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在表情生动中

因为诗佳老师的邀约,想要写一本有故事和书法的书,坊间的文字书法书大概都是以文字历史、各种文字的演进来说明文字的发展过程,而我试着做一点不一样的书法书写。

诗佳老师的妙笔,结成了一篇一篇的文章,文章环绕着某一个汉字,也标示了文字发展过程的古、今文字,然后我必须依着故事的情景而发展出一件比较像书法创作的作品。至于字体的取材,有些参酌古代字体的字例,但是我最想做的其实是以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发展出以色彩、空间和线条粗细快慢所形成的一件书法插画。同样是一棵树,由树的基本字形,可能是篆、隶、草、行、楷当作基本字形,再去衍生成大棵的树、小棵的树、老而枯的树干或是新长出的嫩皮。然后在不同的位置,又安排了彩色的蝴蝶在天空中飞翔,树下又有一个躺着的庄周,字型扁平恍如睡觉做大梦。同样的,庄周也可以坐着或是站着,可是因为故事的需要,我只能选择躺着,而蝴蝶也可以在低空或是花朵上采花蜜,但是同样的故事内容,如果希望蝴蝶变快乐、飞得高、颜色有点眩惑,那我就不能写低,于是这个创作的方式符合了意象书法的基本精神。故事完成了,书法书写的空间、颜色、线条粗细就会跟着布白完成,真是有趣!二十几年来,整个生命都在书法创作中逍遥,如今有一百个故事,阅读着故事,在阳光斜射的午后,锁在工作室里,任线条驶乘,让空中如有法术,让颜色缤纷如繁星闪烁或是黑暗中鬼魅的嗤笑。写完了桌上满是颜料,天色也暗了,看着一幅一幅完成的文字画,累倒瘫躺在按摩椅上,看着满地完成或失败的每一张画作,突然大笑或惋惜都是常有的事。

今日我们使用的汉字,在汉隶以前的古文字的阶段,形象的指涉性比较明显,其他字体如隶、楷、行、草发展到非常完整,已经类似形式的概念。对于完全不懂汉字的外国人来说,观看的感受很容易变成形式的堆砌,就好像不懂英文的人看到A、B也是没有差别一样。如果我们可以在每一个汉字的形体上产生一种情境,外国人虽然看不懂这一个字原本的文字意涵,但是能够借由观察、想象、比喻等阅读经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理解这个汉字所要表达的情境。感谢出版社,愿意支持《汉字小学堂》的出版计划,让我躲在白河猪寮工作室多年,每天赤脚散步,孤单漫长,思考出来的创作新方法,可以在此发表,也请各位书法先进不吝批评指教。

陈世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