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梁玄机

第六章:上梁玄机

十一长假的金色阳光,慷慨地洒在鲁西南平原的村庄上。白羽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回老家的班车。车窗外,熟悉的田野铺展开去,金黄的玉米地、墨绿的菜畦、点缀其间的白杨树,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秸秆焚烧后特有的、带着暖意的烟火气。这熟悉的景象,像一剂温和的抚慰剂,暂时熨平了他心中关于林毅南方任务的沉重阴霾和林斐儿远行的淡淡离愁。

回到青砖灰瓦的老家小院,父母脸上是掩不住的欣喜。母亲忙着张罗他爱吃的饭菜,父亲则乐呵呵地讲着村里的新鲜事。白羽享受着这份久违的温情,心也慢慢沉静下来。传承带来的感官蜕变,在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似乎更加敏锐。他能“听”到风吹过老槐树叶的沙沙细语,能“感觉”到脚下土地沉稳而博大的脉动,甚至能隐约察觉到院墙角落那株老石榴树散发出的、带着一丝枯寂的“气”感。

刚放下碗筷,隔壁就传来一阵喧天的锣鼓和鞭炮声,间杂着人们的吆喝和笑声。

“是隔壁你王大叔家!”父亲笑道,“今天他家新屋上梁!大吉大利的日子,热闹着呢!走,瞧瞧去!”

上梁,在乡下是盖房顶顶重要的大事,象征着房屋骨架的完成,预示着家宅安宁、人丁兴旺。白羽跟着父亲来到王大叔家的宅基地。这里早已人声鼎沸,村里大半的人都聚了过来,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崭新的红砖墙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房顶上,一根粗壮、笔直、裹着大红布的主梁(栋梁)正被十几个壮劳力用绳索和木杠小心翼翼地抬升,准备安放到屋顶的最高处。

王大叔,一个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中年汉子,穿着崭新的蓝布褂子,正忙前忙后地招呼着,脸上的喜气几乎要溢出来。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围着一张铺着红布的供桌,上面摆着猪头、水果、香烛,准备进行上梁祭拜仪式。

气氛热烈而祥和。然而,当白羽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这栋初具雏形的新房时,眉心却不易察觉地微微一蹙。

嗡!

一股极其微弱、带着驳杂和滞涩感的信息流,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脑海中漾开。不是凶煞,却是一种隐隐的不和谐感。

他的视线下意识地聚焦在房屋的整体格局上。并非刻意启动《鉴人录》,更像是获得传承后,对“气”的感知已成为一种本能。眼前的景象在他感知中,不再仅仅是砖瓦木料,而呈现出一种“气”的流动状态:

*房屋坐北朝南(子山午向),本是吉位,主采光纳阳。

*但宅基地的西侧,紧挨着邻居老张家那栋建了快二十年的老瓦房。老瓦房的东墙山尖(屋脊两端向上翘起的部分),如同一个尖锐的三角形,正正地、毫无遮拦地指向王大叔新房西侧的山墙!

*在白羽的“气感”视野中,老张家那山尖形成的尖锐棱角处,一股极其凌厉、带着“金铁”锐气的“煞气”正隐隐透出,如同无形的箭镞,直刺王大叔新房的西墙!这股“煞气”与新房自身正在凝聚的、温和的“生气”激烈地冲撞着,在新房西侧形成一片肉眼难见、却让白羽感觉异常刺眼和混乱的“气场漩涡”!

***“壁刀煞,亦称隔角煞。邻屋尖角直冲,形如刀刃,主家宅不宁,口舌是非,破财伤身!”**《阳宅风水精要》中关于“外煞”的论述瞬间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这“壁刀煞”的冲克,在平时或许只是小打小闹,影响些家宅气运。但今天是什么日子?是上梁!是房屋“骨架”落成、凝聚“生气”的关键时刻!这股外来的、凌厉的煞气直冲要害,如同在新生婴儿的襁褓旁挥舞利刃,其干扰和破坏性被放大了数倍不止!

白羽的心沉了下去。他看着王大叔喜气洋洋的脸,看着周围乡亲们真诚祝福的笑容,看着那根象征希望和未来的大红栋梁正缓缓升向屋顶……一种强烈的预感告诉他,若放任不管,轻则上梁仪式出纰漏(梁不正、绳断等),重则可能埋下日后家宅不宁、甚至伤病的隐患!

“爹,”白羽低声对身边的父亲说,“王大叔这新房的西边…对着张伯家老屋的山尖,这格局…好像有点犯冲。”

父亲一愣,显然没听懂:“啥?犯冲?西边是老张家的墙头啊,咋了?挨着近点暖和呗。”周围的几个乡亲也听到了,纷纷投来好奇或不解的目光,有人笑道:“小白大学生回来啦?这学问高深,咱庄稼人听不懂啊!”“盖房子嘛,结实不漏雨就成,讲究那些老黄历干啥?”

白羽知道,直接说“壁刀煞”只会被当成神棍。他深吸一口气,指着正缓缓上升的大梁,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不少人耳中:“王叔,各位大爷叔伯!这上梁是大事,讲究个四平八稳,气顺人和!您看,咱这梁头升得正不正?绳子吃劲儿匀不匀?”

