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仇阳手下,除开仇氏的军队外,还有梁国的左军五千人。
这些是之前梁君留给他南下宋国所用。
现在梁国局势动荡,这五千人,现在不用,等到后面被调回去,他仇阳可就欲哭无泪了。
........
江面响起了三道号角声,号角声颇有一股震慑人心的作用,好似有千万的冤魂在自己耳边响起。
卫阳听着,都有些惊悚,更别说一旁的宋国士兵了。
士兵们心神震动了一下,不过,很快又恢复了过来。
后面再听,也没有什么感觉了。
号角声响起,四周的梁国士兵如蒙大赦。
今天这群宋国人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十足的惊喜。
尤其是智也,此时智也差点就哭出来了。
对面的宋国人,就逮着他这里打,跟智也一条船的,自然是他的亲兵,也是智也在军中权力的核心。
这一战,智也至少损失了一半的亲兵,如果不是退无可退,估摸着梁国战士已经跑完了。
“撤军!撤军!”
收到命令,智也毫不犹豫,朝着后面高声呼喊。
梁国士兵们闻言,立刻回到自己的小船上。
宋国士兵没有经历过水战,刚刚又被那一道号角声又让大家都恍惚了一阵。
战场瞬息万变,就在这一瞬间,梁国士们已经脱离了战斗。
后面宋国士兵还想要继续朝着前方追击,可是,有些机会,过了就是过了。
梁国军士还十分有纪律地派出了士兵断后。
........
“可以了,让大家收兵吧。”
卫阳一直观察着战场的形势,见到梁国军士已经上了船,便没有再令人继续追击。
此时,卫阳身边的公子疑,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又希望,又绝望的过程,垂下自己的头,似乎已经有些认命。
卫阳看着这个被绑着的公子疑。
绑架他国公子,名声上确实是不太好听,不过,这些也都是权宜之计,没办法的事情。
现在他想要复国,就必须在宋国内部获得足够的支持,鉴于目前宋国的局势,最好还是自己能在宋国混出一番名堂。
公子疑,可是他卫老爷进步的快车道。
不过.....
卫阳想着方才那道声音,看向一旁的高长。
“长,方才那是什么声音?”卫阳问道。
高长一时惊愕,他在梁国待了没多久就被送到宋国了,老实说,他也不知道方才那是什么声音。
正在两人疑惑之时,高秋站出来,对着卫阳行礼。
“公子,那是仇氏的法宝,仇氏祖上是夏朝的将军,这号角就是从那时打造的。
这号角,经历了数千场战斗,因而有震慑人心的功效,不过,最多是能震慑一次,听过一次的人,再听就没什么效果了。”
“战场上到处都是杂音,人数一旦上万,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哦?这位小兄弟是?”
卫阳早就注意到,高长过来的时候,带了一名小孩。
不等高长介绍,高秋再拜一礼。
“高氏高秋,见国公子。”高秋说道。
“高秋?”
“早听闻,高氏兄弟,卫国双杰。
哎......如今,你们这样的人才,却要跟随我流离失所,这是我的过失。”卫阳叹息道。
这当然是客气话,老实说,他卫老爷哪里认得什么高氏兄弟?
这也不能怪卫阳,原主的记忆里,除开打马游猎,就是无事发生。
对于国内那些权贵的消息,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知半解,高氏?没听过。
不过,卫阳这话虽然是客套话,却让高长高秋很受用。
一来,卫阳公子的身份摆在这里。
二来,虽然他们也知道卫阳在说客套话,但是,能说客套话,至少也能证明公子阳现在是个脑子正常的人。
只要公子阳脑子正常,就有复国的机会!
公子阳嫡长子的身份,毕竟还摆在那里。
现在周礼虽然衰落下去,对天道的影响要小许多,但是,周礼中的许多东西,天道却是认可的。
比如,嫡长子继承制。
现在卫国的乱局,一定程度上就是卫国新的国君无法掌控卫国的运道,需要重新收拾山河。
“公子,这位,正是我的胞弟,高秋是也。”
“秋先前一直都在梁国,对于梁国比我要熟悉不少,如果公子有任何疑问,可以放心问他。”高长此时也站出来背书。
“哦?”
卫阳挑眉。
“不知,秋,有何高见?”
现在卫阳处于宋国和梁国的边境,梁国的一举一动,对于他的影响,那都是无比巨大。
卫阳一向讲究顺势而为,但是,他也得知道什么才是势。
高秋再拜一礼。
“公子,我以为,公子现在,应该整军备战,以待天时。”高秋说道。
“何以见得?”卫阳问道。
“公子不知,此时梁国的将领,名为仇阳,他的父亲乃是被微启将军射杀的仇噫。
这仇阳,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易于的货色,自从他接手了仇家,就一直在筹划报复微氏。”
“上次南下,仇阳虽然取得了成就,但是心里一直还是耿耿于怀。
这次他准备充分,肯定不久就会再次南下。”
“梁国军队,难道不等到秋收之后吗?”卫阳问道。
高秋摇头。
“以前会,但是,现在应该不可能。”
“梁国如今与宋国有些相似,几名公子争权夺利,老国君病重。
现在梁国国内局势动荡,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撤销仇阳左正卿的官职。
仇阳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听着高秋的话,卫阳微微点头。
这高秋,说起事来,头头是道。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年轻了。
现在说什么事情,都那么绝对,从来没有考虑过,万一他说错了怎么办。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少年心气,卫阳可以容忍。
而且,高秋的说法,虽然绝对,但是做法却没有太大的问题。
卫阳本来的准备,也是快速练兵,借着战争发家。
他终究是卫国的公子,是要复国的,不可能在陈邑当一辈子的县君吧?
别看宋国人现在对他不错,那是卫国现在局势未定。
一旦自己那位庶出的兄长腾出手来,宋君还有没有容人之量,估计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