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去岁寒冬魏禹刚他们进京城,一直到现在一切稳定。二月初九是司天监算出来的好日子,封文决定在这天登基。国号为‘谨’,新帝期望他的子孙能实事严谨,慎重;不要走前朝的老路子。这几天大家都忙个不停,登基这天不管各人心里怎么想都乐乐呵呵的拜贺新帝。倒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普天同乐,宫中设宴邀所有在朝大臣极其亲眷一起参加宴会。

殿中,皇上坐在最上方。下方席宴上,魏禹刚坐在左边首位;坐在右首位的是前朝状元苏亦贤,有才能有能力就是人太古板一直不得重用。如今开朝宴会把他安排在与魏禹刚同排的首位足见皇上对其的重视,有心之人不难猜出这位新帝的意思。这苏亦贤年纪轻轻就得新帝如此看重,前途无量。而且听说皇帝有意将自己的表妹宋文滢赐婚给他。宋文滢是皇上的舅舅的女儿,皇上的舅舅原是前朝将军,在这次起义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赐婚也可见皇上对苏亦贤的极高重视。有人欢喜有人忧,这看似在重用前朝旧臣,但这苏亦贤在前朝根本无甚官位,只是礼部的一个七品小官罢了,甚是无关紧要。而且这苏亦贤虽说祖上也算是世家,但在苏亦贤的父辈那一代就已经没落了。所有苏亦贤才会参加科举考试,借此振兴家族,可又遇到了前朝的那种景象,困顿难行。这样苏亦贤的身份可就大有意思了,新帝重用他,既表现了对世家的看重也表现了对前朝旧臣的优待。但真正地心思只有这位新帝明了。皇上确实有意重用苏亦贤,之前他和苏亦贤打过几次交道,发现他很有才能要不然也不会在前朝这个泥潭里安然无恙。至于外人说的古坂木纳极有可能是他自己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再说,他也不需要阿谀奉承的大臣,现在他需要的能干实事、敢说真话的大臣。

大家心思各异,宴会进行到中途,氛围也达到了高潮。这时皇上发声了。

“我观亦贤仪表堂堂,品貌非凡;我那表妹也是天生丽质。俩人十分登佩,欲为俩人牵红线。现在宴会之上让大家做个见证为俩人赐婚。”

其实这些私下两家可能已经商量过了现在才会直接宣布罢了,但大家都是人精看破不说破。纷纷恭喜二位佳人,被赐婚的俩人不管心里作何感想也站起来感谢皇上。

魏禹刚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心里却浮现出一个身影,也不知那人儿坐在哪里。这么多天一直没遇到过她,有时想她想到抓心挠肝的,夜里也有了做梦的对象。第二天早上起来看到床上的混乱也是无奈的很。那小人儿想刷存在感也不知道主动点,也许只是为了给个方便日后照应着点。他坏坏地想,要照应也成,成了夫妻他保证处处照应到位。越想,心里某些从未有过的欲念越是蠢蠢欲动。想把人娶回家,这个想法自从那天见到她后就冒出心头还愈来愈烈。要不叫皇上也给他赐个婚,转念一想还是不成。这个方法虽然简单粗暴有效,但要是娶回家后小人儿不乐意、不开心怎么办。那岂不是得不偿失,还是慢慢来吧。先看看小人儿的态度,如若愿意皆大欢喜;如若不愿,嗯,应该不会不愿吧。想他自己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以前村里可是好多人抢着给他做媳妇,但他都没答应的。看来当时的自己做了十分正确的决定,魏禹刚臭屁地想。

他默默地扫视整个宴席,终于在中间偏后的位置看到她。她旁边坐着一个蓄着胡子的中年男子,身形较富态有些许的胖,想必是她父亲,还有个身着华丽的中年女子应该是她母亲。和她坐在一桌的是个看着和妹妹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可能是她弟弟云零雷。根据属下调查得知,她是家中嫡长女,有一个庶妹名叫云零霜比她小一岁,有一个小六岁的亲弟弟。关系简单,家庭和睦。她的父亲探花出身,熬到中年也只是个尚书,郁郁不得志。所有看到新朝的建立就看到了希望,可惜因为怀王那层关系也是没有得到赏识,隐隐还有想把他埋没的行为。看到父亲日渐消沉的她才会在那天救下母亲,一来为洗脱他们一家与怀王的关系,二来也是为她父亲铺路。看来也是极为聪慧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