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年初春,俞纾冉发现自己怀孕了。不知是造化弄人还是上天眷顾,总之她的子宫在经历了漫长的煎熬与等待后终于绽放了。他们都期待着这个藏在俞纾冉子宫深处的小小生命能够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家庭带来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这个孩子简直是个奇迹!看来医学之外还存在别的东西,那种超乎寻常的意志力。或许先前经历的一切只不过是生活给我出的考题,或许每个女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考题,每个女人都要在生活的磨砺中给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答卷。或许所有女人都会在婚姻生活中走过一段漆黑的夜路,然后才能拥抱黎明的曙光,至此每个女人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生命的魅力和女性身体与精神最深处的无穷力量和母性光辉。”俞纾冉心想。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充满了活力,甚至可以说朝气蓬勃。
俞纾冉怀孕对于陈彦而言更是意义重大。这个小小的奇迹挽救了他作为男人至关重要的尊严,昭示了他不容置疑的男性力量。他终于恢复了生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他又像过往一样沉着冷静,偶尔还将自己尚未跨进“成功”行列的一条腿提前展示给俞纾冉看,似乎他只要稍微迈开步子,不远的未来一切财富和荣誉就会属于他似的。对此,俞纾冉还是像以前一样心不在焉,左耳进右耳出。总之,他是如何一如既往的狂妄自大,她就会如何一如既往的不屑一顾。通常情况下,陈彦是在他两在餐桌前吃饭的时候,才会进行诸如此类的激情演讲。每每这时,总有一张因咀嚼食物和激昂陈词而微微涨红的男人的脸庞印入俞纾冉的眼帘。这时,她就会看着这张用幻想制成的男性面孔,内心生出许多奇怪的感觉——大抵这个男人对于“功成名就”的渴望永远不消退,大概他永远不会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满足欲望而设计的,而是为了以欲望为诱饵来让世间生灵保持运转而设计的。
俞纾冉与陈彦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执着于内心感受,一个执着于外部世界。一个从以悲观的人生态度找寻当下存在的意义,一个以乐观急迫的心态笃信未来一定比当下更有意义。
不管丈夫如何枯燥乏味、老生常谈,他对家中那个有孕在身的妻子却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呵护与体贴。他把自己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来照顾孕妇。这种照顾不仅仅体现在他包揽了家中所有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的琐事,而且他还突然关心起俞纾冉的心理健康来。他常常在家务收拾妥帖以后,手中捧着一本《胎教故事一百则》声情并茂地给一脸淡漠的妻子朗读。
“你别读了,我不想听了。”俞纾冉有时候会这样直截了当地制止他。
“为什么?多掌握点知识不好吗?你不听宝宝还要听故事呢!”陈彦一脸无辜地说。
“宝宝现在才多大啊,医生都说了十六周以后开始胎教都不晚,现在才六周。”俞纾冉不耐烦地说。陈彦这种过分矫饰和突然的改变令她反感。因为她深知陈彦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对她的所有的体贴和优待都来自于她的子宫所召唤,而不是源自于夫妻之爱。
“那好吧,那就读《十月怀胎百科全书》,你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定要格外注意,处处小心。多了解点怀孕知识对我们有好处。”陈彦说着又拿起另一本书。
“那你自己看吧,你了解了再跟我说。”俞纾冉恼怒地说。实际上她并非排斥这些关于怀孕的书籍,她是对陈彦天壤之别的态度感到生气。好像只有她怀孕了,她才在这个家里真正存在、才在陈彦心里占有一席之地。
“那好吧,今天先不读了。你好好休息。你是不是该睡会儿了。医生不是说孕妇都嗜睡吗?你怎么这么精神。”陈彦说。
“我现在不困。”俞纾冉说着拿起手边的顾城诗集读了起来——
星星望着醒和睡的人们
大地在黑暗中鼾声沉沉
我忽然想到了生命
因为生命星星和大地才有了声音
星星眨眼星星并不知道眼睛
大地沉睡大地并不知道梦境
它们是死的却说成活的
这都是因为我们有生命
生命散布在天地之中
它是大地最华美的结晶
可它一闪而过不由自主走向结束
它看见了天地天地看不见它们
“你呀,就喜欢这些文学书里的靡靡之音”陈彦笑着说道,他将一杯水递给俞纾冉继续说道“我们宝宝还没出生就要被你教化成一个富有文艺细胞的‘文艺宝宝’了。”
“那又怎样,这才叫真正有意义的书,你懂什么。”俞纾冉说着呷了口水将杯子递给陈彦继续埋头读起诗来。俞纾冉读书的权利是从她怀孕以后获得的,以前陈彦总会抱怨她读书发出声音会打扰到他。但是现在她可以在家里肆意妄为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俞纾冉尚未隆起的小腹似乎已将家中所有的特权都集于一身了,而且这种特权将要持续十个月。