他这一说,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那根正被小心翼翼提升的大红栋梁上。原本喜庆喧闹的场面安静了几分。负责指挥上梁的老师傅也凝神看去。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负责西侧拉绳的一个壮小伙,脚下踩着的一块垫石不知怎地突然松动!他一个趔趄,身体猛地一晃!手中紧拽的绳索瞬间绷紧又猛地一滑!那根沉重的大梁,西端猛地向下一沉!绳索摩擦木梁发出刺耳的“嘎吱”声!整个大梁在空中剧烈地摇晃起来,眼看就要失去平衡!

“哎哟!小心!”“稳住!快稳住!”人群爆发出一阵惊呼!王大叔的脸瞬间吓得煞白!几个老师傅也慌了神,手忙脚乱地去抓晃动的绳索!

千钧一发之际,白羽动了!他并非上前帮忙拉绳,而是猛地冲到新房西侧山墙下,对着那个位置,用尽力气大声喊道:“快!往西墙根这儿多放两挂鞭炮!要最响的!点起来!快!”

这指令来得突兀又奇怪!但慌乱中,有人下意识地听从了。王大叔的儿子反应快,抓起旁边筐里备好的大挂鞭炮,冲到西墙根下,手忙脚乱地扯开引信,用烟头猛地一点!

“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密集如爆豆的鞭炮声骤然在西墙根下炸响!浓烈的硝烟瞬间升腾弥漫,将那面正对着老张家“壁刀煞”的山墙笼罩其中!

说来也怪!

就在这震天响的鞭炮炸开、硝烟弥漫的瞬间,那根剧烈摇晃、眼看就要倾覆的大梁,西端下沉的势头竟猛地一滞!几个拉绳的壮汉趁此机会,咬紧牙关,怒吼着发力,硬生生将大梁重新拉平、稳住!最终,在众人提心吊胆的目光中,大梁稳稳当当地落入了预定的榫卯之中!

“好——!”人群中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欢呼和掌声!王大叔抹了把额头的冷汗,腿都有些发软。

鞭炮声渐渐停歇,硝烟散去。众人惊魂甫定,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刚才发出关键指令的白羽身上,充满了惊奇和后怕。

“小白…刚才是…?”王大叔心有余悸地走过来,声音还有些发颤。

白羽松了口气,指着西墙外老张家那明显高出一截、山尖如刃的老屋,又指了指刚才放鞭炮的位置,尽量用大家能理解的话解释:“王叔,刚才多悬啊!您看张伯家那老屋的山尖,像不像一把刀尖,直冲着咱新房这面墙?老话讲这叫‘角冲’,不吉利。平时可能没啥,可今天上梁,是聚气定基的关键时候,这股‘冲劲儿’就容易让东西不稳当,出岔子!我让放鞭炮,一是用响声和硝烟把这股‘冲劲儿’震散、冲开!二是鞭炮属‘火’,火能克金(那山尖的锐气属金),也能添点热闹阳气,把那股子别扭劲儿压下去!”

他这番解释,结合刚才那惊险一幕和最终化险为夷的结果,瞬间有了极强的说服力!尤其是那句“火克金”和“震散冲劲儿”,虽然玄乎,却完美对应了刚才鞭炮响、梁稳住的现实!

“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刚才那梁咋晃得那么邪乎呢!”“小白大学生懂得真多啊!这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还真有道理!”“多亏了小白眼尖脑子快啊!不然这上梁见了红,可太不吉利了!”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看向白羽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惊奇、佩服,甚至带上了一丝敬畏。之前嘲笑“老黄历”的人,此刻也闭了嘴,脸上讪讪的。

村支书,一位六十多岁、见多识广的老人,也走了过来,拍着白羽的肩膀,感慨道:“好小子!不愧是咱村考出去的大学生!不光书念得好,连这些老辈人传下来的真本事也懂!今天这事儿,你可是立了大功了!老王,回头得好好谢谢小白!”

王大叔更是感激涕零,拉着白羽的手不放:“小白啊!叔谢谢你!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今天这梁…唉!想想都后怕!你这孩子,真是神了!赶明儿房子盖好了,头一顿暖房酒,你必须坐主位!”

面对乡亲们热情的赞誉和感激,白羽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王叔,支书,各位叔伯婶子,我就是碰巧知道点,能帮上忙就好。主要还是师傅们力气大,反应快。”

一场风波,因白羽的洞察和急智而化险为夷。接下来的上梁仪式进行得异常顺利。祭拜、抛洒象征着五谷丰登和金银满屋的糖果、馒头、硬币,气氛比之前更加热烈祥和。白羽的名字,连同他“一眼看出风水问题”、“用鞭炮化解险情”的事迹,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小小的村庄,甚至开始向邻近的村落扩散。

十一长假的乡村夜晚,宁静而深邃。白羽躺在老屋的土炕上,枕着熟悉的荞麦皮枕头,听着窗外秋虫的鸣唱。白天的喧嚣褪去,救下王大叔家上梁的成就感犹在,但他心中却异常平静。风水之道,玄之又玄,却也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他能“看”到,能“感”知,甚至能干预。

这份源自希夷先生传承的力量,第一次在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结出了一个小小的、带着烟火气的善果。它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或救人性命的沉重负担,更是一种可以融入生活、惠及乡邻的智慧。

他闭上眼,意识沉入对《阳宅风水精要》更深层次的推演中。老家的房屋布局、村庄的道路走向、附近的山形水势……无数信息在他脑海中流淌、组合、印证。脚下的路,似乎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变得更加坚实,也更加广阔。鲁西南平原沉睡的地脉,仿佛正透过砖瓦泥土,向他传递着古老而悠远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