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哪是心善的人?

待黄鼠狼、铁头、竹竿三人被凶悍的鹅群啄得抱头鼠窜、狼狈逃出院子后,顾娇才小心地走进去。

只见家中一片狼藉——大件家具他们搬不走,但她特意留下的旧衣裳、绣鞋,还有那些不值钱的小物件,全被扫荡一空。

“哎呀呀,“顾娇捂着嘴,这次是真笑了出来,“这可真是...太完美了!“

顾娇一个箭步冲进巷子,扯着嗓子就喊:“快来人啊!有贼人闯进我家了!“

正是晚饭刚过的时辰,街坊四邻闻声纷纷提着灯笼赶了出来。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连巡夜的衙役都被惊动了。

众人簇拥着进了顾家老宅,只见顾娇眼睛肿得跟桃儿似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掉——那辣椒面儿着实厉害,灼得她眼周生疼,泪水根本止不住,不过这副模样倒是比真哭还要凄惨几分。

出了这么大的盗窃案,县衙格外重视。

衙役一边给顾娇录口供,一边向邻里打听线索。

这时,对门住的王婆子颤巍巍地举起手:“官爷,老身晌午看见几个生面孔在顾家附近鬼鬼祟祟...“

听王婆子这么一说,住在巷口的李婶子猛地一拍大腿:“昨儿老身接孙儿下学堂时,也撞见那几个生面孔了!“

“我家虎子蹦蹦跳跳的没留神,就撞上了其中一个。“

李婶子压低声音,“那人...怪得很,头上有个大疤瘌!“

“疤瘌头?“衙役立刻追问。

“千真万确!“李婶子点头如捣蒜,“当时他还瞪了我家虎子一眼,凶神恶煞的!“

衙役将众人所言一一记录在册。

这时顾娇适时啜泣道:“差爷,奴家怀疑...怕是熟人所为...“

几位衙役相视点头,为首的捕快正色道:“顾姑娘放心,我等定当全力缉拿贼人归案!“

“多谢差爷。“顾娇福了福身,眼眶还红红的。

捕快环顾空荡荡的屋子,真心实意道:“姑娘若有难处,尽管开口。“

顾娇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轻咬下唇,作出一副为难模样:“差爷,奴家确有一事相求...“

林淑芬走时特意带走了户帖,以为这样就能拿捏住她?

顾娇只想送她五个字:做梦去吧!

“差爷,我家的户帖、粮引、炭引都收在一个木匣里,如今也被贼人顺走了。“

顾娇抹着眼泪道,“眼看就要到发粮引的日子,若没有户帖,我们姐妹真要饿肚子了。况且我妹妹即将去江南学院旁听,官府那边还需户帖登记呢。“

那班头闻言,顺口问道:“你妹妹?顾家遭此变故,她人可安好?你姑母林氏不是……”

他顿了顿,想起些风闻,“不是曾想送顾家一位姑娘去教坊司‘学艺’么?”这话问得隐晦,却如针般刺在顾娇心上。

顾娇心中冷笑更甚,面上却凄然道:“多谢差爷挂心,妹妹暂安。只是姑母她……确有那等心思,奴家拼死才护得妹妹周全。”

这话半真半假,却坐实了顾家曾有的龌龊打算,也解释了她为何孤身在此。

班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鄙夷。

衙役们闻言,对她更多了几分同情。

为首的班头当即取出笔墨,边写边道:“本官给你写个手谕,明日你去县衙户房找张书办,让他先给你补办户帖。“

“粮引和炭引也好办,“班头继续道,“明日你带着新办的户帖去粮仓和炭行,找管事重新开具便是。“

“多谢差爷!“顾娇这话说得真心实意。

得知眼前这位竟是县衙的刑名师爷,她顿时计上心头。

次日天刚亮,顾娇先去绣坊订了面“明镜高悬“的锦旗。

一进县衙就捧着锦旗四处打听:“这位差哥,请问李师爷在哪处办公?“

待她把县衙六房都问了个遍,这才心满意足地往刑房走去。

最终,李师爷满面红光地收下锦旗,亲自领着顾娇去了户房。

他与张书办耳语几句,顾娇虽未听清内容,但从进户房到拿到新户帖,前后不过半个时辰。

顾娇自然不会放过这天赐良机。

她早已备好断亲文书,就等着趁此机会将自家户帖从顾家分出来。

谁知她刚一提及,张书办二话不说就给她办了。

捧着新鲜出炉的两份户帖,顾娇顾不上欣喜,出了县衙就直奔州府知青司。

顾娇这性子,什么都吃得,就是吃不得亏。

更是个睚眦必报的主儿!

顾家算计她去教坊司顶替顾昭的事,她可都记在小本本上呢。

今日,便要送他们一份“大礼“!

“大人,奴家想问问教坊司的事。“顾娇福了福身。

负责的书办顿时来了精神——就喜欢这等自觉的良民!

“姑娘请坐,姓甚名谁?何时入的学?“

顾娇面不改色,清晰地报出名字:“京城顾府庶女,顾昭。“

顾娇低眉顺眼地跪坐在席上,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

眼尾那颗天生的泪痣,在昏暗光线下若隐若现。

从主事官的角度望去,恰好能瞧见那颗痣。

不过顾娇多虑了——这教坊司的官吏每日经手的罪眷,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若个个都要验明正身,怕是要累断腰。

名册与罪籍文书上,只录着姓名、籍贯、年岁、罪名几项,至于脸上有无痣点、身量是高是矮,一概无载。

他们只在意两件事:

其一,名册上可有此人;

其二,是否携带了罪籍文书。

主事官展开绢帛名册,指尖掠过“顾昭”三字,又查验了顾娇呈上的、盖着刑部大印的罪籍文书——上面赫然写着“顾昭”的名字,以及因父获罪、充入教坊司的判词。

妥了。

见这“罪臣之女”虽身形略显单薄,倒也眉目清秀,低眉顺眼的样子还算规矩,主事官捋须道:“顾昭?嗯,既是充入教坊司,便按规矩分派差事。前厅乐班尚缺几个吹笛童子,看你年纪尚轻,指骨也算修长,可愿去习个管乐?”

听上去似乎比某些去处强些。

可顾娇哪是什么善心人?

她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