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型城市转型新动能: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
- 李虹等
- 885字
- 2025-02-27 23:04:55
序三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来源地,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采取粗放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诸多资源型城市出现资源枯竭和经济困难,同时面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失业严重、财政紧张等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严重制约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原材料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大宗资源性产品价格低位震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难和压力。当前,如何夯实城市转型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活力,健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推动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基础上,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根据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展壮大新动能已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首要任务,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系到新时代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换。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亦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书的研究遵循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政策梳理与案例分析相配合、国内发展与国外经验相对比的研究思路,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在对国内资源型城市、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市场的维度对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新动能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理论层面找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规律和机理,对资源型城市的未来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相信此书的出版可以为关心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资源型企业发展问题的各界人士提供重要参考,为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新动能提供新思路。
张国宝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