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小学,六年整!!!
小学六年
初中三年
高中三年
大学在校两年,实习一年与就业第一年,时间重合。
故此第一阶段就是二十年!!!
第二阶段开始……
第一项目和第二项目都在上海浦东,累计时间两年。
第三项目在南通崇川,累计时间半年。
第四项目在杭州萧山,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第五项目在湖州吴兴,累计将近一年。
第六项目在杭州临安,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第九项目和第十项目都在无锡新吴,累计时间两年半。
之前收到第一家企业的老总邀请之时,就感觉无锡此地,像是去完成使命的。
我看了一段时间的长三角城市范围地图。
才惊觉,其中的缘分,像是一场不可拒绝的命运。
我将参建过的项目标记在百度地图上,一个项目会显示一个星星,当缩小地图的时候,便会看到一个不规则的闭合等腰三角形,逐渐显现出来。
前三大项目和后三大项目,已经有了雏形,而将南通的第三项目与湖州的第五项目连接在一起,交接点就在无锡……
当年直接从南通离开,如今在无锡闭合。
而其实隐去的第七项目和第八项目,其实就在绍兴,此时三角形闭合的最后一个城市,就是宁波了。
虽然来来去去有他人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但最终的足迹却闭合成了一个圈。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七年时间,七座城市。
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
2024.3.8-2024.5.26
前后跨度80天。
没想到这段旅途如此短暂,其中存在很多原因,但最终还是因为自己承受能力有限,遗憾退出了。
职业生涯接近七年
列表如下
上海华力
上海积塔
南通绿地
杭州旭辉
湖州大发
杭州朗诗
绍兴邵逸夫医院
杭州阿里巴巴达摩院
无锡华虹
无锡华虹
宁波卖面桥
不知其意义何在
相信生命中的历程,是存在意义的。
但最终回头看,发现很多事情就是没有意义,做了并没有特别的,不存在什么特殊意义。
上海-南通-杭州-湖州-杭州-绍兴-杭州-无锡-宁波
七大城市
巧的是,形成了一个闭合,像是命中注定要到宁波一样,完成某种使命一样。
2017.6.29
上午考试结束,匆匆离开宁波。
到今天2024.5.27上午离开宁波。
闭环不怎么完美。
原先估摸会接近这个时间,但生命中的突发事件不可控啊。
将离别的日子提前了。
虽然最终离别比较伤感,不过并不影响我对宁波的热爱,他日归来,看江湖。
只是不知道上天安排这一段旅途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相信上天自有安排。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报到前三天,没有什么事情。
主要是还有两位新人要来,等人员都到了再开展相关工作。
故事先从外围开始说起。
从一条小路进来,这路原先是对面工厂使用的,我司为了施工方便,就借用了这条路,不过工程进出的车辆重,路很快压坏了,也没有怎么整修,反正拖着拖着项目就结束了。道路一旁停满了桥车,多数都是工友的,现如今工人也都拥有小轿车了,当然主要是因为项目部没有太多场地来建设生活区,工人们只能去外面租房居住,这才导致停车问题,不过就算有生活区,停车问题依然是件大事情,四年前在项目上就已经出现停车困难的事了。
进入大门,转弯180度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对于大型车辆就比较困难了,不过现如今建设临时用地越来越少了,此时确实比较困难。
大门对面便是办公楼,二层小楼。
中间楼梯,也是我等日常打卡的地方,还有水桶集中地。
