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乡·故乡:拉美华人社会百年演变研究(1847-1970)
- 刘叶华
- 707字
- 2020-08-30 02:07:27
2.1.4 早期移民
在西方殖民者大批招募华工移民拉美之前,19世纪初期拉美还有三次规模很小的华人移民活动,它们都是由偶然的、单个的历史事件所引发的,没有产生连锁移民反应。
第一个事件是茶叶种植引入巴西。1808年,居住在巴西的葡萄牙王室,从澳门招募茶农到里约热内卢的Botanical Garden茶园种茶,几年后又招募了数百华人到圣保罗种茶,试图以此在当地推行茶叶贸易。[1]据推测,这批茶农来自湖北,“巴西茶曰沙,据言传自湖北,时在嘉庆十七年。嗣是植茶彼土,而焙茶仅遗八人矣”[2]。可见,虽然种植茶树在当地取得了成功,但是饮中国茶的习惯却没有在当地普及。茶农被迫转行经商,并与当地妇女联姻,逐渐为当地文化同化。圣保罗的茶农聚集地也仅留下了“茶谷”这个地理名词。
第二个事件是1830年菲律宾华人(即马尼拉华人)移民古巴。他们充当古巴西班牙贵族(Spaniards)的家佣,生活习惯完全西班牙化了。[3]
第三个事件是19世纪初期,东印度公司偷运华人苦力到特立尼达的甘蔗种植园,以缓解当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英国殖民政府委托东印度公司在广州拐骗了300多名华工,从澳门登上葡萄牙的船只,在槟榔屿(Penang)换乘英国船,分两批抵达特立尼达。
上述早期移民活动都是分散发生的独立事件,属于个别殖民政府、庄园主或者移民代理商的一时兴起或短期行为,移民活动没有产生联动效应,不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因此,早期华人移民活动没有对拉美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移民人数很少,也无法保持华人的独立性,很快被当地社会所融合和同化,不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华人社会。
注释
[1]See Anita Bradley, Trans-Pacific Relations of Latin America,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04, p.51.
[2]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12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3]See Ching Chieh Chang, The Chinese in Latin America: A Preliminary Geographical Surve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uba and Jamaica, Maryland: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56, 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