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要把鲍家人送给董卓。
他们既是袁公盟友,便是董卓敌人。
送给董卓用来交换俘虏或者赎金都行。
且讨董的十八路诸侯中,就有鲍信,虽非上党郡鲍家。
但上党郡鲍家也出自泰山郡,因此算还是一家。
所以,鲍家人到了董卓手里,杀了泄愤也要,总归能给杨彦争取点好处。
鲍家人这才知道害怕了,为首的矮胖领队-鲍乐求到杨彦面前:
“鲍家知错了,我们愿意退出端氏县,且那五百车和物资都送给将军。”
杨彦知道,鲍乐现在不过是被逼无奈的妥协。
放他们回去,八成是多了个敌人。
但杨彦还是打算放走他们,毕竟送给董卓的话,其实很不划算。
而鲍乐也很识趣,当即又道:
“鲍家愿意支付赎金。”
“将军先放我回去,三日内必然送来百万钱。”
杨彦直接把鲍家人和他们的护卫全放了。
“七日内把钱送到罗氏镇,否则我自带兵去讨要。”
若是以前,鲍乐听到这话肯定会嘲笑。
但亲眼见识了杨彦的果敢和魄力,见到了河东铁骑的实力后,
鲍乐相信他会说到做到。
其实,鲍乐前日就得知端氏城被杨彦夺了,但他还是带着车队来了。
他本以为杨彦面对上党鲍家会给面子的知难而退。
却没想到他这么强硬。
而且,接触了杨彦之后,他才明白这个河东崛起的新秀多么可怕。
鲍乐带着族人回去的第一时间,便召集族老商议送钱。
族老们自然不乐意了,但是听完鲍乐所说的情况后,结合最近郡内匈奴逃遁情况,族老们意识到:
“河东杨彦崛起了。”
“拥兵上万的军阀自然不是我们能对付的,便宣告天下,让诸侯们担心去吧。”
但是如何宣告天下呢?
直接说杨彦抢了他们的端氏县?
肯定不行!
毕竟端氏县本就不是他们的,而且,说的太直白了,杨彦也会找他们麻烦。
最后,族老们一致决定:
“就对外宣布,给杨彦百万钱和百万粮食。”
“端氏县有耕地八十万亩,亩均产三万石,如今收成都被杨彦抢了。”
“所以,我们对外宣称送他百万粮食也不过分。”
而这消息一旦传出去,必然会引起天下人的猜忌。
毕竟,无缘无故为何给粮食?
天下人八成觉得是杨彦在威逼利诱、强取豪夺。
无论如何,杨彦得到的肯定是坏名声。
打击诸侯,就需先从其名声开始。
董卓被天下人群起攻之,就是因为名声彻底坏了。
而此时返程的杨彦也在思考名声的问题。
随着自己崛起,名声大噪,不和谐和谩骂也随之而来。
而杨彦麾下缺少名士,因此没人给他站队呐喊。
所以,杨彦在想:自己办个报刊。
报刊是掌控舆论的利器,但在此之前还要先提升造纸术。
东汉蔡伦已改进了造纸术,可惜制作成本依然偏高,且技术受限,供应不足。
杨彦打算把造纸的原材料换成竹子。
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而竹子柔韧性不足,还需要添加芦苇浆水来提高纸张的质量。
另外,施胶剂换成杨桃藤、黄蜀葵浆水效果更好。
打浆设备可以用罗氏镇的水车改造,能大大节省物力。
最后,竹纸经过石灰水浸泡,就可以做到摩擦不破,百褶无痕。
杨彦行军途中,手捧糙纸,写下了这一套流程。
眭固作为俘虏,被擒押在杨彦身边,他看到杨彦写写画画,不由奇怪:
“你在写什么?”
杨彦还以为是麾下将领询问,便道:
“提升一下造纸术。”
啥?
眭固看着杨彦一身铁甲、生猛彪悍的样子,忽然哈哈大笑:
“你还会造纸术?!”
杨彦发现说话的人是眭固,只看了他一眼未做理会。
眭固大笑之余,发现周围无人哄笑,反而是不少人瞪眼看着自己。
眭固不免有些害怕,生生止住了。
罗大、柳正等人则纷纷聚过来,一脸崇拜的追问:
“将军提升造纸术后,纸价会不会降下来?我们都能买纸用了吗?”
柳正虽是柳家嫡系,但柳家衰败,所以他跟罗大一样穷困。
作为军中将官,他们虽然有饷银,但都用来养家了,因此很少有钱来买纸。
眭固见他们期盼的样子,不由好奇:难道杨彦真能改进造纸术?
而杨彦已肯定的答应了他们,且道:
“不仅纸张会便宜,书也会便宜。”
“等回去之后,我会推广活字印刷术,把书本的价格也降下来。”
罗大等人闻言,大为振奋。
而眭固却怀疑道:
“你敢把书价降下来?河东士族是不会答应的。”
因为这会动了士族的利益。
毕竟知识也是此时代士族垄断之一。
只是,杨彦颇为奇怪,这眭固竟然还有如此见识?
眭固见杨彦怀疑的看着自己,便不忿道:
“士族把书本也当做他们特权,不允许低价交易,甚至都不允许我们有教书先生。”
眭固在端氏县城的时间不短了,也曾找过教书先生,结果就被士族威胁报复了。
士族明确表示:要教书也只能找他们的士子,并且高价教授,书本也是如此。
因此,眭固才知道杨彦大量印书会遭到士族报复。
而且,眭固还道:
“上党郡曾有人雕刻印刷过书籍,结果遭到了士族的报复,整个家族都被杀光了。”
杨彦闻言,震撼不已。
因为就他所知,汉朝只有拓印,雕刻印刷是在唐朝才出现的。
毕竟历史就是这样记载的。
所以,他怀疑眭固是不是记错了,或者不懂区分印刷术,便问:
“雕版印刷是把字刻在平板上,印刷时,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然后纸覆轻拂着色?”
眭固有些不高兴,道:
“当然,我知道雕刻印和拓印的区别。”
杨彦再次确定后,心情震撼,久久不能平复。
他知道世族把控朝政时局,有时候会歪曲事实,甚至倒行逆施。
但他没想到他们会阻碍科技进步,把早几百年就发明的雕刻印刷术扼杀在摇篮中。
且为此不惜杀光整个家族。
杨彦此时的心情已经不能用愤怒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