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卖何首乌
- 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 好好闲
- 2622字
- 2025-05-05 14:04:24
第17章卖何首乌
次日一早,天边还泛着青灰色的微光,余坤安便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他打着哈欠,轻手轻脚地推开门,只见大哥、二哥还有余坤清竟比他起得还早,三人已经将昨日摊开晾放的松菇仔细捡进背篓里了,此刻正蹲在院子里,抽着烟,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着。余坤安抬头望了望天色,估摸着也就凌晨五点左右。
“哟,起这么早?我还以为我已经够早了。”余坤安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笑着看向几位兄弟。
“就等你啦!”余二哥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就在这时,老太太的房间也传来轻微的动静,老太太的房门“吱呀”一声被拉开。老太太平日里一般六点左右才会起床,这会儿显然是被他们的动静给吵醒了。
“安子儿,咋起这么早哟?”老太太探出头来,关切地问道。
“阿奶,今早得赶时间去县里,昨天捡的松菇可不经放,得赶紧背去收购站卖了。”余坤安一边刷牙,一边含糊不清地回答道。
“那可得走好长一段路呢,我先去给你们烙几张饼,你们带着路上吃。”老太太说着,便要去伙房。
“阿奶,您别忙活了,大哥他们几个还在等着我呢,我们到时候在县里买点吃的就行。”余坤安赶忙拦住老太太。
“这会儿这么早,哪家店开门卖吃的给你们哟。”老太太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说着,老太太转身回屋,不一会儿,便从屋里拿了几块用油纸包着的鸡蛋糕出来,塞到余坤安手里。余坤安接过一看,鸡蛋糕都有些风干了,硬邦邦的。
“阿奶,您是不是舍不得吃啊,怎么还有鸡蛋糕呢,您看都风干了,不软和了,都没有之前香了。”余坤安对着老太太说。
“我都有吃的,我一个老太太那吃得了那么多,这不是还剩下这么几块嘛。这么精贵的糕点,哪有不好吃的道理?”老太太笑眯眯地说道。
“阿奶,等我回来再给您带好吃的。”余坤安心里一阵温暖,连忙说道。
“用不着,用不着,家里这几天又是吃鱼,又是吃鸡的,啥好吃的没吃着。”老太太笑着摆了摆手。
余坤安也不再和老太太多费口舌,他打了声招呼,便和余大哥他们背着背篓,匆匆出门去了。
出门后,余坤安将油纸里的鸡蛋糕一人分了一块。大家一边啃着鸡蛋糕,一边打趣起来。
“还得是托安子的福啊,老太太可从来不会想着给我们塞好吃的。”余二哥呵呵笑着,打趣道。
“嘿嘿,可不是嘛,安子就是老太太的宝贝疙瘩。”余大哥也跟着附和道。
“估计是看安子长得俊,老太太、老娘们都喜欢长得好看的年轻人。”余坤清也跟着打趣起来。
“嘿,你还别说哈,安子长得一点都不像是咱们农村的。”余二哥上下打量着余坤安,笑着说道。
“那我像啥?”余坤安笑着反问道。
“像小白脸,哈哈哈~~~”余坤清那夸张的笑声在晨风里飘荡。
“大家都是农村的,天天在太阳底下晒,咋就你晒不黑呢?我要是有你这白净模样,说不定媳妇都娶回家了!”余坤清一脸艳羡,还故作委屈地叹了口气。
余坤安嘴角上扬,笑着打趣道:“那还得会投胎,长得好那也是本事啊!阿清,你下次跟你娘商量商量,让她生你之前多瞅瞅长得俊的人,少盯着猪马牛羊看。”
“卧槽,安子你找打!”余坤清佯装恼怒,挥舞着手臂作势要打。
“哈哈哈~~”众人一阵哄笑,你一言我一语地插科打诨,脚步却一刻不停,在这清冷的晨光里,竟也不觉得疲惫。
