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缕
早晨,还在被窝中的我,被我的小伙伴们叫醒了,我伸了伸懒腰,极不情愿地起床了,因为是五月份了,穿的也比较少,随便穿了衣服,就出去玩了。今天去一个小湖泊,不过,也许可以叫小池塘吧,对岸的一位老奶奶说这里养着鱼,我们冒昧的进入,会影响它们的生活与作息,不过,那时候的我们没有考虑这么多,指定了其中一位小伙伴前去放哨,我们偷偷潜入,在一处苲草丛生的领地中,开始下一步的计划,在小池塘的四周,有人撒下了地笼,专门捕一些小鱼小虾,我们正是为了它前来,三下五除二地解决地笼,将收获纳入自己的口袋中,惊喜中,忘了藏身之所,逃跑中,后面传来了老奶奶的呵责声,还有一丝无奈的感叹,倒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小池塘边有一个菜园,旁边的一条沟槽把我们堵住去路,先将收获养在这里,这片菜园也有着不少宝物,一般的菜园里,除了黄瓜可以直接生吃,其它蔬菜一般不宜生吃(其实也不知道蔬菜种类,认识的菜也没有几种,嘿嘿),离开菜园后,我们是从菜园南边的竹门(一般认为活了几年的竹子,适合作为篱笆,横竖叠加制作而成,非常牢固),出来后,这里是一片绿草地,中间有着几颗果树,旁边一幢已经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好久没有人住了,墙面上的灰暗与裂纹说明了一切,木窗以及木门早就被风雨侵蚀的无比脆弱,用手轻轻一碰,这已经锈蚀的“神木”就掉落下来,与之空地上几棵生机勃勃的果树相比,真是凄凉,岁月的力量真是可怕,无形中夺去了一切,而我们又无能为力……
我们有些疲倦了,坐在了破屋前的檐廊石墩上,说起来,这石墩竟然受住了岁月的侵蚀力量,虽然在石墩的纹路上,一些雨水“水滴石穿”的力量留在了这里,风痕的遗留也是格外明显,不过,谁又能在世间永恒的存在呢?只不过是存在时间的长短不同罢了,终究要离开这里,前往“新世界”。
我们无意去探讨刚才的得失,觉得父母会出面“调解”,就忘记了自己的罪过,懒洋洋地在此处休息,想着回家享受胜利的“优越待遇”,殊不知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离开前,在果树下,提供了自己能量的剩余,来灌溉这些果树,不久之后,还要来收获这里的果实……
回家的路上,经过了我父亲的“老家”,我出生前,算是目前的十五年前,我的父亲还有爷爷奶奶就住在这里,一座“老宅”,现在荒废的死气沉沉,前面的一条小河也不再流动,当然雨水经常光顾这里,倒是让周边的野花野草受益匪浅,这座老宅就在堤坝下方,过了堤坝就是一条大江,其实根据地理,它就是一条宽点的河流,只是为了加深印象,大人们就这么说了。
暑假结束前,我去了奶奶的故乡,不过,我留下了,住了几夜,我住在了奶奶的亲妹妹家,我称为姨婆,嘿嘿!
第二天,姨婆家里人都不在,除了姨婆外,都去工作了,一打听,姨婆去了菜地,她家这块菜地在山沟下,算是田野边上,我一个人也没意思,就偷偷跟去了,谁知道中途跟丢了,这乡间的小路拐弯抹角的,我一个弯慢了,就迷路了,唉,只好原路返回,路上饿了,就在小卖部买东西吃,在小卖部的正西面,有着一条通向田野,反正无聊,就去田间玩耍,一般灌溉农田的小河流都在田野的周围,依山而成,加上人工的修筑,这充满生机的绿色才是那么的真实可贵,我走在河流旁边,脚步轻盈,田边的泥土基本上因为充满了水分,虽然不会陷下去,但是那走过的脚印却也清晰可见,不忍心将小草踩踏,不过路就这么一条,对不起了,小草的生命是非常顽强的,我们的重量根本构不成毁灭它的因素,即使在大风大雨中,看似脆弱的它们也可以活下来,只有春来秋去的岁月之力才可短暂夺去它们的生命,但是春风吹又生,生生不息,如人生自强,不甘低头。
弯弯垂下来的竹枝遮天蔽日,为我挡下了烈日的灼热,这里地处山坳之中,风也愿意停留一会儿,欣赏这美丽的风景,路向着远处前进,我看着小溪中的鱼儿(虽然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很凉快吧,你们……
看着已经长成为竹的笋,与之那些前辈相比,有些褪之不去的稚嫩,后起之秀一直存在,老一辈的生命“牺牲”选择了离开,因为这里地域有限,无法承载起更多的生命,我没有驻留,弯过了一个山坳山坡面,突然看见了姨婆,坐在草地上休息,不经意间的谈笑风生看出来她对于生活的向往就是这么地简单,也许我们现在“盲目”的前进,未必是件好事,偶尔的停留,可以看见更多生活中美好的事,都市纷扰,即使精彩,也不过过眼云烟,还不如这乡间田野的虫鸣鸟叫来得真实实在……
几年后,在姨婆家的后面,有人买下了一块地,建造了一栋大别墅,非常壮观,也许我也应该这么做,生活的场所应该就在这种“与世隔绝”的山林之中……
远处的大山,翻越过去,新世界的传奇正在神话般的演绎……
……
这里是外婆的故乡,进来的路上,也是颇有一番周折,在一条不起眼的石路背后,居然有着这般如诗如画的仙境山村,在村口,有着一棵老槐树,下方是一个小湖,这里的人们常在这里洗菜,这里的水流还要流经农田,就不在此处洗衣服,可见村民的淳朴。到了村落内部了,这里还是保留着几十年前的一些风貌,还有一些古宅依旧存在着,农村的房屋相对来说,建造的非常没有规律,但是就是这样没有规律的“规划”,才是乡村的特点,它会体现出一种来自未知的追求欲望,虽然是无意间形成的山水风貌,这算是一种文化!
