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登山问道,“修缘”修缘
- 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 夜静不语
- 2056字
- 2025-05-18 17:59:55
“终于到了。”
看着眼前这座钟灵毓秀的大山,陈修缘眼中闪过一丝向往。
“寻仙问道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当年青莲居士一生都在寻仙访道,常常出入名山大川,但最后却不曾找到那个答案,大多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据传,当时李太白想找的其实就是先秦的炼气士,可惜最后却一无所获。
拾级而上,陈修缘放眼整座大山,此山巍峨高耸,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山势起伏,层峦叠嶂,苍翠的松柏扎根于峭壁之间,枝叶间偶尔掠过几只白鹤,清唳之声回荡山谷,更添几分出尘气象。
山间有清泉飞瀑,如银练垂落,水声潺潺,与林间风声相和,散发着天地间最自然的道韵。
只是走了一段时间,陈修缘却始终未曾见到山门,让他心里升起几分古怪之意。
天宗虽超然于世,但吃喝拉撒得有吧,山门若是建在半山腰又或是山顶,也不符合当下的情景,宗门弟子修炼有成,或许还不把这些台阶放在眼里,但是那些送菜的百姓,又或是掌勺的大厨呢?
当然,虽觉得有些古怪,但是他的脚步也并未停下,一路向上登山而去。
太乙山的后山,一处收拾的很得体的小院中,有两位老者忽然睁开了眼睛。
“师叔,又有人登天路了。”
另外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伸手抚了抚自己的胡须,平静的目光中荡起点点涟漪。
天路,
道家天宗设置的独特考核方式,一般来讲,拜入天宗的弟子是不用走天路的,只有那些想跳过外门,直接拜入内门长老门下的年轻人,才会选择这种方式。
而内门的长老在收徒一事上,看重的更多是缘分,所以他们收徒一般都是自己下山寻找自己的徒弟,加之闯天路难度极大,那些资质普通之人也不会选择,一来二去这天路便成了摆设。
道家收徒五年一招,寻常时间,这边几乎是见不到人的,更多的是山脚另一处小院,那边常年有弟子在,各家拜访一般也都会先去那边打声招呼,然后才通知他们宗内的长老。
“阳关大道不走,却走了这条登山的小路,倒是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老者淡然开口,随后又闭上了眼睛。
另外一位老者,见到这种情况,朝天路方向看了一眼,随后又摇了摇头。
天宗立派,这些年也收了不少天资极佳的年轻人,不过那些人大都是长老们下山亲自收的徒弟,而通过正式招人进来的,投机之辈也不少,不过天宗从来不曾搭理,求仙问道需要的是天赋,投机之辈注定在这条路上走不远。
等这些人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之后,大多数便会灰溜溜地离开,这种情况,他们见多了。
如今见到陈修缘踏上天路,他们下意识便认为陈修缘是一个投机之辈,旋即不再关注。
而另一侧,陈修缘在到达太乙山山脚的时候,的确注意到了另一侧的小院,也有不少香客,只是在他的意识中,这种上香的地方自然不会是天宗门派所在。
就像是现世的龙虎山,身为道教祖庭之一,却也成了景区,山前是旅游景区,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是普通人,香客游客络绎不绝,甚是热闹,但热闹归热闹,真人却半个也见不到。
甚至他曾见过一些报道,那些想真正去寻一些高人指点的香客,被景区的工作人员以相信科学等理由给打发了,周遭哄笑一片,让那香客更是尴尬。
所以下意识地他就没有往热闹的地方凑,反而走上了这一条上山的小路,心里打算着若是见不到人,再折回去打听,省的到时候被人当猴看。
时间匆匆而过,一晃又是半个时辰,陈修缘站在台阶上,眉头下意识皱了起来,算起来,从他上山,差不多得有一个时辰了,这一路上自己根本就不曾停下,再加上自己的天赋异禀,爬了少说也有八千个台阶,可当他抬头望去,还是一眼望不到头,身后差不多也是相同的情况,如此诡异的情况,一时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鬼打墙?”
这是他能想到的东西,只是随后一个想法又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入门测试。
道家收人看重天资根骨,这一点在他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路上他还在考虑天资根骨道家又是如何判断的,眼下他心里便有了几分明悟。
生于现代,一个信息交互堪称大爆炸的时代,脑海中的想法自然五花八门,对于入门测试他心里也开始嘀咕起来。
“是考验毅力还是别的......”
站了片刻,他抬起头看向前方,依旧是一望无际的台阶。
“天宗超然物外,讲究天人合一,或者说大道无情,犯不着用如此迷阵来为难一个小孩子.....”
陈修缘在心里嘀咕了一阵,随后便直接在台阶上盘膝坐了下来,如何破局,他需要好好想一想。
纷繁复杂的思绪渐渐被他一一清除,心底也渐渐安静下来,耳边有风吹过,荡起他耳边的头发,鼻尖是山雾那种湿润的气息,偶尔有白鹤长鸣声划破天际,为这寂静带来一丝生机。
眼前灰蒙蒙的,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自己的意识似乎是跳出了自己的身体,可以从高空俯瞰自己的肉身,除了自己之外,放眼外界,一片虚无。
后山,那两位老者不知什么时候再度睁开了眼睛,率先开口的还是那位老者。
“师叔,此子......”
老者伸手抚须,眼神忽然变得有几分复杂。
“走眼了,本以为是一个投机钻营的娃娃,没想到如此年纪便有此等心境。”
少年时期,心猿不定,意马由缰,能够安静坐下来的人少之又少,眼下陈修缘入定已有两个时辰,这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他一个小孩子来说,已经不可多得。
“带他过来吧!”
老者起身,眼神有些飘忽,对方身上那股道蕴让他有些恍惚,仿佛这个孩子就是天生为道所成。
“光阴一瞬,沧海桑田,稚子坐观,又是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