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安心学习

孙河站在院中,目光扫过眼前这座不大的宅院。寒风呼啸,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

十米见方的院落,四周围着斑驳的矮墙,墙角处爬满了干枯的藤蔓。屋顶的瓦片陈旧不堪,几处漏雨的角落还用茅草临时遮挡,在风中瑟瑟作响。地面坑洼不平,每走一步都能扬起一片尘土。

“兜兜转转,又回到这里了。”孙河轻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墙上的裂缝。

拒绝了秦成全的好意,没想到最后还是住进了这处宅院。这一次,他没再推辞。大不了晚上没地方睡觉的时候去武院将就一晚。冷风灌进衣领,他缩了缩脖子,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屋内光线昏暗,一张破旧的木桌上摆着几本书籍,角落里堆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孙河摸了摸桌面,厚厚的灰尘沾满了指尖。

至于主祭的差事,倒也不算麻烦。对于他而言,这反而是个难得的露脸机会。只是想到要面对那么多人的目光,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等送走了吴老吴阳泰一行人,孙河刚准备关门练武,检查这几日的收获,大门又被急促地敲响了。

“谁啊?”他皱眉问道。

“是我!是我啊!”门外传来吴福海兴奋的声音,像个找到了糖果的孩子。

开门一看,只见吴叔满脸喜色,双眼放光,手里还提着个鼓鼓囊囊的褡裢。他的衣服还带着鱼市场特有的腥味,想必是刚从那边回来。

“阿水,今天卖鱼可顺利了!”吴福海一边说着,一边从褡裢里掏出几粒银豆子,手都有些发抖,“整整五百六十七文!钱福财一听说是你打的鱼,二话不说就给了五钱银子!”

“五钱银子?”孙河有些意外。

“对啊!半两银子呢!”吴福海激动得连说话都有些结巴,“咱们一天就赚了这么多!这可比我平时打一个月的鱼都多啊!”

看着吴叔手舞足蹈的模样,孙河也不禁露出笑容。他把桌面上的碎银分成两份:“那就按之前说好的,五五分账。你二钱五分,我二钱五分。”

“这使不得!”吴福海连连摆手,脸上的笑容变成了为难,“这价钱有点贵啊,我就是个跑腿的,拿一钱就够了。”说着就要把多余的银子推回去。

孙河眉头一皱:“吴叔,当初不是约定好对半分吗。你这样做,岂不是让我食言?要是传出去,我这名声可就坏了。”

这话一出,吴福海顿时犯了难。他搓着粗糙的手掌,眼神游移不定。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街坊邻里间讲的那些忠义故事可没少听。一个人要是失信于人,那可比杀了他还难受。

“这......”吴福海迟疑片刻,最终还是收下了银子,但脸上依旧带着几分不安。

“吴叔,你要是过意不去,不如让我去你家蹭顿饭?”孙河笑着说道。

吴福海眼睛一亮:“好说好说!我这就回去让婆娘多炒两个菜!”说完,他兴冲冲地跑出院子,差点被门槛绊倒。

第二天一早,寒风刺骨。孙河路过埠头,看见秦成全派人支起了一个粥棚。热气腾腾的菜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飘散在寒冷的空气中。

排队的人群中,有衣衫褴褛的孩童,瘦小的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有佝偻着背的老妪,手里紧攥着破旧的碗;还有拄着拐杖的瘸腿汉子,眼中带着几分自卑与感激。

不过也有不少人往身上抹灰装穷,想混一碗免费的粥喝。这些人的眼神闪烁,举止做作,很快就被钱福财认出来赶走了。

“你们这些狗东西!”钱福财指着那些装穷的人骂道,脸涨得通红,“知道这是谁的粥棚吗?这可是水哥的!刘武师的亲传弟子!将来的大人物!不想活了你们就继续装!”