进大门向右边,分别是监理办公室、打印室、资料办公室,右转是施工办公室,我等四大主管加测量五人于此办公。之后是小餐厅,领导面见重要客人就来此就餐,比如住建局等。然后是小食堂,项目部几十人就餐就来于此,伙食丰富,已经记录于“生活篇”中。进大门左边,都是中交的办公室,有几位美女,虽然不算多么惊艳,但从工程角度来说,足够漂亮了,身上香气飘飘,路过闻一下很有韵味。最里面就是卫生间,对面是会议室。
沿着中间楼梯向上,基本上都是中交的办公室,只有南侧,是我司的办公室,预算、财务、技术、物资、总务(老板的办公室)。
不怎么上二楼,就偶尔上去咨询一下工作上的事情,然后就是面试和辞职的事情了。
在办公区东边角,就是我等居住的地方了,在此就不多说了。生活区旁边有一道门,员工上下班打卡用。
项目的围挡就不多说了,很差。之前这边由于地库回填土方,道路限制,围挡全部破坏,真是尴尬,世界五百强第六十三位,做出如此上不了台面的事情,丢尽脸面啊,奇耻大辱啊。
沿着围挡前进,到了项目西侧,有两处大门,靠近北侧的那一个门是北区负责人安排凿开的,为了施工方便。
到了项目西北角,南区劳务的办公区域,刚好就在这个角落里。
旁边就是最后一个大门了。
从这个大门到办公室那边,中间区域是钢筋料场、电动车停车场、安全教育、仓库、收料室。
第二部分是地库顶部布局。
一开始来的时候,布局杂乱无章,走路地方都没有,安排下面班组,完全不听的,唉,这项目绝了。
最终经过转移,清运出去后,场地总算干净了一些。
先从南区开始说起。
三月底,我等开始进行环场道路的整修。
最后除了北区北侧道路没有施工之外,其余道路形成环路。
人和材料都可以进入到每栋楼当中。只不过一开始没有做,之后施工极大浪费人材机,无形之中项目又浪费钱了。
最南侧,随着安全通道和人货梯区域完成,钢筋加工厂的转移,南侧区域已经形成明确的区域划分。
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需要天泵浇筑楼面,除了材料堆放之外,还需留出机械停放区域。一号楼浇筑需要打开大门,从外面浇筑,而此时路边的轿车就成为了问题,需要开走,在这种事情的处理中,将内心的积极磨灭啊,之前的项目,怎会如此呢,此举皆是项目部高层领导无能的集中体现啊。
二号楼南侧,放置了两个砂浆罐和一个混凝土罐,用于砌体结构。除了机械之外,还有相关材料,比如红砖、加气块、大板加气块、保温一体板等其余零星材料
三号楼南侧原来有一个砂浆罐,之后转移到了二号楼前面,通往六号楼、八号楼的地泵口也在这里,洗车池和称重泵也在这边。
随着二次结构的开始,南侧区域的场地也随之变化,好在进度不快,场地使用不是很紧张,而且多余材料也被分散了。
东侧区域没有场地堆放材料,随着环形道路施工完成后,材料都是叉车慢慢运进去的,在八号楼和十一号楼前面堆放一点点。这两栋楼附近还堆放了很多钢管和一些人货梯的配件,仅仅只能走人。
在南区和北区中间,有一条大路,将来是作为市政道路的,只是施工时是一体化的,将地库上方铺些多余的混凝土,道路就形成了,前后七栋楼的材料就可以从这里进入了。
北区的十二号楼、十三号楼、十四号楼的人货梯位于南侧,刚好有些道路搬运材料,方便施工。而南区的9,10,11三栋楼的主体结构施工,也转移了方向,其中十号楼最先封顶了。
他日回归,在这条路上悠闲散步,两边商业用房经营着各种各样的店铺,再回首往事,除了阵阵感叹,我想也不能做些其它什么了。
南区西侧。
地库上方,堆放了很多木板,由于地下室的二号汽车坡道就在于此,故此此地材料堆放较多,多余材料已经清理出去了,空间用来堆放二次结构的材料了。从坡道口出来,砂浆罐和混凝土罐各自放了一个在这里,方便地下室的材料所需,以及四号楼、七号楼、九号楼的材料所需,在一号楼西侧安放了一个垃圾池,不过建筑垃圾太多了,而且工人都是随便堆的,垃圾外运很慢,严重影响项目形象。
三号楼和六号楼中间,是第一钢筋料场。
二号楼和五号楼中间,是钢管堆场,此处还有一个地库顶板的预留洞,用于地下室材料清理所需。
五号楼北侧是第二钢筋料场。
