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暗夜追踪
东林寺山门前的路灯在晨雾中化作昏黄的光斑,林烟将铜镜小心收进防弹保险箱,引擎声划破寂静时,后视镜里闪过几道黑影——三架无人机正从香炉峰方向低空逼近,螺旋桨声被晨雾滤成细碎的蜂鸣。
“信号被干扰了。”
她猛踩油门,车载屏幕突然跳出雪花屏,导航地图上的路线被篡改成诡异的星图,目的地直指鄱阳湖西岸的废弃码头。
方向盘传来异样的阻力,仿佛有双无形的手在争夺控制权,转速表指针不受控地飙升,轮胎在山路上摩擦出刺鼻的焦味。转过十八弯时,湖面的月光突然被金属反光切割。
林烟瞥见左侧悬崖上,三个身着黑色防水服的身影正架设狙击步枪,瞄准镜的红点在保险箱上跳跃。她本能地打方向盘,越野车在 gravel路面打滑漂移,后视镜中,无人机的探照灯已在车身投下蛛网般的光影。
“轰——”第一颗子弹擦着车顶飞过,在后视镜留下蛛网裂纹。
林烟摸出铜镜,利用凸面反射原理对准无人机群,镜面突然爆发出刺目银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夜空。三架无人机瞬间失控,撞向山体发出剧烈爆炸,火光中,她看见坠落的机身印有褪色的“星渊社”标志——正是第一卷中监控里黑衣人的组织符号。
导航系统在爆炸后恢复正常,却仍固执地指向废弃码头。林烟握紧方向盘,忽然想起《江州水运志》记载:“鄱阳湖西岸老码头,旧称'星渚',明代曾铸镇河铁犀九尊,分守九渊入口。”
父亲笔记本里夹着的老照片上,年轻时的周怀山教授正站在铁犀旁,手中举着与她相同的铜镜。码头的锈迹铁门在车灯下吱呀开启,咸腥的湖水味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
三十年前的沉船残骸半埋在泥沙中,集装箱堆场如沉默的巨兽排列,其中一个标着“湓浦货栈”的绿色箱体上,用红漆画着与铜镜相同的北斗七星,勺柄指向堆场深处。
“叮——”保险箱突然发出蜂鸣,铜镜在箱内剧烈震颤。
林烟刚取出铜镜,右侧阴影里便窜出两道人影,手中的青铜短刃泛着冷光,刃口刻着与镇水兽相同的水波纹。她侧身翻滚,铜镜反光扫过对方面罩,竟在镜片上映出鄱阳湖底的星官阁影像——这正是绢帛残页上的镜宫图景。
“九江水虎!”湖面突然传来快艇的轰鸣,船头的虎头标志在探照灯下格外醒目。
穿橙色救生衣的驾驶员打出莫尔斯码,林烟认出那是父亲教过的镜宫密语:“星渚铁犀,角缺待补。”
快艇冲破晨雾靠岸,船员抛出缆绳的瞬间,她看见对方左臂的刺青——半只振翅的水鸟,正是九江非遗青阳腔戏服上的纹样。
“跟着光走!“船员大喊着扫射集装箱顶部,狙击手的子弹在铁板上溅出火花。林烟趁机冲向堆场深处,手电筒光突然定格在半截埋入沙中的铁犀残件上——犀角断口处的缺口,竟与《琵琶行夜宴图》中琵琶女所持铜镜的边缘完全吻合。
“找到了!”
她蹲下身,铁犀背部的星图刻痕在铜镜光照下发出荧光,七道光束指向七个方位,与第一卷中镜宫井台的位置一一对应。
当指尖触到犀角断口时,残件突然发出低频震动,与铜镜形成共鸣,沙地下方传来石块移动的闷响,露出刻着“星渚”二字的青铜井盖。
身后传来脚步声,林烟转身看见黑衣人已逼近,面罩上的呼吸孔喷出白气。她举起铜镜对准月光,镜面突然浮现出东林寺梵钟的星宿图,“角宿”方位的玉片光芒大作,黑衣人手中的短刃应声落地,刃口与铁犀残件的星图刻痕完全重合。
“你们要破坏九渊封印!”林烟握紧残件,发现断角内侧刻着极小的《琵琶行》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七字恰好对应七星方位,“我父亲二十年前就识破了你们的阴谋!”
黑衣人不答,从怀中掏出半面刻着“湓”字的铜镜残片——正是锁江楼沉船出土的文物。残片与林烟手中的“庐”字镜刚一靠近,整片堆场的集装箱突然发出共振,水面倒映出九只镇水兽的虚影,每只兽首正对着不同的古地名。
“砰——”快艇的机枪扫射打断了对峙,黑衣人转身遁入湖雾。
林烟趁机将铁犀残件收入背包,井盖下方的青铜锁链声清晰可闻,与镜中倒悬秘境的锁链一模一样。当她将铜镜贴近井盖,镜面上竟浮现出周怀山教授年轻时的影像,正站在相同的位置向她微笑,手中握着的,正是这只断角铁犀。
“小姐,快走!”九江水虎的船员拽住她的手臂,快艇在湖面上犁出雪白的浪花。回望废弃码头,晨光中,铁犀残件的断角处渗出星纹光带,与湖底的光点连成一线——那里,正是《镜宫图》中标注的“九渊入口”。
返程的车上,林烟展开父亲的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发现新的线索:“星渚铁犀,角含镜魄,七缺归位之日,九渊镜光重明。”
她摸着残件上的《琵琶行》刻痕,忽然明白,白居易的诗句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九镜归位的密码——每句诗的字数、平仄,都对应着星官阁的方位与开启时间。
手机在此时震动,智空法师发来消息:“夜观星象,北斗勺柄已指向'星渚',九渊潭水近日有异。切记,镇河铁犀乃镜宫门锁,缺角处需以同批青铜修补。”附件是张老照片,1962年的白鹿洞书院,父亲与周教授正拿着铁犀残件比对铜镜,背后的古戏台上,青阳腔演员正在演绎《青衫记》中“镜破九渊”的桥段。
暮色中的烟水亭,林烟将铁犀残件与铜镜并列摆放。残件断角与镜缘的凹痕相触的瞬间,两者同时发出蜂鸣,镜面上浮现出完整的九江地图,九处铁犀残件的位置闪烁着红光,而中心交汇处,正是东林寺的六朝松——绢帛残页标注的“镜宫入口”。
窗外,庐山方向传来隐约的钟鸣,这次是清晰的七响——与原来超声波清洗时的共鸣次数相同。
林烟知道,九镜归位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她手中的铁犀残件,正是撬动这一切的关键。父亲失踪前留下的星官玉佩在胸前发烫,玉佩背面的“护镜”二字,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作者有话说:
下章精彩预告:林烟带着镇河铁犀残件造访白鹿洞书院,在古戏台发现青阳腔戏服中暗藏的九镜分布图。与此同时,周怀山教授的旧照背后惊现星渊社的刺杀名单,而“九江水虎”送来的水样检测显示,鄱阳湖底的青铜井台正在吸收陨石能量,镜宫开启的时间,已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