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要被打

第19章要被打

饭后,余坤安坐在桌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心中盘算着如何能躲过余父余母的一顿责骂。

他深知自家爹娘的脾性,比起挣来五百块的惊喜也抵不了花出去近百元的震撼,说出来绝对就要炸锅的。

此时,全家人都聚在院子里,妻儿都在,自己好歹也是当老子的人了,要是被爹娘当着妻儿的面责骂。唉!总归是要些脸面的。

于是,他决定来个“先扬后抑”。瞅准大家都在台阶上闲话家常的时机,他提起装布料的背篓,连带着旁边的凳子,一齐挪到老太太身边,挨着老太太坐下。

接着,他装作漫不经心的模样,从兜里掏出一把皱巴巴、有零有整的毛票,轻轻搓开些,往桌上一放,转头对余母说道:“阿娘,这是我们这次进城挣到的钱,全在这儿了。”他故意没说具体数额,心里盘算着,就凭这一叠毛票,定能先把场面镇住。

他这一手,确实把大伙都给震住了。余父和家里几个女人,目光瞬间被桌上那堆钱吸引,个个瞪大了眼睛。

余大哥按捺不住,咧嘴笑道:“这次我们可挣大发了,五百多块呢!那何首乌,可真是值钱!”

余母一听“五百多块”,眼睛都亮了,哪还顾得上其他,伸手就把钱抓在手里,开始仔细清点。可数着数着,她眉头就皱了起来,又重新数了一遍,没错,还是414块9毛5分。她没数错,那就是钱数不对头。

“安子,咋就414块?剩下的钱呢?你分给阿清了?可这数目也不对啊。”余母心里门儿清,余坤安向来是把挣的钱按人头平分,这么一算,数目对不上啊。

“阿娘,阿清的钱还没分呢,他等会儿过来拿。我们在县里供销社买了猪肉,花了七7块4毛5。”余二哥在一旁补充道,说着,还把被孩子们围着的背篓提过来,给余母瞧。

余母可不买账,提高嗓门道:“那还有将近87块钱呢?你当老娘好糊弄,不识数啊!”

余大哥忙指着余坤安身旁的背篓,说道:“阿娘,安子还买了些东西的。”

余坤安见众人的目光都转到自己身上,嘿嘿一笑:“嗯,我买了点东西。”

他先把饼干和红糖拿出来,孩子们一瞧有饼干,眼睛都直了,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纷纷嚷着要吃。

余母心里着急,抓了把饼干分给孩子们,边分边驱赶:“都拿一边吃去,刚吃完饭,就馋成这样!”打发走孩子后,她眼睛一瞪,又盯上了余坤安,看他能整出什么幺蛾子。

余坤安心里明白,接下来才是这场“大戏”的关键。他从背篓里拎出一大包布料,说道:“阿娘,我想着要孝敬阿奶,还有你和我阿爹,就给你们买了布料做新衣服。剩下的钱,都花在这上面了。”

说着,他解开外面那层灰白布,露出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大摞布料。其他几个女人瞧见这些布料,眼睛都放光了,她们哪见过这么多新布料呀,女人天生就爱这些。

可余母没被这表象迷惑,声音都变了调:“你花了87块钱买这些布料!”

“嗯呢,87块3毛,不止买了布料,还买了这两包饼干和红糖。”余坤安硬着头皮回道。

余父一听,火“噌”地就冒起来了,还没等余母动手,他先急了:“你个败家玩意儿,还敢在这嘚瑟!87块钱啊,咱家一年到头攒的钱都没这么多,你就这么霍霍了……”说着,他顺手抄起立在门槛前的扫把,就要往余坤安身上招呼。

余坤安早有防备,刚才就悄悄留意着爹娘的神色,见势不妙,赶忙躲到老太太身后,嘴里还嚷嚷着:“怎么还打人呢!这布是买给你们做新衣服的,今天挣了钱,就想着让大家高兴高兴。”

“有种你别躲!整天就知道气老子,你儿子都比你懂事!”余父气得脸红脖子粗。

老太太可不管什么87块钱,她就听见乖孙挣了钱,还给大家买了布料做新衣服。她身子一横,拦在余坤安身前,冲着余父吼道:“余老三,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咋还这么不讲理!你拿着扫把对着我,是想连我一起打?你动我试试!”