前往姑婆家了,正好姑婆的外孙女也在,这几天正好一起玩(这个妹妹在后来长到了175,而我162,郁闷,反一反才是正常的,谁叫基因决定了一切),在这个村落的中心,有着娱乐的场所,还有一些健身的器材安置在那里,算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体现出这个村落的文化与文明,同时让外来的客人有着不枉此行的欣慰之意。
第二天,我和妹妹去那玩,那里有着一个长湖,水中有着一些水草吧,岸边的石墩台阶边,居然有小蝌蚪,哈哈,它们游动着真可爱,一个圆圆的大脑袋,尾巴游动着,却又不知道去哪,只好跟着组织在一起了,我的欲望激发了,但是手又抓不住它们,害怕不小心捏死了,就去边上拿了一个小盒子,开始捉它们,不一会儿,捉得有些累了,就坐在岸边,看着它们,已经捉到的小蝌蚪被我装在了一个大瓶子里,不过看着它们的生活区域收到了限制,我于心不忍,就放了它们,结果我一不小心掉下去了,郁闷,被大人们捞上来的时候,在那哇哇大哭,看不清泪水在哪,回去换了衣服,就远离了这里,自此有了阴影,到我学会游泳前,一直不敢接近这些水域……
几年后,在另一边,我看着对岸的景色,情不自禁的想起我在这里的过去,青春年少,敢去做些事情,现在有了过于的思考,反而不敢去冒险了……
高处是一座电塔,虽然不知道过去有什么意义,但是还是迈开了脚步,山脚下,有着几栋破旧的房屋,首先,先从一座石墩桥走起,桥边破旧不堪的扶手栏杆早就被侵蚀地玄黄玄黄,连接着巨石的支柱也早就破碎,还是从中间过去比较安全些,乱石随意铺陈的石路格外的自然,也许是心灵的一丝念想吧,一块块平整的石头铺在水面上,既不影响水流,也不影响我们的行走,不过是石头上的一些水珠,浸湿了我们过去的路,小心为妙,这里还有着人工造就的路,再上去,路就靠自己走出来了,丛山峻岭,崇山峻岭的蜿蜒小路,在我们的脚下创造出来,走着走着就散了,大山里,虽然回声嘹亮,但是造成的回音也会产生幻觉,高山上,迷雾阻碍了我们的视线,看不清前方的真实与虚假,害怕着继续向前走,会陷入更加不可思异的“幻境”,当务之急,先找到迷失的队友,我们开始做标记,在树上刻下记号,万千神树中,这么做不是办法,我想着平时与伙伴之间的默契,不过,这样慌乱的场景,冷静下来已经不可能,唯有最快的方法集合,然后下山回去,离开这阴森可怕的古林……
迷失的队友应该是位于我们的后面,现在一路走来的痕迹,亦是不多,也就是说我们在前方,那么开路吧,清除了周围的一些枯枝败叶,我点了一堆火,立即扑灭,确定没有火芯残留,往下走,我们横向的去除了一些树木,开始等待,不久后,回合了,默契决定了许多,就算不是这样,只有他们与我们不在丢人了,下山就是最后的路途了,相信自己的伙伴,最后的办法……
记忆的零星碎片带我回到了这里,扑朔迷离的跌宕起伏,我还是回去吃饭了,山脚下的一间饭馆中,我喝下了一杯水,入睡后,房门关闭,天花板上,一丝光亮进入了这里,浩瀚星空的零星碎片,将我带回了我应该去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