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道藏殿。
赵巡他们和其中的不少人打着招呼。
这都是这段时间积攒下的人脉。
孙良长袖善舞,赵巡也不差,何况他们在道藏殿学习,还借了不少师兄的学习资料。
平时互通有无的,加上互相交流什么的,和这些师兄们的关系处的尚可。
这些读道藏的师兄,有些是天赋确实不行,要不就是记不住,或者理解差。
有些是不想去善功堂干活。
有些都已经在这道藏殿待了两三年了,还没有过考核。
但赵巡对于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都是好兄弟。
很快,考核的教习抵达了此地。
来者居然还是三位穿着深色道袍的道士,这和当初的外院考核时候的持衡道长可是同一个级别的。
仅仅是这个架势,左丘,丁志孙良三人对视了一眼。
这架势足以表达邑山宗对于这道藏考核的重视性。
为首的一名道士敲了一下玉磬,朗声道:“自觉道藏熟记于心,懂得其中含义者,上前来。”
道藏殿此时近百人,但是上前的只有寥寥不到二十人。
其中还有赵巡四人组。
后排有人小声的说道:“扶九师弟他们四个,居然也敢上前了。”
有人解释道:“想必与我们当时来时一样,先去试试,心里有个底。”
前面的三位道长,其中一位看了四人组一眼,但也什么都没说。
见人齐了,其中一个道长一挥浮尘,带着所有人离开道藏大殿,进入了后方的一处偏殿之中。
在这里,已经摆满了书案,笔墨纸砚等等。
为首的道长说道:“且坐下,开始答卷吧。”
“不得四处张望,不得交头接耳。”
“是!道长!”
赵巡找了一张桌案坐下,开始看着上面的试卷。
上下抚摸打量了一下,题目很多。
这次的考核,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浑水摸鱼过的。
题目之中,有要求对道藏原本的内容进行默写的。
也有写出的原文,要求书写译文和理解。
更有结合现实出题,要求用道藏来解题。
各种内容繁琐,估计要写整整一天的时间。
赵巡理清题目之后,就开始动笔,面对试卷上的问题,他基本没有犹豫,直接就可以落笔作答。
无论是道藏的原文,还是道藏的译文,都可以下笔如有神。
不仅仅是如此,在如同论述题和申论一样的题目上,赵巡也是下笔飞快,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这得益于赵巡这段时间对于道藏的研读,也是得益于新法法种,以及修炼灵气带来的好脑子。
过去大半天的时间,赵巡已经将卷面写的十分的完整。
接着,他简单的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作答,没有什么问题之后,便举手示意道:“道长,弟子作答完毕。”
前排的道长睁开眼瞥了一眼,随后说道:“答完了也坐着,等。”
赵巡微微一愣,但很快调整了过来。
周围其他的弟子也在继续作答,只有一两个惊愕的看着赵巡,但也很快继续投入到了作答之中。
很少有人受到赵巡的影响,哪怕是心态最不好的左丘也是如此。
赵巡坐了下来,重新检视了一下自己的作答之后,确定这已经是他现在能做到最完美的作答。
之后便放下,开始轻轻的练习练气法。
前方闭目的一位道长睁开了眼睛,看了赵巡两眼,随后继续闭目养神。
终于,在临近傍晚的时候,一位道长敲了一下玉磬。
“叮!”
清脆的声音回荡在这处考场,提神不伤脑。
时间还正好处在赵巡刚刚结束了一轮练气法的时间上。
一位道长一招手,所有弟子的作答全部飞上前来,悬浮在半空中。
三位道长居然就在这种状态下,开始了阅卷。
朱笔上下翻飞,在试卷上写写画画的,这一幕让台下的所有弟子都提起了心。
而且批复一轮还不够,三位道长面前的试卷,还调换了位置,连续被批复了三次。
最终,仅仅花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所有的试卷落下,分为了三沓。
为首的一位道长说道:“本月道藏殿考核结束,荀沂,甲!”
“严恒,甲!”
“扶九…甲!”
道长顿了顿,接着继续向下念:“庞虎,乙,孙良,乙,左丘,乙,丁志,乙……”
道长连续念了七八个人的名字,接着顿了一下,继续开始念,这时候就是丙了。
最后所有人的名字念完了之后,道长看了荀沂,严恒,赵巡一眼,说道:“甲级留下,乙,丙,退去吧,下个月再接再厉!”
“是!道长!”
所有获得了乙级,丙级批复的弟子,起身躬身行礼,接着缓缓向后退出大殿。
赵巡的位置靠后,所以他此时几乎接受到了百分百的注视率。
孙良,丁志,左丘三人脸上欣喜。
赵巡获得了甲,还被留下来,肯定是通过考核了。
而他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也没有白学,都获得了乙级,说不定下个月,或者下下个月,就能够通过考核。
他们都有着美好的未来!
至于其他的老弟子,看着赵巡的目光,就各不相同了。
有为赵巡感到开心的,这些是最近相交不错的师兄。
有感到惊讶的,因为他们知道赵巡才来了多久,不足一月。
也有神色复杂的,他们学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居然还比不上赵巡这不到一个月的收获。
但是所有人都不敢抱怨道长是不是有不公。
开什么玩笑,道长可是都能飞天的强者,这要是惹得他们不快,他们就算是内院弟子,也没有好果子吃。
所有人都离开了之后,道长们挥了挥手,大殿房门关上。
同时,赵巡当即感觉身边的两人仿佛消失不见。
他心中一凛,这无论是荀沂,还是严恒,肯定不可能消失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只是道长们的手段。
前排的一位道长开口道:“如何得清净?”
赵巡脑子一转,明白到道长们是在搞面试,整理思绪后道:
“心不逐物谓之安心,心不受物谓之虚心,心安而需便是清净,清净便是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