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病防治培训教材:学校篇
- 成诗明 成君主编
- 1539字
- 2025-03-18 19:05:58
第三节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进展
学校结核病防控一直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2016—2020年,我国在学校结核病防控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制订学校结核病防控规范、技术指南手册
2017年6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明确了医疗卫生和教育系统各机构的职责及工作任务,规范了常规防控措施、学校发生散发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应对处理措施。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织专家制定和编写了《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细化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各项措施的技术规范和工作要求,该指南于2020年10月16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
2022年4月,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出版了《结核潜伏感染人群预防性治疗手册》,明确了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结核潜伏感染高危人群和重点筛查对象。
二、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自查和调研
2017年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开展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专项检查,参与自查的单位包括省、地(市)、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托幼机构,重点检查了寄宿制学校,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2020年11—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相关专项调研组,对抽取的4省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学校开展现场调研。通过自查和调研,了解全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学校结核病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三、加强学校结核病监测和信息利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8年提出将学校肺结核单病例纳入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议,并与传染病防治处和信息中心共同完成了预警系统的修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处分别于2018年7月6日和2021年2月24日两次发文,实现了学校师生和学生年龄段肺结核单病例的自动预警,减轻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的灵敏度和疫情处置的及时性。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各省的预警信号响应情况进行月度分析和报告,促进了各地预警信号响应率和及时响应率的提高。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周收集汇总上一周报告的师生肺结核病例、2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聚集性疫情信息,以及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展数据,形成学校肺结核疫情监测周报,用以指导防控工作。及时掌握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疫情处置工作情况,跟踪和指导现场应急处置。
四、开展防控策略措施研讨和技术培训
组织结核病防治、临床诊疗、实验室和教育系统相关专家,在循证的基础上,对新生入学体检、密切接触者筛查、儿童抗结核治疗、预防性治疗等各关键环节的技术及要求进行充分研讨,规范了实际工作流程和技术细节,撰写了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检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等相关团体标准,对医政医管局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修订建议,加强学生群体中的结核病患者发现。每年召开工作年会或研讨会,交流各地工作进展,并对各级学校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
五、设计和实施学生密切接触者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
为将结核病阻断在校门外,在开展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检查的基础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0年设计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内的学生密切接触者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并在7省启动实施,将为实现学校结核病防控关口前移提供科学依据。
六、及时处置学校疫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追踪和指导各地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和应对,2016—2020年各地共报告和处置67起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多起事件组织国家级专家组赴现场开展技术指导。