孙河听到这话,不禁莞尔。他没有上前,只是远远看了几眼就离开了。这些天来,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被人议论的感觉。

下午,孙河换上一身干净衣裳,别上腰牌和护臂,来到青云书院。古朴的建筑掩映在树影中,书声朗朗。通过前几天见过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引荐,他见到了自己的先生。

“从认字开始。”先生说着,拿出了《弟子规》和《三字经》,眼中带着几分审视。

坐在教室里,孙河环顾四周,全是七八岁的娃娃,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这让他颇感尴尬,耳根微微发热。毕竟自己这个年纪才来读书,确实有些晚了。

不过凭借前世的积累,再加上这个世界的文字与前世相通,孙河的学习速度快得惊人。他的笔下生风,一个个字迹工整的汉字跃然纸上。

“孙河,你以前真没上过学塾?”先生惊讶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回先生的话,小子从小在渔船上讨生活,确实没进过学堂。”孙河放下笔,恭敬地说道,“不过平日里经过店铺,也会留心认些字。”

先生捋着胡须,连连点头:“难得你如此好学。若是放下武道,专心读书,说不定也能有一番作为。”

周围的孩童们投来崇拜的目光,有人甚至悄悄议论起来。这让孙河更加不自在了,他低下头,专注于面前的书本。

“你既是武者,还需要额外的功课。”先生从书架上取出两本书递给孙河,“这是《玉树轩杂记注版》和《吕览修性命有感》,有不懂之处可以来问我。”

孙河恭敬地接过书,翻看目录。这两本都是通天境武者所著,一本记载精怪特征、草药辨识,一本讲述战场见闻和武道心得。书页已经泛黄,边角处还有前人留下的批注。

“这俩书不过是启蒙读物,以后还有更多要看的。”先生神色严肃地叮嘱道,“书中大多是前人经验,十分珍贵。切记爱惜,若有损坏,不仅要赔偿原价,得额外付一笔亵渎典籍的赔偿。每卷至少一两银子。”

孙河认真点头。武者若是没有文化底蕴,连武技典籍都看不懂,遇到天材地宝也认不出来,碰上精怪更是无从应对。这些知识,对他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接连几日,孙河往返于福禄镇与安宁镇之间,读书习字。他暂时没去武院,毕竟二旬破关缩短到不到五天实在太过惊人,还是缓些时日为好。每天除了练武,就是埋头苦读,日子过得充实而平静。

镇上关于韩少明的传言渐渐平息,那山鬼似乎真的消失了。但孙河在《玉树轩杂记注版》中看到,山鬼通常两日一食,按理说不该安静这么久。这让他心里始终悬着一根弦,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为了安全起见,孙河往返两地时尽量避开陆路,选择水路。虽然要多花些过路费,但总比冒险强。每次乘船,他都会警惕地观察四周的动静,生怕那山鬼突然出现。

,第六十章:创建声律识字法

这天,孙河正在临摹字帖,孙河执笔临摹最后一个字,动作轻缓而从容。砚台中的墨汁已经干涸,只剩下浅浅的一层水痕。他放下毛笔,活动了下有些发麻的手腕,目光落在面前的字帖上。歪歪扭扭的字迹让他不禁蹙眉,虽然比起刚来时已经好了许多,但距离工整尚有不小差距。

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斜斜照进来,在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书院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偶尔夹杂着几声嬉笑。

他能感受到精神链接传来的信息,那处地形中的宝物并非宝鱼,而是一株宝植。这等天材地宝又不会长腿,倒也不必着急。只是想到那株宝植,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写得不错。”教习韩永仁接过字帖,目光在纸上游走,“你的进步很快,短短时日就能写出完整的句子了。”

韩永仁年纪不大,二十七八的样子,一身青衫,举止温文尔雅。他的手指修长,拿着字帖的样子颇有几分文人雅士的气质。

“学生惭愧。”孙河低头,心中暗叹。眼前这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与记忆中那些前辈的飘逸书法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前世那些穿越者前辈大多才华横溢,可他连最基本的书法都不会,刚来时写的字简直惨不忍睹。每每想起初到此处时的窘迫,他都忍不住想叹气。

