝辛与比干。

比干与帝辛这对叔侄,见袁洪一脸不屑,更是摸不清头脑。

太史向挚整理思路,大声说道:“轩辕黄帝长子名曰玄嚣,玄嚣有子名曰蟜极,蟜极有子名曰姬俊,别名帝喾。帝喾与简狄生有一子名曰契,契被帝喾分封到商地。

部族以地为号称“商”,故此契又被称为商契,乃是大王与丞相的先祖。仙师的意思是,我大商王室,乃是正宗的轩辕黄帝后裔。”

向挚说的慷慨激昂,帝辛与比干听后更是迷惑。

帝辛见袁洪侧着头不理会自己,给比干飞过去一个眼神。

比干急忙问道:“仙师,殷商王室乃是轩辕黄帝后裔,此事尽人皆知。仙师为何要提及此事?还请仙师明示。”

袁洪转过头来,怒道:“你们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罪加一等。我问你,我住在何处?”

“仙师住在太师府。”

“之前呢?”

“仙师住在······”

比干的七窍玲珑心猛地抽动,立时明白袁洪的意思,结结巴巴说道:“······住在城南轩辕坟西侧仙洞之中。”

袁洪拍着座椅扶手,冷笑道:“你还知道我住在轩辕坟旁边。轩辕坟无人照看,坟头草都有三尺高。我于心不忍,才住在那里,帮你们这些‘孝子贤孙’照看轩辕坟。我的话,你们听明白了。”

袁洪义正词严,帝辛、比干与微子启等王室成员面红耳赤。

大殿内鸦雀无声。

比干与微子启和帝辛碰了个眼神,惶恐说道:“仙师教训的是,是我失职,让轩辕坟无人照看,仙师息怒。大王,臣失职,令祖宗陵寝无人照看,惹得仙师发怒,还请大王责罚。”

帝辛抹了抹掌心里的汗水,沉声说道:“王叔不必自责,此事寡人也有过错,才惹得仙师不快。仙师,你还有何指教,还请明示。”

袁洪说道:“贫道的意思,是在轩辕坟建一座天祖庙,庙宇名字乃是敬天法祖之意。庙里正殿供奉勾陈上帝,后院祭祀轩辕坟。

祭拜勾陈上帝,乃是敬天,祭拜轩辕黄帝,乃是法祖,合为一处,便是敬天法祖。陛下若是要真心封赏贫道,便依贫道的意思,建一座天祖庙。”

帝辛、比干与文武大臣恍然大悟。

帝辛急忙说道:“仙师劳苦功高,寡人感激你,自然是一片真心。多谢仙师提醒,不然寡人竟不知道要拜勾陈上帝与轩辕黄帝,仙师费心了。

王叔,此事事关我殷商江山社稷,还请王叔亲自统筹,尽快动工,建成天祖庙。庙成之日,寡人要亲自前往天祖庙,祭拜勾陈上帝与轩辕黄帝。”

比干说道:“臣遵旨,稍后,建设天祖庙之事,还请仙师多加指点。”

袁洪对比干点点头,转而对帝辛说道:“大王,论功行赏,该轮到李靖与其他功臣了。南路平叛,邓九公以三山关兵马抵挡叛军多年,令南方各路反贼闻风丧胆,不妨让他担任南伯侯,统领南方各路诸侯。

东路平叛,李靖一家居功至伟,况且,臣与李靖一家颇为投缘,想要留他在朝歌,不妨让他接替鲁雄,担任左军上将军。”

帝辛笑着看向李靖:“李靖,自从你就任陈塘关总兵以来,寡人、武成王与你多年不见,甚是想念。你轻易不出手,一出手便叫寡人大吃一惊。护国仙师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有何看法?”

李靖毕竟心虚,不想留在朝歌,急忙推辞:“大王,臣在陈塘关多年,熟悉东路各方诸侯,臣想留在东路,震慑叛军余孽。”

帝辛沉吟不语。

李靖一家都是戏精,心怀不轨,袁洪正打算将他留在朝歌,慢慢收拾,哪里肯让他到外地做官,当即说道:

“陛下,贫道让李靖留在朝歌,还有别的用意。西方教的叛逆精通旁门左道之术,之前趁李靖不备,救走了姜文焕。

将来说不定会以道术暗算李靖,为叛军复仇。我将李靖留在朝歌,为的是就近关照,免得他糟了西方蛮夷的暗算,让国家少一个栋梁之才。”

帝辛连连点头,对着李靖语重心长说道:“李靖,听到没有,仙师为了你,是煞费苦心。依寡人的意思,你先留在朝歌任职,等武成王回来,咱们一起叙叙旧。等过上几年,风平浪静,寡人再任命你到外地任职也不迟。”

袁洪与帝辛轮番劝说,理由充分,李靖不好推辞,只能躬身拜谢。

帝辛看向申公豹,问道:“申道长打算要何封赏?”

申公豹在一旁听了半晌,心中早有打算。

“陛下,贫道乃是修道之人,不喜欢约束,等天祖庙建成之后,贫道到庙中做个主祭即可。平时主持庙中事务,若是国家有战事,贫道便随军出征,为陛下分忧。

此外,还有一件事,护国仙师的师侄洪锦,遭西方教弟子毒手,年纪轻轻便为国捐躯,请陛下封赏,告慰烈士在天之灵。”

帝辛脸色一沉,忍不住感叹道:“洪锦阵亡之事,寡人已经在奏折中看到。他还不到三十岁,英年早逝,我大商又少了一个栋梁之材,仙师要节哀。”

袁洪闷声言道:“贫道稍后自会设法为洪锦报仇雪恨。申参军担任主祭之事,我求之不得,还请陛下恩准。”

帝辛痛快说道:“传寡人旨意,让申道长任天祖庙主祭之职,追赠洪锦为讨逆大元帅,以上大夫之礼厚葬。”

众人又议论一阵,定下奖赏内容:

邓九公封为东伯侯,封地鄂城。

张山继任三山关总兵。

鲁雄封为东伯侯,封地为东鲁。

游魂关总兵窦荣,封为东海候。

张奎封为陈塘候,封地陈塘关。

魔家四将晋升为总兵,魔礼海魔礼寿镇守游魂关。

魔礼青魔礼红镇守佳梦关,等东路战事结束后就任。

其余有功将士,依照军功,酌情封赏。

宫廷晚宴过后,袁洪邀请申公豹到太师府居住。

翌日下午,比干便风风火火来到太师府,与袁洪商议建造天祖庙之事。

袁洪一连忙了三日,这一日夜间,管家来报,孔宣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