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关于蒙古

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在中国北部绵延不断。在长城以外,广阔的蒙古高原一直伸展到遥远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东抵大兴安岭,大兴安岭纵跨南北,将蒙古高原与东北地区分隔开来。另外,在蒙古高原的西方则有阿尔泰山脉,蒙古高原越过阿尔泰山脉一直延伸到新疆的准噶尔盆地。蒙古高原幅员辽阔,它不仅是蒙古人的居所,也曾是蒙古帝国的根据地。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580米,除了从高原的中央到东部横亘着戈壁沙漠,大部分都是草原,因此形成了天然的大牧场,自古以来由游牧民族占据。直到现在,这些游牧民族仍是如此,他们在这里饲养着羊、马、牛、骆驼等家畜,依靠它们的肉、毛皮和乳制品为生,有时他们也会拿这些物产与中原的农民交换大米、小麦、纺织物和日用品,借此营生。

蒙古高原以戈壁沙漠为界,历史上曾习惯称其北为漠北,其南为漠南。但到了十七世纪,清朝又习惯将漠北称为外蒙古,漠南称为内蒙古。至今日(1967年),外蒙古除了作为独立国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还包括隶属苏联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和图瓦自治州。至于内蒙古,则大部分以内蒙古自治区的形式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此外,原来内蒙古的西北地区并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中,同样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之中又包含了东部蒙古(即热河、察哈尔、绥远、鄂尔多斯等地)和西套蒙古(包括贺兰山、额济纳、青海等地)两部分。

蒙古高原上放牧牛羊

蒙古高原如上所述是高原地带。此外,由于它同时位处内陆干燥地带,因此温差很大,环境十分严峻。夏天最高可达三十四五摄氏度,而到了冬天,气温却常常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一日之中,天气状况也经常急剧变化。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建立时,他们大概也面对相似的气候环境。这一点也可从卡尔平尼(Plano Carpini,?—1252年,方济各会修士)和鲁布鲁克(William de Rubruk,1215—1270年,方济各会修士)等旅行者的记述中体现出来,他们在十三世纪时由欧洲出发到达蒙古。在他们的著作中,可看到以下记载:

从二月开始到第二年五月为止,冰雪都没有融化。甚至到了五月,天气有时也非常寒冷。人畜因严寒而死,也是屡见不鲜的事。到了夏天,有时会有雷雨,甚至会有下雪的情况。

成吉思汗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之下崛起,统一蒙古,并建立了横跨欧洲与亚洲的帝国,成就空前绝后。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民族有着令人震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