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改变

“服不服!服不服”

来到草庙中,那半大的孩童正压着身下那名为张小凡的孩子,双手掐住对方喉咙,面色通红的吼道。

“阿弥陀佛!”

“快停下!”

两道声音分别从草庙内外发出。

草庙深处探出一只枯瘦的手掌轻轻点在那大一些的孩子身上,将其震开。

同时,从草庙外吹来一道轻柔的的风力,将被震开的林惊羽隔空拉扯着退出了好几步。

并不高大的庙口处,张浩魁梧的身影从此走入进来,遮住了草庙内本就不怎么明亮的光线。

“没想到在这里碰到天音寺的普智大师,晚辈有礼了!”

张浩松开用法力挪开的林惊羽,率先行了个礼,同时双目望向庙宇正中的一个形如乞丐般邋遢的老和尚,还有其手中那一串碧玉念珠里那颗深紫色的圆珠。

“这就是黑心老人的噬血珠吗?”张浩暗自思付。同时眼睛看向那个普智身前脏兮兮的小孩子,“这就是你吗?张小凡。”

“阿弥陀佛,小友是青云门弟子?”

昏暗的环境中,普智老僧枯瘦如树皮的脸上无波无澜,只是抬起那松垮垮的白眉慈目看向张浩。

张浩伸手将林惊羽拉至身前回复老僧:“正是,家师龙首峰首座,苍松道人。”紧接着反问了一句“不知大师今日可是来我青云门做客的吗?”

“唉,老僧才刚从青云山上下来,却是正要离开。”

普智老僧也伸手扶起地上的张小凡,一边叹气着说道一边拍打其身上的灰尘。

“哦?不知大师何故叹气,可是有什么烦恼就连掌教师伯都无法开解?”

张浩假意发问,道玄真人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高人,很少有修行界的事能难到他。

然而在内心张浩是知道这老和尚为什么在这里的,无非就是想要让佛道合流,验证他关于几卷天书的猜想罢了。

哪怕为此做出牵连无辜之人的灭门血案。

最后事实证明,普智的猜测是对的,也是错的。几卷天书确实同根同源,能够互相促进,让人功力大增,天下无敌,但与此同时,依然无法靠此成仙成佛,与世长存。

“咳咳咳”

普智还没有说话,身前的小孩张小凡却捂着喉咙干咳,大口呼吸着,看来林惊羽刚才确实是掐狠了。

“对,对不起小凡。”

张浩身前,林惊羽也是一副恍惚的神色。

“没,没事的,他们是…”张小凡摇摇头,有些疑惑的看着庙中的一僧一道,呼吸慢慢恢复平稳,却是对刚才的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我们先回去再说。”林惊羽警惕的看着奇怪的两人,拉着还没反应过来的张小凡就绕过门口跑了出去,其余小孩见状也跟着跑走了。

庙内,随着小孩子的离去,气氛越加沉闷了起来。

“大师,不如我们找个地方,赏脸让晚辈请您喝杯茶?”张浩见普智老僧还没有说话,而小孩们都走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对着普智发出邀请。

不管怎么样,先离开草庙村,这样后面哪怕再发生什么也不会像原著一样闹出屠村血案了。

“也罢,小友既然相邀,老僧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又等了半晌,邋里邋遢的普智好似想明白了什么,发出苦涩的笑声同意,走到了张浩身边。

“小友,请!”

等到老僧走近,张浩才发现,原来枯瘦的普智身形如此之高大,光是现在这种年老佝偻的状态都有一米八几,要是当初他不修仙,留在凡间从军练武也着实是个好苗子。

“大师这边请!”

两人一前一后,张浩放出青峰剑,普智也丢出念珠手串变大,化作一白一绿两道遁光向着天空飞去。

不一会儿,两人就来到了河阳城中的聚福客栈。

“前辈,请。”

张浩抬起茶杯向着普智示意,说着一仰头像喝酒一样,喝下了杯中香气四溢的茶水。

“不知道大师对于天书可有何见解?”张浩放下茶杯,切入正题道。

“天书?小友指的是传说中的五卷天书吗?”对坐上,普智正端着茶杯慢慢品茗的手臂一僵,抬头略有深意的看向了张浩,语气带着一丝诧异。

普智活了几百年了,临了临了,最想明白的就是五卷天书的来历,以及世间是否有仙,可惜五卷天书各在一方,更有几卷只留下了传说,根本无法找寻。

“是的,当今天下各大道统,正道青云门,天音寺,焚香谷,魔道鬼王宗,合欢派,万毒门,长生堂,修行方式各不相同,据晚辈偶然间得知,其中大部分的功法都来源于天书!”张浩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可惜五卷天书各自分开,从来没人能够集齐进行参悟,实在是一桩憾事!”

“竟有此事!老僧只知我天音寺确有一面无字玉壁,大梵般若便来自其中,莫非当初贵派的太极玄清道来历也是如此?”普智看似平静,实则有些狂热的问,左手中念珠不住的转动着。

张浩见到普智上钩,笑着继续说道:“正是,可惜各派的功法对外都是不传之秘,晚辈倒是有一些想法,可惜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太极玄清道,也仅习得玉清境的内容。”说完,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却是用余光若有若无的瞥了一眼普智。

果不其然,普智听闻此话,眼中

的狂热更浓了,只是还有一丝纠结。

此时的他毕竟还没有到中七尾蜈蚣剧毒,即将丧命的阶段,要他就这么把天音寺的神功传给一个青云门的弟子,着实有些顾虑。

不过这股疑虑没有持续太久,普智飘忽的眼光一定,看向了张浩:“小友当真有这般大愿?须知从来没人能将各派功法齐修,按理来说,这很容易让修炼者走火入魔,轻则武功尽废,重则命丧当场!”

“大师,此谓求仁得仁,敢于求道者,当有大无畏的精神!晚辈虽然修为低微,却也有敢为人先的胆量!”见到老僧终于下定决心,张浩郎声笑道。

看来,在普智眼中,门规祖训终究不如他的个人追求重要,如此正中张浩下怀。

看来草庙村的血案应该是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