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新渠道
- 康珑 李晴
- 1599字
- 2025-03-30 19:25:31
四、保险资金投资参与PPP项目的融资流程
根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财金〔2014〕113号),PPP操作程序可分为5个阶段共19个操作步骤。保险资金在这5个阶段,参与的方式也不一致。现以保险资金以股权投资为视角,展开PPP项目融资的全流程。
(一)项目识别
项目识别阶段,是对项目的初步筛选,只有投资规模大、需求长期稳定、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项目才适合PPP模式。PPP项目既可以由政府发起,也可以由社会资本发起,只有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项目,才可以进入项目准备阶段。同样,保险资金会对潜在的PPP项目进行评估筛选,尤其是准经营项目和非经营项目,涉及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项目才能列入财政部PPP信息综合平台或各地方的PPP项目库,才能够列入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保险资金投资PPP项目的收益才会有保障。
(二)项目准备
项目准备是指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项目协调机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方案进行审核,最终确定项目是否采用PPP模式实施。项目准备阶段,保险方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相关调查结果并研究可行措施,最后制定出拟投资的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运用相关方法(如SPV)对拟投资的PPP项目整个运营阶段的风险进行评估、量化,并自留最有控制力的风险因素,以确定拟投资PPP项目规模、年限、收益等指标,并需收集整理有关材料以论证可行。
(三)项目采购
项目采购是指政府或其授权主体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采购方式,选择资本的过程。PPP项目经过识别后,保险资金对通过初步可行性分析的项目可开展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建管理框架和设计实施方案。
1.组建管理框架。一般情况下,保险资金会与其他社会资本方组成联合体,组建专业的团队,对接项目的实施机构,根据各自专业优势对拟投资的PPP项目进行评审,推进项目协调等工作。
2.设计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前应制订一套科学、全面、可行的实施方案,保险资金与其他社会资本方的投标方案针对拟投资的项目,设计相关合同体系,对于风险框架、交易结构、合同体系、监管机构、采购方式等内容进行约定。
(四)项目执行
项目执行阶段包括项目公司设立、融资管理、绩效监测与支付、中期评估等程序,是PPP项目实质性开展融资、建设、运营等的关键环节。政府授权的实施机构会和保险资金参与的联合体正式签订包括PPP项目合同在内的一系列协议,由联合体或联合体与政府方出资代表共同组建项目公司(SPV),由其负责整个项目阶段的资金筹集。SPV公司需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组织相关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并与选出的贷款人、各债权投资者、运营维护和建筑承包商等各相关方签订相应的合同。在设计风险分担结构体系方面,保险资金应注重风险识别和风险的合理分配。应采取有效的风险分配方案,尽量把各个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处理该风险的相关方。

(五)项目移交
图4-2 PPP操作程序
项目移交是指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在项目运营期满或根据合同约定将项目资产移交给政府或其指定机构。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SPV公司应将PPP项目移交政府,通常情况下,保险资金在特许经营期内能够获得期望报酬率,SPV公司根据合同规定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有偿或无偿的移交。1.移交准备。在项目特许经营期结束前一定时期,应对项目进行移交准备工作,确定移交日期等。2.移交验收。特许经营期满,政府应对特许经营公司移交的项目进行验收,主要对移交资产的状态进行评定,应保证后续经营期内的正常运行。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政府对项目进行回收。3. SPV公司清算与解散。项目移交后,SPV公司可进行项目清算工作,随后SPV公司解散。
当项目运营到达移交阶段时,已经是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末尾,这时保险资金一般已经获得期望报酬或相应的利润,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保险资金应规避社会投资人违约、项目移交质量不合格等风险。另外,保险资金应对移交完成的项目进行工作总结,吸取经验,可以为参与下一次的PPP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