日子在安逸与和谐中度过了一个多月。突然有一天俞纾冉在做饭时,感觉小腹隐痛,她吓坏了,当即给陈彦打了电话。当陈彦火速赶回家的时候,俞纾冉正仰面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她已经在床上静静地躺了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漫长幽暗,一种似曾相识的可怕预感将她团团围住。她将右手轻轻的放在小腹上,生怕因为一只手的重量而压迫到肚子里的小生命。可是她的手又不得不停留在那里,因为她觉得只有那样才能够保护腹中那个躁动不安的小生命。事实上,她根本无法感知自己腹中有一个小生命存在,她对他(或她)的确认完全取决于医院给出的一张显示阳性的化验单。就是这张化验单让她感受到生命包裹着生命的伟大和谐,让她感受到自己身心武装的伟大使命。她不能让这个小生命在自己的身体里有任何闪失,绝不能!想到这些的时候,她的内心更加惶惶不安,仿佛她自己深处的世界、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只有她小腹的最中心才能够还原这个世界的全部意义。她感觉房间里阴郁可怖,只有陈彦回到她身边,她的世界才能得救。
“纾冉,我们赶紧去医院吧。”陈彦易推开家门就火急火燎地说。
“嗯”俞纾冉发出微弱的回应,生怕抬高嗓门而带来风险。
“那我现在叫车,你先躺着。”陈彦说
“陈彦,我害怕。”俞纾冉依旧保持着先前的姿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仿佛只消她动一下,她的世界就会崩溃似的。
“别怕,不会有事的。别怕!”陈彦喃喃地说着,俯身摸了摸俞纾冉因为过分紧张而汗津津的额头。
出租车是在五分钟内赶到的,陈彦搀扶着俞纾冉小心翼翼地进电梯又出电梯。他们一上车陈彦就嘱咐司机“开慢点”。半小时后,俞纾冉已经在妇产医院的急诊室。当医生命令她脱下内裤的时候,一抹红色浸湿了她的白色内裤。俞纾冉看着那一块鲜红的颜色,眼泪倏然而下。她扯着哭腔声音颤抖着问:“大夫,孩子还能保住吗?我们好不容易才怀孕的。”
“你这是先兆流产,已经见红了,不过还好现在出血不多,我们先保胎看看。如果实在不行,也属自然淘汰,你也不用太难过。你穿好衣服,我给你开点保胎药,你回家卧床休息。”医生说。
“大夫,我能不能住几天院,在医院保胎,我心里踏实些。”俞纾冉问。
“不行,我们医院床位紧张。你这情况没必要住院,回家卧床静养,按时服药就可以了。”医生说。
“可是我担心——”没等俞纾冉把话说完,医生就接过话茬说到“没事,回家静养也一样。但你千万什么活儿都别干,最好在床上躺两个月。保持个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医生说着把病历本递给俞纾冉。
“好的,谢谢大夫。”俞纾冉拿着病历本走出诊室的时候,远远地看见陈彦在大厅里来回踱步,她小心翼翼地走到陈彦身边说“先兆流产,已经见红了。大夫开了药,让回家卧床休息。我在楼下大厅坐着等你,你去取药。”
“不能住院观察吗?”陈彦也问了同她一样的问题,她把大夫的话原封不动地跟陈彦说了一遍后,陈彦便拿着取药单朝药房走去。
俞纾冉像个肚子上顶着玻璃瓶的人一样小心翼翼地坐在医院冰凉的椅子上。她还像先前在家一样保持着一个姿势纹丝不动,右手依旧轻轻地放在小腹上。她默默地与孩子说话:宝贝你一定要撑住,妈妈好爱你!妈妈不能失去你!你对妈妈而言意味着一切!你一定要挺住,你是最坚强的宝贝!妈妈爱你!只要你不离开妈妈,妈妈做什么都行!妈妈从今往后一定乖乖地躺在床上,不会让你有任何闪失!一定不会!只要你不离开妈妈,妈妈怎样都行!
陈彦取回药后,又一次小心谨慎地将俞纾冉一路搀扶着坐进出租车,他又一次叮嘱司机““开慢点”。
回家后,俞纾冉躺在床上服下了救命稻草般的保胎药。她始终仰面朝天地躺着,不敢侧卧,也不敢动。全部的神经都拧在一起集中到了下体的核心,屏气凝神地注意着它的动静,生怕一股热流流出体内。陈彦始终坐在她身边,他的手时不时抚摸着俞纾冉的额头和脸颊,口中总是喃喃地说着“没事,不会有事的。”与其说那句话是用来安慰俞纾冉的,倒不如说是他给自己惊恐不安的内心注入的一剂镇定剂。就这样他两一个仰卧着、一个在床边坐着,手紧紧的拉在一起。他们从来都没有如此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但是那个下午,他们的身心达到了空前绝后的一致性,那种一致性是对命运之神的无声对抗,也是对生命的虔诚敬畏。
可怕的事情没有发生,俞纾冉的下体再也没有流出那可怕的吞噬生命的红色液体。但是恐惧的阴云始终聚集在这个家庭之上,就像一把悬在空中的利刃,他们谁也不知道它何时会掉下来。他们只能用彼此身心的一致性去对抗它、抵御它。他们谨遵医嘱:女人日以继夜地仰卧在床上,甚至连翻身和侧卧也仅仅是在她睡着以后在无意识状态下才会发生的事。只要她是清醒的,她面对生活姿态就一定是仰面朝天的,当然吃饭和上厕所除外。
她吃饭的时候也不下床,就连轻轻起身的动作也是陈彦从颈部和背后扶着她完成的,她几乎不用耗费一丝一毫的力气。因为他们都笃信她的力气对她腹中小生命充满敌意和威胁。她吃饭的餐桌是陈彦在网上购买的可以折叠的小饭桌,只要将其撑开放在床上,她就可以完成一日三餐。
上厕所是最危险的事,因为她要从卧室走到卫生间,这是一段长长的暗藏杀机的路程,虽然他们的整个房间也不过四十多平米,从床上走到卫生间也不过几步而已。可是夫妻两还是在妻子每次下床后,内心充满了忐忑和挥之不去的恐惧。所以每次俞纾冉从卫生间回到床上时陈彦都会关切地问他“没事吧?”