余父气得满脸通红,跺着脚道:“阿娘,你咋还胡搅蛮缠呢!我教训我儿子,天经地义!”

“他还是我孙子呢,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你当着他儿子的面打他,不给他留点面子的啊!”老太太寸步不让。

余母也过来,想把老太太拉开,好收拾余坤安:“老娘,你看看你乖孙子,一天就花了这么多钱,哪有这么败家的!就该好好教训教训他。你可不能再惯着他,不然都能上天了!”

老太太根本听不进去。

余父余母对老太太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每次只要一动手要揍余坤安,老太太就护得死死的。

余坤安这会儿也不吭声了,就老老实实站在老太太身后,扶着老太太。老太太像个护犊子的老母鸡,把余坤安护得严严实实。

这时,大哥、二哥他们几个也过来,拉着余父、余母,劝他们消消气。余父火气正旺呢,看到大儿子、二儿子,直接把笤帚往他们身上抽去:“你们俩跟着去干啥了?咋不知道拦着他点!花了这么多钱,要你们俩有啥用!”

余父把火气一股脑儿全撒在了两个儿子身上。

余母气得直跺脚,瞪了余坤安一眼,也跟着骂起余大哥、余二哥来:“两个没用的玩意,也不知道拉着点那混球!就由着他败家……”余母一通数落,唾沫星子都快喷到两人脸上了。

余大哥、余二哥真是有苦说不出,平白无故遭了这顿骂,简直就是现实版的“背锅侠”。他们哪知道安子花了这么多钱啊,钱都在安子身上揣着。

再说,安子最近每次回来都会买点东西,他们都习惯了,瞅着背篓里的东西,也没多问。咋就怪到他们俩头上来了呢?

……

过了好一会儿,余父、余母终于平静下来。

余坤安心里琢磨着,这一关,应该是过了吧。

他赶忙把老太太搀扶着坐下,又从桌上拿起饼干,递给老太太,说道:“阿奶,给你吃饼干,这比鸡蛋糕耐放。”

老太太乐呵呵地接过饼干,也不管其他人,说道:“安子儿给我老婆子买的,谁有意见就别吃。”

祖孙俩旁若无人地聊着天,余父余母看得眼睛疼,干脆眼不见心不烦,扭过头去,索性装没看见。

余母也缓过劲儿来了,她数出127块4毛钱,又从自己钱袋里掏出两分钱硬币,放在桌上,说道:“这是该分给阿清的那份,等他来了交给他。”说完,又分别数出十块钱,递给三个儿媳,让她们留着当私房钱。然后,把剩下的钱拿到屋里放好。

现在火气消了些,余母也开始仔细翻看起那摞布料来。她对着几个儿媳说道:“这些布料就不单独分了,大家这两年都没做过新衣服,就按尺寸给每个人都做一身。下午吃完饭,都过来先把布料裁剪出来,再慢慢做。”

她瞧见还有细棉布,便给几个儿媳一人分了一块,让她们给自己屋里的人做贴身衣服。外衣外裤就大家一起动手做。

几个儿媳听了,忙不迭答应。

在这个家里,她们对余父余母都十分敬重。余父作为大家长,向来大事和埋头干活,很少插手家里这些小事儿;余母呢,则是那种特别明事理的婆母,处理事情从来一碗水端平,绝不偏袒哪个房。老太太对他们小辈也都挺好的,只是比起余坤安,那自然还是差了点,不过大家也都习惯了。家里当家人处事公平,家里自然就少了很多纷争,几个儿媳相处得也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