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劳动经济学40年:1978—2018
- 杨伟国 高文书主编
- 566字
- 2021-03-25 19:17:18
第一节 就业弹性的研究概况
本文以“就业弹性”作为标题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1978—2018年的研究,共收集到268篇文献,本文的回顾主要针对这些文献展开。从发表年度上来看,我国针对就业弹性的研究,早期相对较少,在2000年之后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详见图2-1)。这可能与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比较严峻的就业问题,学界开始关注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有关,其中,就业弹性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图2-1 就业弹性研究的变动趋势(1978—2018年)
2000年以前只有两篇研究就业弹性的文献,最早一篇是发表于1985年的《投资就业弹性问题探讨——兼论广东实现就业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对策》(张炳申,1985),该研究产生的背景是,1978—1982年我国曾发生较为严重的待业问题,作者希望通过探讨投资对就业影响的大小,亦即“投资就业弹性”,提出实现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方法。另外一篇发表于1992年,主张从就业弹性的角度来选择主导产业(王后虎,1992)。进入2000年后,大量针对就业弹性的研究才开始展开。
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发现,围绕就业弹性的研究,分别从就业弹性的影响因素,如技术进步等;就业影响的重点关注群体,如“大学生”;就业弹性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如产业、第三产业等进行展开。此外,研究还包括就业弹性大小带来的结果及其影响,以及解决的对策等方面的内容(详见图2-2)。
图2-2 就业弹性文献的关键词(1978—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