等天边泛起鱼肚白,他们终于到了镇上。刚巧瞧见一辆小巴士车慢悠悠地开过来,这是镇上往返县里的早班车。那时候的班车在路上能随意招手拦下,一人需1毛5分钱车费。几人麻溜地给了钱,买了票,便挤上了车。
小巴车内早已座无虚席,乘客们皆衣着齐整,有的正襟危坐翻看文件,有的轻声交谈讨论工作,一看便知不是赶往县里上班的,就是去办事的。相比之下,他们几个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在车厢里显得尤为突兀,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这时候前往县城的道路,依旧是蜿蜒曲折的山路,没有平坦宽阔的沥青路,也没有坚固的水泥路面,有的只是坑洼不平的泥土路,路面混合着大小不一的石子。小巴车一开过,车轮便在泥土与石子上颠簸滚动,扬起漫天尘土,像一层灰色的薄纱。
山路十八弯,车子在山路上左摇右晃,人坐在里面也跟着东倒西歪,大家只能紧紧抓住边上的扶手,提心吊胆地熬着。就这么弯弯绕绕地开了快40分钟,车子才终于开到了大路上。之后,小巴车走走停停,陆续有人下车,余坤安他们几个也在物资市场大楼前下了车。
下了车,众人长舒一口气,纷纷活动着酸痛的筋骨。这一路坐得实在难受,但谁让坐车快呢,也只能忍着了。
此时收购站才刚开门,里头还没什么人。余坤安他们走进收购站门店,一眼就瞧见何鸿运正坐在桌子旁,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何哥,早啊!”余坤安率先打了个招呼。
何鸿运还记得他,毕竟来收购站卖东西的农村人不少,但能像余坤安这样,一来就跟他聊上大半天的,可不多见,所以他对余坤安印象格外深刻。
“小余啊,你们今天又来卖啥东西啦?”何鸿运放下手中的书,笑着问道。
“何哥,我们昨天上山捡了些松菇,还挖了点何首乌。这松菇太娇贵了,不经放,所以一大早我们就出门往县城赶了。”余坤安连忙解释道。
“哟,还是松菇啊,你们运气可真不错。眼瞅着松菇都要下市了,最近这两天价格还涨了呢。”何鸿运笑着说道。
“何哥,真的啊?”余坤安惊喜地问到。
“前天才收到的通知,每斤采购价上调了2毛钱。”何鸿运笑着点点头。
“那可太好了!”余坤安笑着说道。
两人说话间,他们已经把背篓里的松菇都取了出来,整齐地码放在旧报纸上。这些松菇都是提前分好类的,何鸿运瞧着十分满意,当下便拿起秤给松菇称重。
“松菇一等货37.5斤,二等货14.7斤。现在一等货是一块四一斤,二等货八毛一斤。”何鸿运一边报数,一边在收购单上认真地登记上重量。
接下来轮到何首乌了,他们把装着何首乌的麻袋从背篓里拎出来,打开口袋,将何首乌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何鸿运一看,顿时吃了一惊,忍不住问道:“怎么挖到这么大的何首乌啊,这个大的少说也有百年了吧。”
他转头对着余坤安几人说:“小何,你们等我一下哈,你这些何首乌都算一等货,就是这个最大的我拿不准主意,得去问问主任。”
“好的,何哥你去吧。”余坤安连忙应道。
没一会儿,何鸿运就回来了,脸上带着喜色:“小余,我刚刚请示了主任,这个大家伙,特事特办,按照12块钱一斤收购,其他一等货6块钱一斤收。”
“好的,何哥,谢谢了。我们都没问题,你直接过称吧。”余坤安爽快地说道。
果然和余坤安预估的一样,大的那个何首乌有16.32斤,其他的一起41.6斤。
何鸿运在收购单上登记好重量,又在算盘上噼里啪啦地拨弄了几下,抬头对着余坤安几个说:“松菇64块2毛6分,何首乌445块4毛4分,一共509块7毛。”
除了余坤安,其余几个人都被这数字惊得目瞪口呆,天呐,500多块钱啊,这在农村都能建一座新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