“无妨,”韩永仁嘴角含笑,语气温和,“刚开始写字都是这样,甚至以后你会觉得自己的字越写越难看。”

“为何会这样?”孙河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因为你对字体美感的认知在提升,但手上功夫一时半会跟不上。”韩永仁将字帖放在案几上,耐心解释道,“就像登山,越往上走,越能看到更远的风景。等你觉得自己写得不那么难看时,回头一看,其实已经很漂亮了。”

孙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豁然开朗。这番话不仅说到了习字的关键,似乎也点明了修炼的某些道理。

铜壶漏刻已近酉时,阳光渐渐西斜。韩永仁起身拍了拍手,朗声道:“今日到此为止,交上字帖就可以回家了。”

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书院顿时沸腾起来。童子们欢呼雀跃,纷纷将字帖交上,争先恐后地往外跑。门口早有丫鬟小厮等候,将各家的孩子领走。

转眼间,偌大的书院只剩下孙河和韩永仁二人。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还有事吗?”韩永仁一边整理字帖一边问,目光扫过孙河欲言又止的表情,“想练字的话,笔墨纸砚随便用。不过天色不早了,山中怪事传得满城风雨,还是早些回家的好。”

“先生,我确实还有一事相求。”孙河拱手道,声音中带着几分郑重。

“哦?说来听听。”韩永仁放下手中的字帖,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这是学生近日研究出的一套识字法门,恳请大师赐教。”

孙河从怀中取出几张薄纸,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纸张略显发黄,边角有些微微卷曲,显然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的成果。

韩永仁接过一看,眉头微微皱起。只见第一张纸上画着些奇怪的符号,像是变了形的偏旁部首,却又不完全相同。随后数页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上面标注着这些符号的组合。

“这是什么?”韩永仁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

“学生称之为声律法。”孙河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掩的期待。

“声律法?”韩永仁挑眉,目光在纸上来回扫视,“看着倒是新奇。”

孙河深吸一口气,开始仔细解释起来。这套拼音系统是他这些天反复琢磨出来的,虽然借鉴了前世的经验,但也做了不少改动。

现在的文字和读音与前世有所不同,他便将偏旁改造成符号,创造出一套全新的注音系统。每个符号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简单易记。

这看似简单的改变,实则意义重大。它不再是用复杂的文字去解释文字,而是用简单的符号系统去标注读音。只要掌握二十多个符号的读音,就能认识数百上千个字。

“比如这个'山'字,”孙河指着纸上的一个字说道,“我们可以用这三个符号来标注它的读音。这样一来,即便不认识这个字,也能读出来。”

韩永仁听得入神,不时点头。随着孙河的讲解,他的眼中逐渐浮现出惊讶的神色。等孙河说完,已是酉时末,天色几乎完全暗了下来。

“有意思,”韩永仁沉吟道,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虽然还有些不完善之处,但这个思路确实独特。我记下来研究研究,明日再与你详谈。”

“多谢先生。”孙河躬身行礼,心中却暗自松了口气。

走出书院时,夜色已深。远处的山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街道上零星有几个行人匆匆而过。

孙河并不担心这套声律法会被人贪墨。书院上下都知道他是刘南河安排来的,没人敢轻举妄动。况且,这套系统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光是看几张纸,想要完全理解并不容易。

他这般展露才华,也是深思熟虑。仅仅三十余日便突破瓶颈,这等修炼速度已是惊人。若想不引人怀疑,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光明正大地展现天赋。

毕竟,天赋与才智,也展现出非凡的武学资质。那些在武道上有所成就的人,往往在其他方面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再者,他也不想一辈子做缩头乌龟。那些欺凌过他的地痞无赖,那些将他视作砧板鱼肉的恶人,都让他明白一个道理。

现在虽然太平,却也吃人。弱小就要承受欺凌,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好在他身边有师父师兄师姐这些参天大树,为他保驾护航。在这片树林中,他这株小苗,终有一日也会长成大树。到那时,就再也不用担心风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