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安全与健康防护科普丛书:生物行业人员篇
- 邹云锋主编
- 1125字
- 2025-03-15 03:58:41
四、衣原体
(一)沙眼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主要引起沙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性病淋巴肉芽肿等疾病。
1.传染源
沙眼衣原体患者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污染的衣物、床上用品、洗浴用品等物品间接传播、医源性感染传播(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和新生儿经产道感染。
3.职业易感人群
从事家政服务业、餐饮商业服务人员和农业从业人员等属于职业易感人群。
4.临床症状
沙眼衣原体主要引起以下疾病:
(1)沙眼:
患者早期出现流泪、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等症状;晚期出现结膜瘢痕、眼睑内翻、视力下降等。
(2)包涵体结膜炎:
婴儿结膜炎可引起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出现发热、结膜充血、眼睛分泌脓性物等症状;成人结膜炎症状与沙眼类似,一般经数周或数月痊愈,无明显后遗症。
(3)泌尿生殖道感染:
男性多表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出现排尿刺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瘙痒等症状,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女性好发于阴唇、阴阜、阴蒂、肛周或阴道。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变黄或出血、异味等症状。
(4)性病淋巴肉芽肿:
男性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淋巴结软化破溃后可形成瘘管;女性患者多发于会阴、肛门、直肠等部位,临床上可出现排血便、腹痛和腰部疼痛等症状。
5.预防方法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避免高危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洗脸用具等物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二)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感染多为慢性,除了引起肺部炎性改变,也与许多慢性疾病有关,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
1.传染源
患病者或无症状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3.职业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的行业人群可存在小范围流行。
4.临床症状
起病缓慢,表现为咽痛、咳嗽、咳痰、发热等,一般症状较轻。4.5%~25%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哮喘症状。
5.预防方法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已患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合理营养,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三)鹦鹉热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疾病称为鹦鹉热,又名鸟疫。
1.传染源
携带病菌的鹦鹉、家禽、野生水鸟和金丝雀等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3.职业易感人群
禽类饲养人员以及从事禽类加工和运输人员等。
4.临床症状
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干咳、心律失常、休克、肝脾肿大等症状。
5.预防方法
加强禽类、鸟类的管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合理营养,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