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尚德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实践
- 秦红松主编
- 962字
- 2025-03-18 22:23:08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了成熟的经验和新的疗法,并开展了活血化瘀疗法及其作用原理的研究。1972年河北省沧州地区人民医院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28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治愈和显效率76.17%,截肢率13.8%。1976年4月在泰安召开的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座谈会上,报告学术论文31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总计1 625例。1976年湖南省津市市中医医院报道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为主治疗21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愈83例,显效87例,有效36例,有效率95.8%。1979年召开的锦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学术会议、济南全国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协作组会议和1980年10月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经验交流会议,都广泛交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2010年郑学军等采取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治疗2 146例三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痊愈1 201例,显效696例,有效163例,总有效率为95.99%。2017年孔祥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8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加用中药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李奋强等2017年报道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21例病人采取介入术后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19例病人采取单纯介入治疗,中药联合介入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介入治疗组,认为中医药能有效预防和减缓病人介入术后病变血管的再狭窄与闭塞发生。
我国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为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保存肢体、降低截肢率、解除病人痛苦等方面都充分显示了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近年来,由于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开展中医学血瘀和活血化瘀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新的成果,不仅肯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效果,而且开展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疗效原理。当前已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个疾病发展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并初步取得了成绩。尽管目前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治疗规律和疗效原理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说已初步形成我国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
目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仍然有难以控制病情进展的病例,还应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进行更加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今后,还需要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更多长期随访的远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