六号楼北侧是木材加工区域。
北区七栋楼围一圈,中间刚好堆放材料。
总体来说,本项目临时用地较少,即使是内部空间也是不足。
当然这是规划所定,项目运作期间,还是需要靠项目部去规划,才能保证项目各部正常运作。
地库顶板上方,后浇带暂未封闭,凸起上翻梁较多,不便。
进入项目本体的故事了。
先从地下室说起。
一开始来,地下室正在进行结构检测、渗漏修补。之后开始清运材料,灯带布局,将二号汽车坡道完成后,开始进行地下室二次结构施工。
验收程序极多。
之后开始砌墙,居然是小砖砌筑,并且要求极高,可谓是首次遇见啊,不过理性地把项目做好,也是正确的。其中植筋比较麻烦,作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即使我等跟着干,也会出现很多错误和遗漏,故此工作很累啊。构造柱布设居然没有图纸,就自己根据总说明来,看着设置就可以了,不得不说项目体系之混乱啊。
从91011三栋楼开始砌筑,一路向南,陆续干了很久,还是没有完成,之后支模浇筑,进度很快。
中途还涉及到后浇带的回顶,之前全部都拆光了,我刚来的时候,还想着这个项目竟如此不明事理,这种大错也会让其发生的,一群乌合之众。
砌体部分还没有完成,消防开始作业了,真是不懂规矩啊。
对这个项目的这些领导,也算是失望透了。
地库外,还有很多故事。
变电站那边不归我管理,但听听故事就知道很麻烦了。
中途停工了一个星期,那些问题无法整改,最终还不是没有改就浇筑了不。
中交系统和监理,完全是鸡蛋里挑骨头,故意将小问题放大,为难我等,而工人明知其中利害,自然不会理会,我等卡在其中,上下为难,如何是好呢。这是本项目最大的问题,居然自己不放过自己,要真是如此严格要求施工质量,那就直接自己来负责,自己挑能力强听话的工人来,不就好了。
回填土方
防水作业,要求积水抽干净,根本不可能抽干净啊。
铺保温板,一处也不能落下,道理没有错,工人铺设随意,挖机回填随意,这事也是上下为难啊。
土方是淤泥,在三号汽车坡道和南侧门卫地库,回填较多,之后施工也较为困难。土方和挖机负责人和干活的人,何等的不服从指挥,随自己心意乱干,有事了来电项目部快速解决,唉,如此分包,真是累赘啊,要钱积极,干活随意。
在我管辖的区域内,还有一块地库顶板和三号汽车坡道,我离开时候,这两个地方还没有完全完成,真是遗憾啊,只能下车大学十周年的时候去看看完成品了。
淤泥,加之挖机能力一般,测量人员少,泥工帮忙不多等诸多原因,这部分作业质量极差,而且浪费材料极多。
桩头钢筋破损,需要植筋,包括之前的清理,工人都是很随意的,而中交又严格,我等卡在中间为难哦。
周边原有施工缝凿毛清理,极为随意,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上面领导故意刁难,我等极为清楚工人无法完成整改。
中间有三道800高的梁,我没有告知泥工把它补充上来,最后被上面发现了,估摸浪费几千元。
无论是垫层清理,整修,砌筑承台和木工支模,都是极为随意的。本来吗这些工作也是随意完成即可,过于执着了。
最后浇筑前,居然还有一道水电没有完成,之前询问说没有,上面领导问了说有的,这不典型坑我吗,唉,如此班组,合作真累啊。
后浇带保留。
无论是垫层还是砌筑的砖和顶板混凝土,都是出现了极大浪费,故此说明,事情还是得先行正确考虑,不要想着一开始偷工减料,以为可以节约成本,实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极为愚蠢的行为啊。
顶板上有四个钢柱,之后和三号楼二层梁连接,完成小区进出口的设置。
三号汽车坡道施工过程也是极为艰难。
一开始四个承台低了,之后打算直接砌筑上来,但梁底垫层却先行浇筑了,光梁底混凝土浪费都上千元了,之后承台砌筑和斜梁砌筑的斜度也没有完全保证,导致筏板垫层很厚,高低不平,筏板钢筋很难保持坡道斜度。淤泥土经过大雨,工人回填极为困难,也导致垫层作业麻烦。交接处凿毛,清理等很难进行,工人之间都是互相推脱的,泥工说要清理让钢筋工来扳钢筋,钢筋工说要扳钢筋让泥工来清理,对方不来就不干,停着,上面领导急了,不分青红皂白催,不了解事情情况,我等卡在中间为难哦。
