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徐庶
- 三国:我,蔡瑁,大汉忠良
- 一天心光
- 2244字
- 2025-06-01 07:30:0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徐庶与庞统二人对视一眼,眼前这突如其来的蔡瑁如同晴天霹雳,令他们顿觉天旋地转。纵使胸中计谋万端,此刻却也无计可施,困顿之感油然而生。
徐庶眉头微蹙,沉声先开口道:“德珪将军,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语气中带着试探与审慎。
他心中暗想:先拖住对方,再想其他办法!
蔡瑁嘴角带笑,不紧不慢地反问:“先生以为我为何而来?”
两人相视一眼,这般一问,无疑暗示今日恐怕难有善了的结局。空气瞬间凝重起来,仿佛连风也为之一止。
庞统神色微变,但仍尽力保持镇定,上前劝道:“德珪将军,家叔庞德公与公素有旧交,统亦对公敬佩有加!”
说话间,他目光诚恳,“今日却要说破我等计策,使江南生灵涂炭乎?”
蔡瑁闻言大笑出声,“如今我已投降了曹丞相,江南与我何干?况且丞相已有你们所立的军令状,又怎会轻易失言呢?”
庞统无言以对,只能苦涩地摇摇头,道:“以曹操之品性,将军真信这军令状?”
徐庶见庞统之言难以说动蔡瑁,也上前几步,抱拳行礼,神色中带着几分急切与诚恳:“德珪将军,前日蒋干一往曹营,中周瑜反间之计,将军险些殒命。”
他眼神凝重,语气沉稳而富有说服力,“而今东吴计策频出,曹营谋士岂不知也?可此时曹操还肯听得进人言吗?将军此战若助曹而胜,破了东吴之后,又哪还有水军用武之地呢?”
徐庶试图以理服人,希望蔡瑁能理智权衡利弊。
“公岂不闻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如今不如跟随士元即刻过江,归降东吴才是正途啊!”
话音未落,只见蔡瑁先是一愣,随即笑出声来,那笑声中带着几分嘲弄和自嘲,“我还未曾劝你们投降,你们倒先劝我了?”
他轻轻摇头,一步一步走近二人,那双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索性,他顺着徐庶的话头说道:“二位先生既然如此想让我投降,那为何不投刘备呢?”
这突如其来的反问,一时间使得周围寂静无声,只剩得江水缓缓拍岸的声音不断回荡。
“什么?”二人仿佛听到了一句不可思议的话语,脸上同时流露出震惊与迷惑,竟一时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转折。
还是徐庶先恢复了理智,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声音带着难掩的激动:“将军欲投刘皇叔?此言果真非虚?”
蔡瑁沉默片刻,目光深邃,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他心中已有盘算:既想带徐庶一同离去,一则徐庶才干卓绝,是绝佳人才;二则他与刘备集团关系未稳,而徐庶乃刘备心中的白月光,此人若得回归,无疑能缓和双方紧张关系。
蔡瑁轻笑道:“瑁欲领荆州水军,前去投刘皇叔!”
徐庶听罢,没有丝毫怀疑。他知道此时若回到曹营揭破东吴计策,只怕灭吴就在眼前,又何必假意诈降?
他目中闪过一丝期待,急切地问道:“那将军今日来见我等,是为了……?”
“自然是为了将二位先生一起带走!”
说罢蔡瑁目光灼灼的看向庞统,徐庶他不担心,估计此刻听了蔡瑁的话,内心已经欣喜若狂了。
果然,徐庶脸上露出由内而外的笑容,同时转向庞统,看样子好像是想跟蔡瑁一起劝说庞统。
“统在东吴尚有官职,此时离去,恐怕不妥。”庞统面色犹豫。
蔡瑁心知肚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已传为佳话,凤雏与卧龙齐名,岂能如此简单一句话便被招揽?
“先生既在孙权麾下不得重用,为何不投刘皇叔?”蔡瑁话语温和,却带着几分恳切地望向庞统,“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仁德之名四海皆知!如今皇叔积势于夏口,先生此时投靠,不正是雪中送炭?”
徐庶见状,也赶紧跟上说道:“是啊,士元兄!届时我等荆州人士团结一致,共谋大业!待三造炎汉,你我皆能如云台三十二将般名垂青史,光宗耀祖,岂不美哉?”
他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期待,语气中满是憧憬。
庞统闻言,却只是摇头一笑,“好你个徐元直!”他语气中带着调侃,“尚在曹营,却反倒劝我东吴人士归降刘皇叔。”
徐庶听了这句话,有些不好意思地苦笑了两声,不再多言,悄然后退几步。
“德珪将军、元直兄,你们的话皆言之有理。”庞统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只是如今大事未定,一切都尚早。与其仓促妄断,不如待我先回东吴布置谋划。待破曹之后,再议此事!”
蔡瑁见状也不心急,庞统主要功在入川。赤壁之战打完之后,自己还得助刘备快速站稳荆州,入川并非当务之急!
见徐庶仍欲再劝说几句,蔡瑁上前一步,用手轻轻拦住他肩膀,“凤雏先生所言极是。先生先行归返东吴吧!待事成之后,再做最终定夺。”
徐庶闻言点点头,也觉此刻强求无益。
“如此,统立刻过江,后会有期,告辞!”
“告辞!”
二人缓缓踏上归途,夜风轻拂,江面泛起细碎波光。
徐庶仍旧略显惋惜,眉头微蹙,语气中夹杂着几分不甘,“今日未曾劝动庞士元,只怕他日再无如此良机了。”
蔡瑁见状,语气温和地安慰道:“元直先生不必焦急,我料日后士元必将与我等共襄大事。”
徐庶听罢,也露出一丝期盼的神情,“万望如此吧!”话音刚落,他便转而询问,“德珪将军既欲投刘皇叔,可曾有何筹谋?”
蔡瑁目光沉稳而坚定,“我正因此事来寻先生。待铁索连舟之际,你我可假意冲突。先生可言:‘如今铁索横江,北军亦如履平地。此水战犹如陆战,可命于禁、毛玠为水军都督!’”
他顿了顿,又添一句:“届时我自有对策。”
“还有一事欲麻烦先生,昔日我与刘皇叔各为其主,欲加害之。皇叔颇有容人之能,我自不怕,只是二将军,三将军皆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之辈,到时候还希望元直先生为我美言几句。”
“将军看破东吴计策却不报与曹操,乃一大功!且自将军归曹以来,所作所为,我观将军乃是智谋之辈。届时我定为将军请功!云长、翼德之处自我为将军说情!”徐庶保证道。
蔡瑁终于放心,笑道:“如此,元直先生,你我可要演上一场了!”
徐庶扬眉应道:“随时奉陪!”
“哈哈哈哈哈!”他们相视一笑,一步步走入曹营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