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诸军再整合 马步工火齐协调

幽州刺史府内,烛光将舆图照得透亮,张角的手指重重按在北方鲜卑部落的疆域上,烛火在他眼底映出跳动的光芒。厅内,周仓、黄忠、张宝等将领环立,马钧抱着新制的器械图纸缩在角落,许攸与沮授则摊开一卷卷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兵力部署与粮草调配。

“乌桓已破,鲜卑却在边境蠢蠢欲动。”张角环视众人,声音低沉如雷,“他们趁我们立足未稳,劫掠了上谷郡三个村落。这次,我们要主动出击!”

周仓猛地握紧腰间弯刀:“大哥!让我带骑兵冲过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莽撞!”黄忠横了他一眼,“鲜卑骑兵神出鬼没,擅长游击,正面交锋正中他们下怀。”

许攸推了推眼镜,展开一份文书:“教主,我统计了现有兵力:骑兵两万,步兵三万,工匠营五千,火器营三千。但各部协同作战时多有疏漏,上次幽州之战,云梯与弩箭的配合就延误了战机。”

“许先生说得对。”沮授补充道,“我们需要一套完整的军制,让马步工火四军真正融为一体。”

张角目光转向马钧:“马先生,你的器械能否做到快速支援各军种?”

马钧挠了挠乱发,突然眼睛一亮:“有了!把冲城钻和投石机装上可移动的铁轮底盘,再配上改良后的万向轴,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都能快速转移!不过……”他摸了摸下巴,“需要更多铁匠和木材。”

“粮草和工匠由我来协调。”许攸立刻在竹简上记录,“但还需明确各军职责——骑兵负责侦察与突袭,步兵正面攻坚,工匠营保障器械,火器营远程压制。”

“且慢!”张宝突然开口,他负责统领水军,但此次作战多为陆地,神色略显焦急,“我麾下的水兵难道只能袖手旁观?”

张角沉思片刻,笑道:“当然不是。将部分水兵改编为‘强弩营’,他们在船上练出的臂力,用在连发弩上再合适不过。”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敲定了《四军协同条例》。张角将竹简重重拍在案上:“三日后,全军整合演练!周仓、魏延,你们率骑兵为先锋;黄忠居中策应;马钧的工匠营随中军行动,随时修补器械;火器营由我亲自指挥。”

三日后,幽州城外的演武场上,杀声震天。骑兵扬起漫天烟尘,模拟包抄敌军;步兵结成盾牌方阵,抵御“敌人”冲击;马钧的工匠营推着新式器械来回穿梭,片刻间便架起一座简易浮桥;火器营的“震天雷”轰然炸响,惊得远处的马匹人立而起。

“停!”张角突然举起令旗,面色阴沉,“黄忠部与火器营配合迟缓,延误了三次战机!周仓,你的骑兵突进太深,若遇伏兵怎么办?”

周仓挠着头嘟囔:“俺想着早点冲过去砍人……”

“战场上不是逞匹夫之勇!”张角厉声道,“再演练十遍,直到四军如臂使指!”

与此同时,许攸与沮授在幽州城内紧锣密鼓地筹备根据地建设。“先修水利,开垦荒地。”许攸指着地图上的河道,“让百姓能安心种田。”

沮授点头,又展开另一张图纸:“我建议在幽州周边修筑烽火台,一旦鲜卑来犯,能迅速传递消息。另外,可设立‘工匠坊’,让马钧的弟子传授器械制造之法。”

十日后,当太平道大军再次集结时,已与往日大不相同。骑兵与步兵的旗号相互呼应,工匠营的器械车队井然有序,火器营的士兵背着改良后的便携式火铳。张角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士气高昂的将士,振臂高呼:“鲜卑烧我村落,杀我百姓!今日,我们踏平鲜卑王庭,让他们知道——犯太平道者,虽远必诛!”

大军一路向北,很快抵达鲜卑边境。探马回报:“启禀教主,鲜卑主力在弹汗山扎营,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张角冷笑一声,转头问马钧:“你的‘山地投石车’可准备好了?”

“早就盼着用它了!”马钧兴奋地搓着手,“这投石车拆开能由两人背负,组装后可将百斤石弹抛射两百步!”

当夜,周仓率骑兵佯装正面进攻,吸引鲜卑主力。张角则亲率黄忠、马钧绕道后山。当第一架山地投石车在夜色中组装完毕时,张角下令:“点火!目标——敌军粮草营!”

“轰!轰!”震天雷如雨点般砸落,鲜卑营地顿时火光冲天。“太平道的妖术!”鲜卑士兵惊恐地大喊,自相践踏。张角高举长剑:“全军突击!”

经过一夜激战,鲜卑王庭被夷为平地。张角站在燃烧的帐篷前,对归降的鲜卑首领喝道:“从今往后,鲜卑各部需向太平道纳贡,不得再犯边境!否则,下次踏平的就不是王庭!”

捷报传回幽州,许攸立刻组织百姓北上开垦荒地。新的村落、工坊在边境拔地而起,烽火台的火光连成一片。太平道的根据地,正以幽州为中心,向着北方稳稳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