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环境、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研究
- 祝继高等
- 1600字
- 2025-04-01 16:12:24
1.5 研究创新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转型经济国家制度环境的重要性,即研究商业银行要关注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丰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分别探讨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地方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及风险应对机制,丰富了地方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凸显了转型经济国家制度环境对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本书的研究以金融学理论和商业银行特点为纽带,将具有宏观影响的制度环境与微观层面的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联系起来,为商业银行的理论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2) 在微观层面强调了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本书分别基于股权制衡效应与独立董事的作用、经营业务和审计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风险的影响因素,丰富了转型经济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进一步完善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城市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本书的研究紧扣《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对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提出的要求,从股权结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风险资产拨备等方面说明改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梳理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角度和措施,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
(3) 梳理了制度环境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途径与机制。本书不仅研究了制度环境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而且详细地剖析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关联关系。具体来说,第3章的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应对信贷资源流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反映了商业银行应对政府干预信贷资源配置的方式;第5章分析了股权结构会通过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和贷款流向来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揭示了股权结构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途径和机制;第8章的研究表明,固定资产在银行结构性竞争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发挥了传导作用,体现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
(4) 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系统研究。本书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制度环境出发,介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内涵、定位和发展现状,阐述了转型经济国家的城市商业银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改革方向、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制度环境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的影响,也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金融风险的影响。本书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的研究,总结了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与管理举措,有助于读者对城市商业银行形成系统的了解。
(5) 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本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契合中国贯彻落实“脱虚向实”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除理论贡献之外,本书还为国家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和强化地方金融安全提供了政策思路,也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实践启示。例如,第3章对如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带来的潜在风险提供了政策建议,地方政府应建立合理的融资制度,加强对区域债券市场的监管力度,进而实现商业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的主体地位;第5章的研究结论表明,股权结构是影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和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自身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公司治理体系,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行业监管,地方政府要密切关注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而促进城市商业银行高效地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成思危, 2015.虚拟经济不可膨胀[J].资本市场(1):8.
李扬,张晓晶,常欣,等,2018.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国刚,2018.金融脱实向虚的内在机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J].中国工业经济 (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