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存储虚拟化实例剖析

下面我们以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为例,详细剖析一下它是如何实现存储虚拟化的。

从市场上看,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比较知名的有:EMC VPLEX、IBM SVC、HDS VSP、Symantec Storage Foundation、飞康的FreeStor。它们都能或多或少地将其他厂商的存储纳入自己的存储平台之下进行管理。但这种管理,也只是将异构存储的逻辑卷作为一个外来设备使用,把它视为一个普通的存储容器,不知道它能提供多大的性能,也丧失了异构存储内嵌丰富的软件特性,例如自动分级、快照、容灾等。

以IBM SVC为例,这个在2003年以前就诞生的存储技术,在存储虚拟化领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技术都比较领先。

如图2-7所示,IBM SVC针对其内部盘,按照RAID方式(如8块盘)创建出Mdisk,再将多个Mdisk形成存储池,在池上创建逻辑卷VDisk(Virtual Disk,现更名为Volume)。

图2-7 IBM SVC中物理盘、逻辑卷、Mdisk、extent的关系

在IBM SVC这个存储管理体系下,也能管理异构存储,支持对HP(MSA、EVA、XP)、EMC(CX、DMX)、NetApp(FAS)、Hitachi(AMS、WMS、99xx系列)和DELL(Compellent)等异构存储的虚拟化。以DELL Compellent为例,将Compellent逻辑卷纳入SVC之下,需要经过如下步骤:

1)业务停机;

2)在Compellent图形管理界面中,去掉卷与主机的映射关系(un-mapping);

3)在Compellent图形管理界面中,创建新的服务器对象:SVC Cluster;

4)在SVC图形管理界面中,执行MDisk发现操作;

5)将新发现的MDisk(其实就是Compellent逻辑卷)以Image Mode MDisk方式导入;

6)将这个Image Mode MDisk映射到原主机上。

无论是内部盘还是外部盘,IBM SVC都可以以VDisk为单位,实施本地的数据复制服务(快照、克隆、镜像)。利用SVC,可以将被其虚拟化的低端存储,增加一些高级功能。不过,存储发展到现在,高端存储和中端存储丰富的软件功能都已经逐渐下移到低端存储, SVC的这部分作用就意义不大了。

对于用户而言,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利旧,方便管理(只是少部分程度的),双活,容灾(例如,IBM SVC灾备端可以采用与SVC生产端不一样的存储品牌),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书将设专门的章节更详细介绍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的方案:飞康Free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