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义乌市场透视全球化时代的海外华商网络
- 陈肖英
- 2774字
- 2021-03-29 18:57:40
第二节 田野地点及研究方法
一 田野地点
从事跨国移民的研究,多点调查、跨地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本研究的田野调查地点主要分为国外和国内两部分,借助于国内外多点式的田野调查收集的丰富实证资料,尝试揭示义乌市场与口岸市场、华商移居国以中国商城为代表的海外销售市场等各类不同地域的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展示华商网络构建、拓建的空间架构及结构系统。
国外,以从事义乌小商品等中国商品贸易的华商聚集的南非约翰内斯堡作为田野调查点。南非,是非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度,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8年南非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以来,南非成为较受中国新移民青睐的移居国之一。[44]目前,在南非近30万左右的华侨华人中,绝大多数人从事义乌小商品等中国商品的批发、零售贸易。南非无疑是研究从事义乌小商品等中国商品贸易的海外华商及华商网络的一个合适的田野研究点。约翰内斯堡是南非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中国新移民聚集的主要城市。2010年12月—2011年1月期间,本人受益于李明欢教授的一个国际合作课题开展调查的机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调查。调查期间,走访了华商聚集的各类中国商城,主要包括中国城(China City)、东方商城(Orient City)、非洲商贸(China Mall)、百家(China Mart)、香港城(Dragon City)、中国商贸城(China Shopping Center)、红马商城(Ormonde China Mall)、中非商贸城(Afrifocus Center)八大商城以及唐人街(Cyrildene),收集了500份调查问卷样本[45],记录了近百位访谈者的资料,收集了南非华商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就国内而言,义乌无疑是本研究的立足点。具体来说,在义乌的主要田野调查地点包括:义乌市侨商会,义乌市青田商会、莆田商会、温州商会、泉州商会等华商集中的异地商会,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以及五区进口馆。调查期间,得到义乌市侨商会Z秘书长的大力支持,在义乌市侨商会办公室腾出办公桌备我所用,大大便利了我运用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收集资料。自2011年3月24日我第一次进入义乌田野进行预调查,到2012年11月2日最后一次田野调查,我经常往返于义乌与本人工作地金华之间,有时长住义乌一段时间,开展对华商、义乌市场业主等对象的深度访谈,参与华商在义乌开展的某些重要活动,协助侨商会开展工作等。
此外,因“青田贸易军团”是从事义乌小商品等中国商品贸易的华商群体中较为突出的、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义乌小商品走向东欧市场较早的带动者之一,本人除了前往义乌市青田商会访谈部分青田籍华商之外,还于2012年4月、2013年9月、2013年10月多次前往青田作短期的调查,深度访谈了部分在欧洲或非洲从事中国商品贸易的青田籍华商,华商眷属,青田县侨办及侨联负责人,《青田侨乡报》记者等。
二 研究方法
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是人类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访谈是人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法。访谈需要言词上的互动,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会谈的必需品。一般的访谈形式包括结构的、半结构的、非正式的和回忆式的访谈。非正式的访谈提供了资料收集与分析最自然的情况和版本。[46]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参与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之中,参与到研究者观察和试图理解的事情和过程之中。[47]借助于参与,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当地民众认为这些事件是有意义的,以及明白它们是怎么组织和表现的。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直接地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收集这些样本的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48]
本研究采用多点式的田野调查,不同田野调查点采取的研究方法略有不同。在浙江义乌,鉴于海外华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经常来往于义乌与移居国之间,而且他们在义乌的居住方式上,或是散居于义乌市各个小区(有的在义乌买了房产),或是散布于义乌的众多宾馆,或偶尔到义乌市侨商会办事或前往在义乌的同乡会小坐片刻,因此,对于义乌田野调查点上的华商群体的研究,主要运用深度访谈法来收集资料,辅以参与观察法、小规模的问卷调查方法。就访谈法而言,在本研究中主要运用了非正式访谈和半结构式方法。在义乌,访谈的对象非常广泛。具体来说,这些受访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访谈了40余位华商,主要包括在义乌组建了地缘性社团的华商负责人,如义乌市侨商会、青田商会、莆田商会、温州商会、泉州商会的会长或副会长。通过访谈,了解这些华商出国的经历、在移居国创业的情况、回国发展的情况、组建商会的情况等。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进口馆,访谈了部分进场设摊的华商主体。此外,还访谈了小部分到义乌采购、短暂停留的华商。其二,访谈了义乌市委统战部、侨联、侨办等涉侨系统的相关负责人,了解义乌市华侨华人的基本情况,义乌市侨商会组建的过程。其三,访谈了部分义乌市场业主。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综合治理办公室H主任的支持下,访谈了20多位义乌市场业主、市场管理员及义乌商城集团的部门负责人,了解他们眼中华商采购状况的变迁及义乌市场外贸的变迁。这三类受访者中,对小部分人员进行过多次访谈,如与义乌市温州商会会长J、青田商会会长L、商城集团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副总M均有过多次长时间的访谈。此外,也择机对部分华商进行过几次非正式的小组访谈。
对于义乌市侨商会这一个主要田野点,还运用了参与观察法。因获得义乌市侨商会Z秘书长的支持,我可以在侨商会办公室里办公,观察侨商会的会员、商会全职工作人员的活动,了解商会的事务、会员的情况,以及参与商会组织的某些活动。在义乌调查期间,本人参与了义乌市侨商会2011年5月、2012年5月召开的两次年度会员大会,2011年10月的“第二届义乌世界侨商大会”等活动。此外,在“第二届义乌世界侨商大会”期间针对出席会议的部分华商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华商个人基本情况,经营商品种类、经营模式、贸易额度、出口国家等贸易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分布等情况。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华商个人、家庭的基本情况,商业状况及对南非经商环境的看法等。问卷调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中国城、百家、香港城等八大商场及唐人街(Cyrildene)展开,实行随机发放。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因采取一对一方式,回收率达到100%。问卷调查过程中,记录了近百位华商及雇员的访谈资料。在调查期间,因一直住在约翰内斯堡一位来自福建连江的华商家中,有助于我们以参与观察法了解南非福建籍华商的生活状况、社交活动等。此外,借助于女主人在华文报刊——《非洲时报》工作的便利,利用空余时间(周末商城生意最为繁忙,做调查不合适)在报社里查阅了2009年、2010年的报刊资料,成为本研究的文献来源之一。
除了针对南非华商及雇员的访谈都采用笔记记录外,所有在义乌、青田开展的访谈都有录音,并且逐一整理成文。为保护受访者,所有涉及受访者的访谈资料都用字母代替姓名,部分华商的资料因来自报纸杂志等参考文献则不作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