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徒四壁

原本浑身脏兮兮的冬冬,这小子更狼狈了,身上、脸上都是泥浆,样子很滑稽。

母亲过来顺手拎起冬冬,像是拎起一只巨大的青蛙一样。

母亲没好气地说:“大的一身脏兮兮的,还没汤猪呢,小的又该汤了。”

爷爷笑着把冬冬接过来:“省点热水,我刚好要到河边去刺黄鳝,把这小王八扔到河里就是了。”

“咦,你这老家伙才会讲话呢。你重孙子是小王八,那你是啥?不就是个老王八,是大大的老鳖啊。哈哈哈……”

来人是个圆脸的阿姨,楚林枫想不起来是谁。还是起立,笑着打招呼。他知道,这村子里的人,扯来扯去都是亲戚。

“哎呀,这二娃子果然醒了。这下好了,你看看,这两天把你娘急得,恨不得把自己熬了汤救你的命。我还陪你娘去请刘大仙给你禳病,你别说,刘大仙算的还准,他说三日内必醒,这刚过两日……”

母亲连忙给来人使眼色:“他表婶,别说这些。娃是读书人,不信这些。来,屋里坐。”

表婶一挥手:“坐啥啊,赶快过去,金家快开席了,让我过来招呼一声。”

母亲在围裙上擦着手说:“我就不去了,今天下午二娃子这一耽搁,我又没给帮上忙,臊皮得很。算了,我也走不开,娃刚醒过来,还要伺候呢。”

“伺候啥啊,大小伙子了,又不是冬冬那样的碎娃。都该娶媳妇了,还要娘伺候?走吧,走吧。”表婶也是泼辣,上来挽着母亲连拖带拽地拉上走了。

“妈,你尽管去吧,别管我。”楚林枫笑着同她们招手。

母亲一边走,还一边回过头来喊:“锅里的水已经烧好了,换洗衣服在床头放着,记住别招凉水,洗脸也用热水啊……”

“你儿子坐月子啊!要你操这么多心。”表婶轻轻给了母亲一拳。

看着她们走远,院子里也安静了。爷爷带着冬冬去河边了。

楚林枫坐在堂屋的门墩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突如其来的身份转变,这忽然回到三十多年前,让他欣喜万分。

既然重生了,那么很多事情需要重新来过,要避开以前踩过的坑,犯过的错。要好好地规划一下,这个人生该怎样过。

算了,这个问题慢慢想,好好规划,先应付一下眼前吧。

楚林枫在屋子里转了转。房屋还是那样的破败,墙皮都脱落了,露出里面的土坯,有蜜蜂嗡嗡地钻出钻进的。房梁是木头棒子的,已经熏得发黑。瓦片间缝隙很大,投射着光柱,可以看见灰尘在飞舞。

灶台边的案子上,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玻璃瓶子。是酱油、醋等调料。

仅仅能吃饱肚子的年代,最缺的就是钱。

楚林枫长叹一口气。他知道,他第一步就是要带着这个家,摆脱贫困。

洗澡的水,已经烧好了。楚林枫到屋里找出大木盆,将热水倒在里面,兑好水,脱光了坐了进去。好舒服啊,用毛巾蘸着热水,从头上淋下来……

这种舒服通泰的感觉,比自己泡过的温泉,洗过的桑拿,都要舒服。

唯一让他尴尬的是,没有洗发水、沐浴露,只有半截皂角,搓澡巾也是一个丝瓜瓤子。

楚林枫再次从屋里出来,感觉格外清爽。

屋子这一片已经阴凉了,太阳被挡在了山峰另一面。沿着山谷流下来的凉风,让这山村的黄昏没有了暑热。对面山上,被太阳金色的余晖照耀着,肃穆而又圣洁。

楚林枫仔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装扮,虽然很土,还很破旧,但干净整洁,这也是山村中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了。况且,他还是村子里第一个到城里读完重点高中的学生,是村民眼中的高材生啊。

楚林枫对头型很满意,刚洗过的头发很蓬松很柔软,又梳了点头型,感觉像那个年代的港台明星。

楚林枫知道山里人的习惯,家家户户只要有个大小事情,都会聚集不少的人。于是他提前打扫了院子,拿出小方桌摆上,拿出屋里的长条凳,小凳子,小竹椅,摆好。

还有,要提前烧一锅水,将暖壶灌满。一会人来了,没事就是喝茶闲聊,摆龙门阵。

家里收的花生呀瓜子啥的,楚林枫不知道母亲在哪里收拾着,茶叶也不知道放在哪里的。他只好提前把茶缸摆好。

茶缸只有一个,很大,白色的瓷掉的很厉害,但可以看见“红军不怕远征难”几个红色的字。楚林枫记得,爷爷每天早上要在炉子上烧一小壶开水,沏上浓浓的茶,再抽上一锅烟,才开始干活的。这茶缸,是他们家通用的,谁渴了,谁就抱着喝。

还好,找到一个茶壶,瓷器的,显然有些年份了,提手已经坏了,换成了铁丝拧上的,怕烫手,又缠上了布条子,什么颜色已经看不出来了。客人喝茶,只能用土陶碗了。

果然,不一会就听见说笑的声音从路上传来。第一波走进院子的,果然是一帮大娘大婶,还有小脚的老太婆。

“哎吆吆,这二娃子这么精神,哪里像生过一场大病啊,倒像是刚出月子的月母子啊。”

“嘿嘿,是啊,你看这身板,多俊啊。我娘家二舅有个孙女,比二娃子小两岁,般配。”

“唉,这读书人是不一样,不像我们泥腿子,你看这光鲜白嫩的。”

“这娃子,人长的周正,读书还有出息,以后肯定能当大官。”

……

楚林枫瞬间被她们围着,像是在集市上挑选种猪一样。这一声声的夸奖和吹捧,搞得楚林枫怪不好意思的。

母亲却受用得很,脸上都笑开了花。

“菊花,谁说你这娃只会念书?你看,咱们还没来,人家就拾掇好了,桌子也摆好了,水也烧好了。多懂事的娃啊。”

楚林枫赶紧招呼她们坐下,她们却没有一个坐下,都推托说家里的猪还没喂,鸡还没喂,要回去扯猪草,煮猪食的,反正没空坐,只是来看看二娃子。临走时又叽叽喳喳地叮咛一遍:

“既然回来了,就安心,别让爸妈受罪,年轻人,能多干点就多干点。”

“书就别念了,念那么多书有啥用。现在都承包责任制了,各家把各家的日子过好。”

“多注意身体。年轻时别不当回事,年老了就后悔了。”

“……”

大娘大婶们叽叽喳喳地走了。楚林枫知道,山里的婆娘一是天黑不能随便串门,二是,她们确实家里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干,洗洗涮涮的,喂猪喂鸡事情很多,一天闲不下来。

天麻麻黑的时候,听见路那边有人高声说话。

这是金老四家的酒席彻底散了。喝得有些轻飘飘的男人们开始高一脚低一脚地回家了。伴随他们的是一阵阵的狗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