“没事,一点事没有。”俞纾冉微微一笑看着陈彦说。
“那就好”陈彦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都像是心头有一块巨石落地一样语气中透着轻松。
这个家庭在陷入突如其来的困境后,夫妻两的感情似乎升温了,他们变成相依为命的一对,共同为了那个在妻子腹中摇摇欲坠的奇迹谨小慎微地生活着。妻子终于开始自主地翻看那本始终放在床头的《十月怀胎百科全书》,一字一句她都仔细阅读,生怕漏掉什么安胎良方。
丈夫则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他不但承揽了所有家务,而且为了能够及时地为妻子准备午餐,他还会每天中午从离家半小时车程的公司赶回家为她做午饭。他做饭也很讲究,俞纾冉每天吃什么——不管是饭菜还是水果——都是按照《孕妇饮食大全》里的膳食指南去做的,讲究营养搭配的同时,还要兼顾安胎的功效。
三个月后,俞纾冉终于在例行产检中被医生告知“先兆流产的迹象消失了,可以不必卧床安胎。”这时,俞纾冉的臀部和腰部已经由于长期卧床而磨出了一些暗黑色的类似于伤口结痂后的印迹。那些印记后来再也未能消褪。它们就像几块补丁一样永久地缝在了俞纾冉的身体上,昭示着她在生命长河中遇到的暗礁和所受的煎熬。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他们一如既往的小心谨慎,仿佛那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制度一样。在流逝的每一个二十四小时里,俞纾冉依旧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躺在床上,三分之一的时间不被搀扶地起身吃饭、上厕所和读书。床头那本厚厚的《十月怀胎百科全书》已经被她怀着虔诚之心啃完了。现在那本书仅仅作为工具书出现在她的生活里,每当她对孕期的注意事项感到模棱两可的时候,就会再次翻开它找到相应的确切答案。
怀孕期间,俞纾冉最不敢怠慢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同时她还要兼顾心态的正确。大约是从怀孕后的三个月开始,俞纾冉开始热衷于胎教这件趣味十足的事。她胎教的内容大致分为三大内容:古典音乐、格林童话和《顾城诗选》。每天她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每一项胎教内容。诚然,她自己最喜欢的胎教内容是《顾城诗选》,但她也努力喜欢童话和古典乐。因为她觉得只有她满怀热诚地投入其中,她腹中的胎儿才能感受到这个美好而和谐的外部世界。
俞纾冉震惊地发现,自从怀孕以后她渐渐开始热爱这个世界。当她一次次对自我意志进行否定并对外部世界给予肯定以后,她觉得她的生活变得宁静而和谐。她突然理解了自己的母亲为何会心甘情愿地自我牺牲,并从中感受到幸福。她觉得女性的身体里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披荆斩棘将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化为充满希望的坦途。这股力量源自创世之初最原始、最猛烈的生命意志的冲动,它可以湮灭一切,也可以奉献一切。她终于看到了自己身上散发出得“母性的光辉”,她知道她将用它照亮她腹中蠢蠢欲动的生命奇迹,至死方休。
至此,俞纾冉终于变成了一个正确的女人——一个完整的女人。曾经在她体内横冲直撞的自我意志渐渐退回到虚无之境,曾经苦苦挣扎、互相矛盾的无数个自我像鬼魅一般消失了。现在的她拥有一张娴静的脸,这张脸与世无争,不骄不躁,只为一日日隆起的腹部而存在,为生命的最中心而存在。
俞纾冉的体重从先前的一百斤涨到了一百三十多斤,消瘦的脸庞也日渐圆润。陈彦有时会陪着她去海淀公园散步,她挺着圆滚滚的肚子走起路来活像一只企鹅,而且走一会儿就会气喘吁吁。可是,这些身体外部的变化丝毫不影响她愉悦的心情。不管怎样,她的宝宝终于安全了,可以在她腹中调皮捣蛋,甚至玩儿的开心时踢她几脚。每每看到白皙的肚皮上鼓起一个小花苞或者划过一条线,她都会格外兴奋地对陈彦欢呼道“宝宝动了、宝宝又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