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舟抽出一沓棋谱记录纸,抄写着重生前在牢里看过的棋谱,对于当下来说,那才是真正的武林秘籍。
没想到这一写就停不下手了,整整十年的《围棋天地》杂志,每一页都在他脑子里存着高清图似的。
钢笔尖在纸上嗖嗖乱跑,不到俩钟头就默写出上百局棋。
申真谞的AI流、柯洁的白棋必杀局,还有古李大战那种火星撞地球的肉搏战。
这些棋谱被他写得工工整整,墨点子密密麻麻像撒在纸上的黑白云子。
翻到古李大战那几页,顾云舟盯着前AI时代的棋路出神。
那时候的棋手个个风格鲜明,杀招里都带着脾气,像是武侠片里高手过招时兵器撞出的火星子。
算算时间,现在这二位已经在棋坛冒尖,过不了几年就该称王称霸了。
也不知道自己这重生的人生,有没机会成为职业棋手,去和这些大魔王交手。
算起年纪,按现在规矩,十八岁超龄确实当不了职业棋手,但记得再过几年政策就放宽,二十五岁之前都能考段。
再说了,就算不考段位证,只要能在职业赛里杀出名堂,照样能入段。
围棋这行说到底,棋盘上见真功夫才最硬气。
他估摸了一下自己现在棋力,在牢里十年虽然没实战,但那些让职业棋手都头疼的死活题早把计算力练出来了。
现在少说也是个业余6段打底,只要多找高手过招,高中毕业前混到职业二三线水平应该问题不大。
更别说他脑子里还装着未来AI研究出来的那些黑科技招数,以后就算杀进职业一线也不是没可能。
更何况,这还只是按自己棋力不涨来算。
眼下才十八岁,人生这盘棋刚下完布局,中盘厮杀还早着。
顾云舟随手翻开一旁的小林光一的对局集,看着上世纪的老棋谱直摇头。
这些被AI判定为“缓手”的棋招,倒像是慢悠悠的绿皮火车,和未来高铁般的AI棋风比起来,恍如隔世。
顾云舟刚在纸上推演完两盘日本六超的棋局,楼下传来母亲张春丽带着乡音的喊声:
“阿舟!排骨都凉了,快下来吃饭!”
饭桌上,顾云舟望着父母容光焕发的面庞,眼眶微微发热。
前世那场无妄之灾让二老受尽委屈,顶着白眼到处帮自己申诉,这一世定要加倍补偿。
别说靠围棋能混成啥样,就凭脑子里未来二十年的股票走势,在电脑前敲几下键盘赚它几个小目标,那还不是跟喝凉水似的?
此生自然不用为碎银二两发愁,正好全情投入对棋道的追求。
“妈,没钱了,马上开学了,要买点文具。”
吃完饭后少年搓着手装可怜。
他记得自己在高中时候,一个礼拜有个十块钱的零花钱,有时候叔叔阿姨还会给点,自己小日子过得还是蛮滋润的。
顾重山从皮夹里摸出三张十元纸币拍在儿子手心:
“省着点用。”
这位年过四十的副科级乡镇干部总爱板着脸,但藏不住眼角细纹里的欣慰。
顾家独子从小就是街坊四邻口中的“文曲星”,虽说考清华北大可能还不够,但稳稳能进林北大学的成绩单,足够让全家惯着他这些不打紧的小要求。
顾云舟攥着钞票闪出家门,熟门熟路拐进“超越网吧”。
沾着可乐渍的会员卡往台面一滑:
“充十块。”
2003年网络已经很普及了,不过顾云舟要到高考后才有自己的电脑,但是小县城里网吧足有几十家。
恶性竞争之下,网费越来越便宜,现在已经到了两块钱一个小时的冰点。
还不需要身份证实名制,就是乌烟瘴气。
绕过三排玩《传奇》大呼小叫的机位,顾云舟蜷进角落的旧电脑前。
Windows98的蓝色界面跳出来时,他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滚烫的主机箱。
他熟练打开TOM网的棋圣道场,下载新出不久的tom对弈软件。
这是李超人旗下刚引进韩国TYGEM系统的对弈平台,上线月余便因能跨国对战风靡棋坛。
不过由于网络比较卡、频繁掉线的问题,在几年后,被用同个软件的新弈城取代。
等待下载的工夫,顾云舟随手点开QQ。
好友列表里主要有两种,稀稀拉拉的几个同学,剩下全是网上认识的棋友。
至于亲戚?
老一辈到现在还觉得网络是洪水猛兽,根本不上网。
鼠标滚轮往下一滑,棋友们千奇百怪的ID蹦出来:
“弈林剑客”旁边挨着“黑白无常”,下边还有个闪瞎眼的”三国我最帅”。
切到群聊界面更热闹,几十个QQ群里有八成都是围棋圈子的。
挂着田园logo的“阡陌棋友会”和顶着玫瑰徽章的“花卉基地”排在一起,活像两个江湖门派在打擂台。
这些草根围棋组织把BBS时代的江湖气带进QQ群,日常不是发“英雄帖”约战隔壁帮派,就是搞“华山论剑”排位赛。
此刻“18k棋友会”群里正刷屏:
“今晚八点对砍天龙会二十台,能来的兄弟到接待室领台次!”
提示音突然响起,TOM对弈安装完成。
这款引进韩国TYGEM内核的软件甫一上线就引爆棋坛——不仅能跨国对战,还举行了第一届“东洋生命杯”网络比赛。
其中冠军奖金高达3000万韩元,在2003年折合18万人民币,足够在小城买套房。
报名截止9月10日,条件就一条:TOM七段以上。
顾云舟注册了个新号叫“请叫我AI”,初始段位只能选五段。
升段规则简单粗暴:
同段位对局中20局赢15局升六段,全胜则直跳七段。
今天是8月25号,也就是说,他得在剩下十几天里拼命打上七段才能赶上报名。
现在平台被比赛奖金吸引来各路高手,五段房间里指不定猫着多少职业棋手。
他上辈子看围棋杂志时,见过有人吐槽:
明明现实里是业余5段高手,在TOM五段上居然连输好几盘,简直不科学!
要知道在其他网站,业余5段轻轻松松就能打上九段。
匹配键刚按下三秒,对手“破岩手”跳进房间。
顾云舟瞳孔微缩——这ID是“千手帮”的台柱子,有着业余6段的证书。
这年头想拿业余六段证,得在黄河杯、晚报杯这类全国业余大赛里挤进前十名,比二十年后难多了。
题外说一下,拿到第一名就是业余7段。
至于业余8段眼下国内压根没有,日本倒是给世界业余冠军发过证。
至于业余9段,严格来说目前没有。
如果将来有人拿到这个段位,那会是比职业九段还稀罕的存在。
没想到第一盘棋就撞上这种硬茬子,顾云舟反而来劲了,正好试试自己现在到底有没业余6段的水平。
网吧劣质鼠标突然变得滑腻,他在烟熏火燎的角落里挺直脊梁,认真的对待重生后的第一盘棋。
额,跟韩寻文那三盘不叫下棋,那叫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