最后吊模要保证斜度,当然因为交接处原有高度已经低了,故此也就不去调整标高了,之后再说了。
最后就是水沟长度出了一些问题,应该是和挡土墙外口齐平,但实际施工的钢筋工和木工是按内口齐平的,虽然这点小错误影响不了什么,但是如此把柄落入小人手中,又要做文章咯。
这两次区域多么简单,被一群人刻意为难,进度滞后一个月。
真乃项目建设之可悲啊。
四栋楼向上施工,基本上都没有问题,主体结构验收麻烦,主要也是中交和监理故意而为。影响了我多次午饭和晚饭的进行,最终成品又不是很好,进度缓慢。
主体结构进度缓慢最关键原因就是塔吊少了,19栋楼居然只有六个塔吊,一对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人性的自私自利居然可以到这个程度,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一群滥竽充数的人在指挥天下,真是可悲啊。
外围还要吊模,线条钢筋一次成型,画蛇添足啊,自以为聪明。
项目之悲哀。
十九号楼更加过分。
外架垫层也没有人来看,浇筑几次,严重浪费材料。斜角还要打平才能搭外架,为了这点小事,那一段时间里要关注这些小事,因小失大了。
一层内架材料没有了,先去现场找,现场材料如此乱堆,又能找到多少呢,工人不去清理,怎么找到数量,总算找到了一些,怎么能够呢,再制定计划上报物资部,一来一去,内架居然花了一个月时间,之后单独浇筑柱子,占用塔吊,引发矛盾,劳务多准备一些模板和工人,不就快速完成了,何必拖着,关键是造成这些后果的人,最后反问进度怎么这么慢,真是绝了。
二层材料向北区借用,也要看着,哪来这些时间。
而且分工不明确,项目部准备人材机,我等再配合作业,居然责任越过了,多干活了,唉,项目悲剧啊。
二结构里的故事,简单说明一下。
样板房位于我所管辖的二号楼三层。
事先没有计划,没有开会解决相关专业问题,就盲目干着。
干着干着处处是问题。
工序样板和成品样板,各自两户。公区全部完成。
工人却不是精英,作业随意,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完全不服从项目部指挥,随意干完了反问项目部,怎么安排的,真是无语了。
植筋随意,进入长度不足,而且他们是按照平方报价,并非根据钢筋直径数量承包,故此植筋随意。
导墙支模缺东少西的,指点一二还不愿意来整改,如何管理。
首次遇见多孔红砖砌筑,而且砖的模数是从上往下计算的,如此技术算是学习了,只是砖质量不行,砌筑时候便破损严重,砌筑完成之后破损更为严重了。
大板作业也是随意,班组都是自顾自干活的,有问题了要求项目部解决,如此工人,管理很麻烦。
中途消防开始干了,这不捣乱来了。
不懂规矩啊。
施工用水一开始还没有,让水电工安装还不愿意,如此工人,要来何用。一开始项目部只安装一个电箱,明明按规矩来这种楼要四个才能勉强满足施工所需,居然只想配置一个,如此行为,不知是真愚蠢还是想过分节约成本,实在太过分了。
中途住建局来了,停工了几次。
最后一次来,也不见得复工。
后续情况不得而知了……
我已经离开了
如此项目
算是行业内最差最混乱项目了,真乃行业之悲哀啊。
我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愧对行业,但我也无法清除这些社会毒瘤,只能离去,我相信他们总有恶果。
第十一项目,如此遗憾告终。
我对不起行业,对不起宁波,对不起这个项目!!!
七年时间
前三年半,途径六大项目,修为登峰造极,想着更近一步。
不料遭人迫害
后三年半才恢复元气
好不容易恢复元气,又遭奸人陷害,再度重创。
七年时间,起起伏伏,中途还有将近十个月的时间处于重伤状态。
难啊。
第一阶段完成闭环。
从中苦难极多
始终相信未来
继续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