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华侨华人软实力的构成
- 张月
- 1485字
- 2020-08-29 06:44:24
绪论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以华人为主体的“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快速发展,华侨华人作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移民群体开始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话题。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因其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受到了外界更为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华侨华人实力、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逐渐成为学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冷战结束后,在民主化、全球化及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军事和经济等传统实力的效用逐渐下降,约瑟夫·奈适时提出了软实力理论。目前世界各主要大国越来越重视本国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运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众多国家都把促进软实力的发展作为提升本国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权力逐渐“从国家向非国家行为体扩散”, “不只国家有软实力。公司、机构、非政府组织和跨国恐怖主义网络通常也都有自己的软实力。甚至作为个体的名人都能够运用自己的软实力”。在这些非国家行为体中,移民的实力和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亨廷顿曾指出:如果人口分布是天定的,那么人口流动便是历史的发动机。
在世界众多的移民群体中,犹太人经济实力
最为雄厚、对世界文化贡献重大,而美国犹太人更是在美国政坛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除了犹太人之外,华侨华人则是另一个表现比较突出的群体。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华侨华人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硬实力。华侨华人人数众多,2007~2008年,世界华侨华人总数为4543万人,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和北美地区。其中,中国新移民数量有1030万人左右。如今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
华侨华人经济实力雄厚,中新社发布的报告认为,2009年世界华商企业总资产约达到3.9万亿美元
; 《亚洲周刊》每年公布的东南亚华人资产统计数据、福布斯每年公布的东南亚尤其是老东盟五国的富豪排行榜,更是见证了华人资产的发展与壮大。此外,在文教科技诸领域,华侨华人也颇有建树。
随着华侨华人硬实力的发展,华侨华人在文化、经济和人才诸方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华侨华人在居住国的普遍成功,由华人体现的中华价值观获得国际社会相当程度的认同;华商经济实力资源和世界华商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力;日本、欧洲、北美地区有着众多的华侨华人科技人才,在信息和科技革命的潮流下,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加坡结合东西方文化建构起的新加坡模式,对东亚社会甚至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正是基于华侨华人自身的实力及其在居住国、祖籍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作用,“华侨华人软实力”的概念逐渐被一些学者提出来,如陈传仁的“海外华人的力量”、邱立本的“全球华人社会的软实力”
、王志章的“硅谷华人社群软实力”
、龙登高的“华侨华人软实力的形态与作用的多元化呈现”
。另外,纵览改革开放后中国历届领导人的侨务思想,邓小平的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和广大侨胞是中国发展的“独特机遇”理论、江泽民的“华侨华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 ‘独特优势’和 ‘宝贵资源’”思想、胡锦涛的侨务工作三个“大有作为”的重要论述、习近平的广大海外侨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的新思想,无不反映了海外华人的实力(包括软实力)及其对中国的巨大影响力。
本书主要以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华侨华人为研究对象,将华侨华人研究和软实力理论相结合,以约瑟夫·奈和其他学者的软实力研究理论为基础,对华侨华人软实力的相关理论进行解读,重点论述当代华侨华人软实力的主要构成,主要涉及当代华侨华人文化软实力、经济软实力和人才软实力,并对新加坡模式进行了介绍。笔者希望通过对当代华侨华人软实力主要构成的初步探究,可以拓展软实力的理论研究层次及丰富华侨华人研究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